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是什么
(一) 社会教育涵义
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广义的社会教育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教育在涵义上几乎无异。
事实上,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
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轻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由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方式进行的。
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地分化为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
西方有些教育学者认为,狭义的社会教育大约产生在16-18世纪。
法国社会教育学者第穆认为,法国社会教育在1533年前后开始;美国教育学者诺威斯认为,美国的社会教育1600年以后开始酝酿;英国牛津大学的皮尼斯认为,英国的社会教育萌芽于1860年前后;日本的新掘通在其主编的《社会教育学》一书中认为,日本的社会教育始于明治二年(1868)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指的近代社会教育形态。
而实际上社会教育的历史远比这些年代久远得多,就其广义的社会教育不说,仅就狭义的社会教育形态来说,远在学校教育出现以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学校教育形态产生以后就被社会统治阶级所独占,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接受的仍然是社会教育,即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
至于说近代社会教育,这不是社会教育形态的开始,而只不过是社会教育形态的新发展而已。
世界各国社会教育形态虽然都早已存在,但在本世纪以前,发展却是非常缓慢的。
只是在本世纪初,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了迅速发展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劳动就业结构的突出变化,从而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要求不断发展,对成年人来说,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己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于是社会教育便迅速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对学校教育也是一个冲击。
现代学校教育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也迫切需要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社会要求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因此,社会教育对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来说,也其有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教育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为社会教育的广泛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条件。
所以,在当今世界,社会教育己普遍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发展趋势日益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以及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社会教育还会获得更大发展,显现出更新的活力。
(二)社会教育的作用
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的社会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
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
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
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其意义愈加重要,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
(三)社会教育的类型
1.社会举办型
这种社会教育是由社会机构(即学校以外机构)举办的,包括青少年教育机构和成人教育机构。
有关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 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公园、儿童影院、儿童阅览室、儿童图书馆等。
这些专门组织的社会教育机构旨在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不足,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全面发展。
关于成人教育,有各种文化补习学校、扫盲班、技术培训班,各种讲座、报告会等。
除了社会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外,一些社会媒体也担当社会教育任务,如报刊、书籍、图书馆、广播、电视和电影等等。
2.学校举办型
有些社会教育是发挥学校作用,是由学校负责举办的,例如函授、刊授、扫盲、各种职业训练班、科学报告和讲座等。
这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人员和物质条件,向社会开放,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活动。
当今许多国家推行的社区教育,其中就包括依靠学校向校外开放的社会教育。
(四)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开放性
社会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诸多限制。
它没有年龄、时间、地点等局限,随时随地都可接受教育。
同时社会教育己开始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沟通起来。
社会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群众性
社会教育服务对象不仅是青少年,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社会教育的认识仅限于对青少年的校外教育。
现在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
成年人的职业技术教育, 老年人的老年大学等等,满足了社会各年龄阶段、各职业系统人员的学习要求,教育对象日益普遍。
3.多样性
由于社会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各有不同条件和不同需要,因此,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从受教育时间上说有脱产式、半脱产式、业余式等等;就其教育形式来说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等;就其内容来说有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
4.补偿性
学校教育时间较长,在校所学知识有些容易过时,跟不上时代需要;许多新的知识不断涌现,需要新的学习;更有些东西是在学校没有学到的,如日常生活知识、用品修理等等。
这些在学校尚不具备的知识,需要社会教育予以补充。
因此,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补偿功能
5.融合性
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甚至同宗教活动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处处都可以发挥着社会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