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工作中落实爱与责任
一、爱与责任是教育的根本,是师德的精髓与灵魂,是师德永恒主题。
每一位教师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
忠于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同时必须充满对学生的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才。
所以我们提出以生为本,以爱为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
爱生是当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教育应该是真诚的,应当用心灵来赢得心灵,以感情沟通感情。
教师只有不断给学生真诚的爱,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也是辨证的统一。
“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
“爱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全体教师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篇章,教师的指导、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永远是学生最好的礼物。
透过爱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肩上的责任。
二、爱与责任是师德内涵,表现为外在形式则是高度的责任意识与强烈的责任心。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德内涵,表现为外在形式则是高度的责任意识与强烈的责任心。
爱与责任不仅仅体现在生死关头的抉择,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有一种精神,仿佛明灯,照亮我们的内心世界——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应写满教师琐碎的日子,点缀他们平凡的人生。
对于幼儿而言,师爱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育人的起点。
师爱有别于父母对子女的本能之爱,也不同于朋友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师爱中蕴藏着更多的社会内容,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师情操。
师爱与责任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来1.爱与责任影响着学生。
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孩子,教会孩子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行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创新。
这样,我们的价值就能得以尽可能大的体现,我们也就可以无悔自己的选择了。
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是与情感发展相伴始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爱是学生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动力机制。
因为师爱的核心是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如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等。
这些心理因素都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心理条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因素。
2.教育学生必须以爱与责任为前提。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和认同的出发点(动机)就是主体企图与榜样一致。
榜样不仅仅是行为规范的倡导者,更是主体仰慕的对象,使主体产生对它追求的意识。
这就是人们愿意模仿所崇敬、爱戴的人的原因。
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师要教育他们,就必须建立爱的关系。
当幼儿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孩子,做孩子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孩子才能快乐健康成长。
3.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是爱与责任。
我们幼儿教师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孩子,特别对那些特殊的幼儿,留守儿童等等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孩子要有耐心,对孩子的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就向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抱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位孩子。
三、教育离不开爱与责任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
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
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然而,要想做好这个良心活却并不容易,在刚刚过去 “5·12”大地震中,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在生死面前展示出了师德的光辉。
汶川县张米亚老师,在地震发生时双手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来救出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的老师,在灾难面前,选择了摘下自己的翅膀来保护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崇高与伟大的真正含义,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师爱的伟大。
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和讲台护住了四名学生,他的牺牲成就了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
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犹如最后一堂无声的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师魂。
张米亚、谭千秋老师事迹可歌可泣,可是在我身边的老师们,他们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样能感动你我。
我们认为幼儿教师就是“一切为了孩子,把爱献给孩子的人” 2.没有责任就没有教育。
在汶川地震中,那些优秀的教师面对突然来临的灾害,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全力保护和抢救学生,“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掷地有声!“我是老师”反映了一名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表明教师形成了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养,这是新时期师德的一个核心内容。
当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
我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承担着培育两亿五千万青少年学生的重任,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如果没有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就会不明确自己的职守,不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任务,那就办不好教育。
当代教师至少面临三项主要责任: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来承担,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对未来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正是全国教育战线广大教师的强烈责任感和崇高使命感,支撑着我们光荣神圣的教育事业的精神大厦,一步步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下,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而加强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
汶川地震告诉我们,老师们不仅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敬业奉献,作出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在危急时刻也同样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作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我们国家的教师队伍是一支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形势下,要把爱与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一项我们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我理解,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要做到两个要求,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示范者的“人师”。
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辈又一辈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我心里“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
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
不爱孩子、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孩子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
热爱孩子,是幼儿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有了爱与责任,才有教育事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