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开展课前一分钟的品德教育
语文课堂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各科教学的任务。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从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天天接触思想性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需要。
下面是本人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教材语言形象的感染作用。
重在潜移默化,而不是干巴巴的理性说教。
老师在实现这些不同的角度的同时也提高了与儿童互动的质量,帮助儿童把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要从课文的字词句入手,感知课文的形象,让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高大形象,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对于描绘景物为主的课文,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要紧紧抓住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景物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语文课中,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融为一体的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就能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
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
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使学生受到课文的教育与感染。
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启发学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学生又难以理解、体会的重点语句。
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加推敲,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发挥了课文的教育感染作用。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写的训练,也能提高思想认识,加深教育。
如教《挑山工》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有利于对课文说明的哲理加深认识。
由于读写结合,学生有话可说,既提高写作能力,又加深课文学习的思想收获。
二、在反复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
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的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现老班长的光辉形象,不少学生被老班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感动得留下了眼泪。
后来我布置选择你最喜欢的课文缩写时,8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金色的鱼钩》。
可见,有感情地朗读的作用不可低估。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整体上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把握朗读的基本语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感情。
例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课文记叙了十里长街上无数群众冒着严寒目送周总理灵车的悲壮场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深切哀悼和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要指导学生用深情、低沉的语调朗读,要读得轻而缓。
将课文的感情表达出来。
开始朗读时,可请理解较深,朗读较好的同学读,达到渲染气氛、感染同学的目的。
从而达到了从朗读中渗透了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教《火烧圆明圆》一课时,课文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
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
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达到了从反复朗读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外部教育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在领悟文章思想感情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更加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
如教《诚实的孩子》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他会想些什么?这样的启发能诱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运用课文学习后所获得的思想认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达到深化课文思想教育的目的。
每位少年儿童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
我们在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使他们初步意识到将来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从而促进他们产生追求美好前景而奋发向上的愿望,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理想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了思想教育。
四、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自己首先要从课文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这样,才能用自己对人对事的认识和态度去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果教那些思想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自己对课文内容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就难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受到感染。
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加强政治修养。
如不要利用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等。
戒掉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自身良好的道德风尚去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能将文章中作者 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的话,就会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必然会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总而然之,语文、英语、数学是形成一个庞大的德育体系。
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处不受到感染和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深化了课文思想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