• 首页>百科 > 百科
  • 赵朴初诗词集

    一、比较好的现在人写的诗集,以古诗词的手法写的

    毛泽东诗词全集 http://www.szxy.org/news/003y/312/maozedong110/mzd.htm 毛泽东诗词欣赏(手迹) http://www.mzdthought.com/scxs-4.htm 毛泽东诗词选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maozedong.htm赵朴初的。

    .《滴水集》、《片石集》,赵朴初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十分精湛深入的研究,在诗词曲和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他的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国内外广泛传诵。

    二、赵朴初老人所作的对联

    赵朴初老人所作的对联 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世人尊称为赵朴老。

    他不仅是一位蜚声中外的国务活动家、德高望重的佛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诗仙”、“书圣”和联坛巨擘。赵朴老的楹联作品,或气魄宏大,或意味隽永、或深沉警策、或清新洒脱,然无不一一精妙,堪称当代联苑之上品,久为各界所推祟。

    在赵朴老的联作中,应邀为各地佛教场所的题撰占了相当大的份量;这些题撰,大多数为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且几乎均已勒石刻木、敷彩涂金,置于名刹古寺之中,列于佛祖菩萨之旁;既给庄严梵宇融人了一种盛大的祥和之气,更为清净法门赋予了一个高雅的文化氛围,可谓是为佛门增辉,为名胜添彩!笔者在编注《佛教名胜楹联》过程中,搜求到赵朴老为各地佛教场所所题撰的楹联46副,现恭录于后以示同好,愿我们从这些佳作中领略他学识之渊博、体味他慈悲之心怀,从而得到情操的陶治与心灵之净化。题上海玉佛寺三联:玉汝子成,谛观如来相好庄严,获诸无尽功德藏;佛子应念,勤修普贤广大行愿,恒不忘失菩提心。

    (大雄宝殿) 海上得招提,不与物违真道广;梦中为佛事,每随缘起自禅深。(方丈堂) 勤学五明,弘范三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题上海静安寺大雄宝殿一联:静力伏魔军,广导有情,发愿皈依无上觉;安禅澄浊世,普教含识,弥天兴起大悲心。题上海龙华寺两联:到此认清净法身,聘般若之青狮、乘三味之白象;邻近有鳞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①、仰塔波兮赤鸟②。

    ①碧血句:龙华寺龙华烈士陵园,1927年,彭湃、柔石等革命烈士殉难于此。其地桃花名驰遐迩,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②赤鸟句:寺内有龙华塔,传始建于三国吴赤鸟年间,现塔为清光绪时所重建。修上乘行,面向未来,初入山门先参弥勒;诵下生经,心依内苑,待随海众三会龙华。

    (天王殿) 题上海圆明讲堂圆瑛大师纪念堂一联:如来讲堂,户牑开豁;清筵大众,身心圆明联:。题浙江鄞县天童寺冷香塔院碑亭一联 明月挂寒空,般若心传,冷香飞上诗句;法云兴旧塔,洞庭波送,悲光流遍神州。

    题浙江桐乡福严禅寺一联: 百福庄严相,一心安乐行。题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一联:护国护民,喜见象王住世;非心非佛,恍闻马祖升堂。

    题安徽合肥明教寺大雄宝殿一联:光明无量,十方普照;圣教常住,三界齐辉。题安徽青阳九华山十五殿一联:百千方便救拔众生,诸佛共称扬,担荷如来殷情咐嘱;万亿毫光照临胜地,九华垂圣迹,慈悲示现不坏金刚。

    题山东青岛湛山寺大雄宝殿一联 占琴冈之名胜,澍法雨于大千。①琴冈:青岛之别称。

    题福建福州李叔同纪念馆一联: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浙江杭州李叔同纪念馆亦置有此联) 题福建泉州弘一墓塔一联(刻于摩岩) 千古江山留胜迹,一林风月伴高僧。

    题广东潮州开元寺藏经楼一联: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劫说其功德;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云南昆明华亭寺藏经楼亦有此联) 题福建莆田龟山古刹大悲殿一联:慧日破诸暗,慧眼视群生。

    题江苏南京栖霞寺一联:创业溯南朝,想当年花雨六时,朗公①讲席驻三论;分身还故国,喜此日海天一色,鉴师②行踪垂千秋。①朗公:指南朝高僧僧朗。

    ②鉴师:指唐代高僧鉴真。题江苏南京金陵刻经处一联:流通功德藏,接续人天师。

    题江苏苏州寒山寺大雄宝殿一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①;百八杵人心警语,阎浮夜半海潮音。①寒山寺句:出自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

    姑苏,苏州之别称。题无锡开源寺两联,梅园吐秀,遥闻戒香,清净法身照万象;鹿野重光,善来棒喝,咸得诸天护十方。

    (毗卢殿) 法音周遍三千界,友谊传承亿万年。(平丰钟楼) 题江苏常州天宁寺大雄宝殿一联:如如不动,具足圆满,普为利乐众生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恒不忘失菁提心。

    题江苏镇江金山寺大雄宝殿一联: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苍茫际①;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微间②。①②:出自元代诗人虞集《送长溪长老归金山》诗。

    题江苏镇江定慧寺两联:面面涌风涛,悉皆黄檗婆心,棒喝声高尘不动;亭亭亘今古,常住普贤愿海,虚空界尽鹤归来。(大雄宝殿) 种种供养,普利一切众生界;念念相续,恒不忘失菩提心。

    (方丈室) 题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一联:鼓螺蜀冈①、羹墙②南岳;风月长屋、花雨奈良。①蜀冈句:鼓螺,喻弘扬佛法。

    《嘉祥法华经疏》:“螺鼓远闻之义,显大法有广被之能。” 蜀冈:杨州地名,大明寺位于该地。

    ②羹墙:喻对死者的仰慕与缅怀。《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题江苏扬州摘星寿圆通宝殿一联:慈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慧目破诸暗,普明照世间。题江苏南通广教寺两联:一堂都圣哲①,万派尽朝宗。

    (法乳堂) ①圣哲句:法乳堂环列当代画家范曾所绘之隋唐至近代十八高僧像,依次为: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法显、慧远、智顗、吉藏、玄奘、道宣;法藏、菩提达摩、慧能、善无畏、一行、鉴真、怀海、敬安、弘一。参上乘禅,为众生福;证无量果,成不坏身。

    题广东汕头。

    三、李叔同《送别》诗词鉴赏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是对别离的眷恋……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

    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节,其中一、三两节文字相同。

    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

    “长亭”“古道”是写送别的地方,这使我们想到文学史上的无数次离别,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等。

    “芳草”喻离情,如《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暗示了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而这一切别绪,都笼罩在“夕阳”之下的特定时间里,只让人感受到友情温暖、斜阳温暖、晚风温暖;温暖而又缠绵。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通过“天涯”、“地角”、“知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诱君品鉴。

    送别之情,当然会从内心生出许多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再见又待何时?有几人能相守在一起?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一杯浊酒尽余欢”,这的确是一种无奈的凄美,把酒离别,“都门帐饮”,愁绪纷乱,友人何时能相聚?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时的“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

    从感情上看,梦里重逢照应上文的“山外山”,从韵律上看,它是重复强调,但这个重复强调却是更进一步的思念,惟有相思入梦频。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

    其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形成一种回环美,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全词三节,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倍感凄凉。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

    全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送别的竖笛哀婉幽怨。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限的感伤。

    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的一点欢娱。酒醉梦别,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整首《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

    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李叔同人瓶装己酒,写成了中国诗味极浓的校园歌曲。

    那种痴情,那种哀怨,那种眷恋,统一于《送别》的歌吟中,珠联璧合,画意诗情,相得益彰。全词韵字——边、天、残、山、欢、寒,即an韵,皆读平声韵,声音亮丽。

    第二节开头两句,换一个uo韵,无呆板之感,和谐优美。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永远让人沉湎惦恋的惜别的旋律哟…… 【附】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四、赵朴初是如何写“劳动改造诗”的

    1968年12月11日至1969年2月12日,赵朴初被监管劳 动,地点在广济寺后西跨院,具体做送煤、劈柴、扫雪、倒脏 土等杂务。

    中国佛教协会的牌子已被红卫兵战斗队的各种招牌 所替代。戒坛的#案早已布满了灰尘,和尚被赶出了庙门,只 有藏经阁前的松树仍然高高地屹立着,与这群“牛鬼蛇神” 为伴。

    头一天,赵朴初和虞愚教授被分配做煤球,捡煤核。烧过 的煤球灰里,残留着半黑色的煤球,捡起来,仍然可烧。

    赵朴 初在一点一点往煤灰深处掏煤核时,突然想到,看似很冷的煤 球灰,却能死灰复燃呢!这使他脱口占出一首五绝来:“细向心 中检,然而有不然。 冷灰犹可拨,试看火烧天。”

    吟罢,赵朴初 对虞愚说:“现在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不久以后,一切都会好 的,一切都将会走向正轨。无论受多大委屈,一定要坚持住, 活着,就是胜利。”

    1969年春节前夕,爆竹好卖,赵朴初等人被勒令拆旧纸花, 将燃放过的爆竹里的纸骨子剥出来,重做成新的爆竹。 这是自 己从未做过的事,既新鲜,又无奈。

    拆旧纸花时,赵朴初想, 什么时候“文革”结束了,用自己拆的旧纸花做的爆竹来庆祝, 该多好啊!于是又有一诗吟就:“摧枯拉朽尽,铁骨独留枝。好 待东风信,新花众妙持。”

    后来,周恩来了解到赵朴初被迫劳动的情况,下了保护赵 朴初的指示。 他不再每天接受监管劳动,被拆掉的电话也安 上了。

    三个月下来,七写八写,倒也记录下了赵朴初“改造”过 程中的思想火花。他抽空将这些意外收获加上标题《闲情偶 记》,送给了佛协教务部主任陈秉之。

    陈秉之十分感慨:别人写 “劳动改造”的诗,常常发泄心中的愤懑,赵朴老的诗却气象峥 嵘,没有半点牢骚。 尤其是对国家前途,信心十足,其胸襟, 确非常人可比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