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评审专家谈如何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申报社科课题是社科研究人员最基础的基本功,是做科研事业的第一步工作,这一步是就像一个人学走路一样,一定要大胆地学,否则就不会走路。

    通俗地说,不会做课题申报,就像无米下锅一样。

    一个科研人员总不能一辈子等着、靠着别人去申报课题获得立项后,把自己加入课题组作为成员之一来承担课题,而应该学会自己单独申报课题,当课题负责人,自己主持一个科研课题。

    因此,学会如何申报科研课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对如何申报课题进行一些探讨。

    设计适合自己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成败的关键。

    因此,每年课题指南公布后,要认真研读课题指南,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题尽量与指南紧扣起来。

    题目不要过大、过长。

    申报课题不要追热门题目而扎堆,避免形成较强研究力量“大撞车”。

    选题时要考虑所选的相关题目资料占有是否充分,课题组成员前期研究是否有实力、有基础,研究队伍构成是否符合选题。

    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非本所长的题目不要申报。

    处理好“自定”题目与“指南题目”的关系。

    选题不一定原原本本照抄“指南”的题目,可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所熟悉的领域缩小一些范围,可以将“指南”的题目化解为申请者要做的题目,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有的评委看不懂,可以写一两句话指出是根据哪一类题目或范围演化而来。

    二是突出地方、民族、学科特点。

    课题指南覆盖26个学科,题目上千,如何在茫茫题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这就需要突出我们的特点,我们有什么特点?所谓特点就包括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或优长学科。

    以广西为例,经济、社会、文化、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从中找到适合的选题,申报命中率就会高一些。

    从多年来年,广西申报课题命中率最高的是民族类课题。

    从所申报的课题来看,1984~2007年申报立项的9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有8个是与“民族”有关的,当然不一定在“民族问题”学科申报,有的是在社会学学科申报,如《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库区矿区和谐社会研究》;有的是中国历史,如2007年申报立项的《南海丝绸之路与中国-东南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从这两个课题看,地方性――库区矿区、南海丝绸之路,在广西、在西南是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性――西南民族地区有全国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和人口,地域广阔,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经济文化丰富多彩;优长学科――研究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中国-东盟壮泰族群,这些领域我们在全国是处于比较优长的。

    三是考虑课题组成员的前期成果。

    选题要考虑好所申报的选题有没有前期成果,这个也很重要,有前期成果,评委容易通过,如果没有前期成果,论证再好,评委担心你花费的时间太多,一两年拿不出成果来。

    所以这个也要考虑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前期成果怎么办?这就需要组合好课题组成员,找一些有过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同事、老师,甚至是院外的老师来合作,借助的他的成果来增强课题前期成果的份量。

    这种申报课题、组合课题组成员的本身,也是向同事、向老师学习的过程。

    四是选题要有时代感。

    一句话,选题要与时俱进,跟上国内外形势,不能落后于形势。

    五是贴近理论前沿。

    即跟踪学术前沿,这方面的选题比较有价值,因而容易入围。

    如指南这两年突出“南海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生态文明”都是前沿的理论问题。

    六是选题要有全国性意义。

    不能只有本地区意义,或局部意义。

    当然类似西南地区的范围也是可以的,只有具有全国、大局的,一般容易立项。

    七是与自己研究领域紧密相关。

    最好从自己研究的大领域中派生出来若干个子课题作为选题,使自己在这个领域中做它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成为这一领域的学术领军学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