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科结构与学科功能的关系
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学、社会学、科学学、组织论、学科学、制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把学科视为科学、教育、社会三维结构中的一个中心要素,以学科这一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为文章的逻辑起点,运用历史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辩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大学学科是以结构形式存在的前提入手,依次讨论大学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学科文化,试图使大学学科的研究体现一定理论性和系统性。
学科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我们取其最基本的含义即学术知识的分类或学问的分支。
将大学学科界定为以知识分类为依据,以高深专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承担大学基本职能的基本形式,并从七个方面揭示大学学科的如下特征:基本组成材料的高深专门性;结构性,即形成一定的学科结构;大学学科是实现大学三大职能的基础;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学科的走向;大学学科活动的学术性;大学学科的自主性与集聚性并存;大学学科的发展是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及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科技等多种需要综合作用的结果。
大学的学科呈现出结构性特征,即形成一定的学科结构。
文章将大学学科结构界定为大学中学科组成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考察了大学学科结构发展的四个阶段,梳理了国外一流大学特别是美国一流大学在学科结构上的特征。
我国大学学科经历了综合到单一再到多科性和综合化的历程,现在,以学科水平为基础的学科及大学的分层正在形成,但学科结构趋同化倾向严重,一些大学逐步形成了以基础学科为根基,以应用学科为主干的合理学科结构,但仍有不少大学学科结构失衡,学科整体水平提升不明显。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办学者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关注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要注重传统,追求特色,善于寻找学科突破口。
最后,提出大学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要遵循适应性、可行性、共生性、非均衡性和引导性原则。
大学学科组织是学科结构的物质体现,是以学科作为直接操作材料的学术组织,它由学科发展目标、学者、学术物质资料、学术信息等要素构成,协调和组织四要素并使学科组织正常运作的运行机制是需求导向机制、正反馈机制、交流互动机制。
国外一流大学中,院系研究所等传统学科组织仍然是大学学科组织的主体,以德国的研究所制和以美国的学系制为代表的两类模式差异明显,既坚持传统又相互借鉴,学科组织结构上,职业科层与矩阵结构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国际化。
我国大学在学科组织的模式移植过程中,存在不加改造盲目照搬的现象,在调整与改革中,趋同化现象严重,务实性和应变性不足等。
因此,需要借鉴学习与改造创新并重。
大学学科组织发展变化的动力何在?文章将其归结为大学学科组织的矛盾运动,并提出了四种内在动力与三种外在动力,提出了大学学科组织集成创新的内容及集成机制,认为要注重通过学科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人员、知识、工作等的集成来推动学科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合并型大学在运用科层机制、市场机制、文化机制来整合和优化大学学科组织时要特别注意根据自己的学科结构和办学传统来确定哪种机制起主要作用,在合并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主导机制也应不同,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科文化、院校文化、职业文化、全国学术系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学科制度是大学学科组织中规训学科新人,控制学者学术职业样式的规范,主要包括学科划分与设置制度、课程标准、学科研究规范、学科评价标准、学科奖惩制度等。
我们认为,现行学科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位制度的规训,形成于18世纪后期三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相结合并引入到三种新的精英教育场所,19世纪后期开始,选修制的推行,大学职能的变化与研究生院成立带来了学科制度的变革,二战后,跨学科研究与学习制度以及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在高层次上的整合带来了学科制度的变化。
学科制度具有一定的功能和局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基本功能是训练,派生功能是约束、秩序与激励,其局限主要体现在:学科制度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科专业之间的隔阂与封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学术自由;学科制度的规定性与人们选择性的矛盾;学科制度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矛盾等。
当前,我国学科制度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学科文化是学科组织与学科制度的灵魂,它是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所特有的语言、学科理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等,它是一种以学科知识为本的文化,学科文化的分化与学科知识的专门化密切相关,同时还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影响持久性等特征。
其功能主要是分界功能、化人功能、生产功能、凝聚功能,其作用主要是中介作用、整合作用、增殖作用。
合并型大学因学科价值取向多元、不同学科之间符号系统的差异和封闭及其沟通障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差异等带来了学科文化的种种冲突,因此需要通过重树组织目标,引导学科文化整合;重塑院校文化,实现学科文化整合;重构学科组织和学科制度,促进学科文化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