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红楼梦诗词曲赋书法鉴赏

    一、《红楼梦》诗词歌赋对联:钢笔书法

    找到一首当代大家写的红楼梦隔壁的邻居黄粱梦的唯美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

    黄粱梦

    文/李者也

    曾经十六少年狂,万里尽为功名量。

    六十白首方始知,富贵云散皆黄粱。

    梦耶幻耶其真耶?不过旅途一钵粮。

    且作山东一诸生,邯郸道中一枕凉。

    【注】黄粱一梦,发生于河北省邯郸县。故事出自唐传奇《枕中记》,唐朝开元七年,一位姓卢的山东诸生,进京赶考失利,郁郁不得志。一天路过邯郸,旅店住宿时碰到一位吕姓仙翁(后世解释为吕洞宾),给卢生一个枕头。卢生枕着这个仙枕梦到功成名就,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店里的黄粱米饭还没熟。从此,卢生看透人生,大彻大悟。

    二、红楼诗词鉴赏

    写这三首诗时,曹雪芹逝世已5年,永忠才从额尔赫宜(即墨香,敦诚之叔,明义之姻兄)处读到《红楼梦》。他与曹雪芹虽不相识,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对斯人斯书感怀之深。弘旿(永忠堂叔,乾隆堂兄弟,諴恪亲王胤秘之子)亲笔批云:

    此三章诗极妙。第《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

    这条注写得不是很奇怪吗?作为曾在宗学朝夕相处、诗酒流连的好朋友,敦诚当然知道曹雪芹的父亲就是曾经担任江宁织造的曹頫,当然知道曹雪芹不是跟随曹寅,而是跟随曹頫住在织造府中。可是,敦敏偏偏忍住不这么说——他知道,真实的情况不能说。

    敦敏忍得住,永忠就忍不住了,这是个性差异使然。昭梿《啸亭杂录》卷二称永忠“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风味,常不衫不履,散步市衢。遇奇书异籍,必买之归,虽典衣绝食不顾也”(《清史稿·文苑传·文昭传·附永忠传》全录其文)[10]。与永忠的“晋人风味”不同,敦敏是很聪明也很谨慎的一个人,敦诚在《敬亭小传》里说,弟弟敦敏“生而秀异,性灵警素,为严慈所钟爱”[11]。

    曹頫的身世无疑会让秘密传阅《红楼梦》的小圈子里的人物感叹唏嘘,他的文笔也一定会令这拨人赞口不绝,但是敢于巧妙地为他放声大哭几回,看来只有永忠一个人这么干了。永忠吊曹雪芹诗“极妙”之处正在于此。

    三、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李纨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

    四、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李纨

    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

    "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

    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

    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

    "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

    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

    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这实是对封建礼教极妙的讽刺。

    五、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的著作摘录

    1、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

    《红楼梦》故事被作者曹雪芹隐去的时代,其实就是他祖辈、父辈和他自己生活的时代,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的鼎盛时期,然而,在国力强大、物质丰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在加剧,各种隐伏着的社会矛盾和深刻危机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已日益腐朽,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败坏,政治风云的动荡、变幻,统治阶层内部各政治集团、家族及其成员间兴衰荣辱的迅速转【传】递,以及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等等,都说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在发生动摇,正逐渐趋向崩溃。

    这些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时代征兆。作为文学家的曹雪芹是伟大的,他以无可比拟的传神之笔,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封建末世社会有重要时代特征的、极其生动而真实的历史画卷。

    ,,,。《红楼梦》写到的东西太多了,诸如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典制、岁时习俗、哲理宗教、音乐美术、戏曲游艺……,无不头头是道,都有极其精彩的描述。

    这需要作者有多么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啊!在这方面,曹雪芹的多才多艺是无与伦比的,也只有他这样的伟大天才才能写出《红楼梦》这样一部涉及领域极广的百科全书式的奇书。2000年7月于北京东皇城根南街84号2、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真正的“文备众体”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伟大文学家曹雪芹,除了有一部不幸成为残稿、由后人续补而成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传世以外,几乎什么别的文字都没有保存下来。

    然而,谁也不会怀疑他的多才多艺。小说家要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广阔的时代画卷,这需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

    在这一点上,曹雪芹的才能是非凡的。他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

    自唐传奇始,“文备众体”虽已成为我国小说体裁的一个特点,但毕竟多数情况都是在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之处,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增效果,所谓“众体”,实在也有限得很。《红楼梦》则不然,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它如诗、词、曲、歌、辞赋、歌谣、谚、赞、诔、偈语、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也应有尽有。

    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和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骚》、《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它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总之,《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从小说的角度看,艺术成就是很高的,它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我们要了解它的艺术特点,读懂它,欣赏它,才不致辜负曹雪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一片苦心。

    1979年5月于北京藤萝苑13、石上偈(第一回)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说明】作者虚构空空道人见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它被携入红尘后的经历见闻,后面又有一偈,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偈(ji记),佛经中的唱词,也泛指佛家的诗歌。本是音译佛教梵语“偈陀”的略称,义【意】译是“颂”。

    【注释】1.补苍天——出自古代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天塌坏了,女娲(音蛙)氏炼五色石把天修补了起来。

    无才补天,是借神话故事说自己无力挽救社会制度的瓦解。《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四条撑着天的柱子)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因崩坏而不能把地都盖住),地不周载(因塌陷而不能载负万物)。

    火爁焱(音练砚,猛烈延烧的样子)而不灭,水浩洋而息。猛兽食颛(音专,善良)民,鸷鸟(猛禽)攫(音觉,抓捕)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音敖,大海龟)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救助)冀州(中原地带),积芦灰以止淫(洪)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2.“枉入”句——白白地来到人世间这么多年。作者感慨年华虚度。

    红尘,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本写长安之盛,后用以说世间的热闹繁华。

    小说中有石头“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的情节。3.“此系”句——这是石头身前和身后所经历的故事。

    小说中说贾宝玉身前本是顽石,在人世经历了一番以后,被“引登彼岸”,仍化作顽石,所以这样说。4.“倩(qing庆)谁”句——请谁替我抄了去做奇闻流传。

    倩,央求。奇传,即传奇,为押韵而颠倒,意即奇异故事可以相传者,它本是唐代兴起的一种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

    这里只取新奇传闻义。【鉴赏】这是作者依托神话表明《石头记》创作缘由的一首序诗。

    他在小说的楔子中虚构了此书抄自石上所刻的故事,其原作。

    六、红楼梦诗词歌赋对联钢笔书法(一.二)两

    答:找到一首当代大家写的红楼梦隔壁的邻居黄粱梦的唯美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黄粱梦文/李者也曾经十六少年狂,万里尽为功名量。

    六十白首方始知,富贵云散皆黄粱。梦耶幻耶其真耶?不过旅途一钵粮。

    且作山东一诸生,邯郸道中一枕凉。【注】黄粱一梦,发生于河北省邯郸县。

    故事出自唐传奇《枕中记》,唐朝开元七年,一位姓卢的山东诸生,进京赶考失利,郁郁不得志。一天路过邯郸,旅店住宿时碰到一位吕姓仙翁(后世解释为吕洞宾),给卢生一个枕头。

    卢生枕着这个仙枕梦到功成名就,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时,店里的黄粱米饭还没熟。

    从此,卢生看透人生,大彻大悟。

    七、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的介绍

    书中全收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最为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或”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书中论述精彩纷呈,给人以很大的启发。“附编”中新收的内容,都是对研究《红楼梦》及其作者重要的极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红楼梦》版本简介”一文,吸收了红学界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很值得一读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