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幼儿园小班关于幼儿好动的反思小结

           孩子好动是有原因的,只有先深挖根源,找出导致孩子多动的种种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产生应有的成效。

    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会出现无补于问题解决的情况。

    一、幼儿好动的的原因总结:

          孩子多动大体由于以下几种原因,当然也有的是多种原因综合造成的:

    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养成专注投入的习惯。

    缺乏自制力和规则意识,控制不住自己。

    好动源于心动。

    想得到关注,心里老想着玩,老惦记着别的事情。

    属于动触型学习类型的孩子。

    缺乏兴趣。

    孩子毕意是孩子,如果他对某事物缺乏兴趣,他就很有可能把精力集中到小动作上。

    铅中毒,或摄入含铅过量的食物,缺铁,缺锌也容易导致孩子多动;体内镁、猛的含量减少也会导致多动。

                                           

    二、如何正确帮助幼儿改善好动症状?

                                  

           对于小班孩子而言,养成良好的常规是最为重要的。

    在实践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

    首先,要激发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开始,当孩子对对玩具感兴趣,对老师组织的活动感兴趣,自然不会再哭闹,不会让自己变得无聊。

    而此时,我们的职责就在于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刚开学时,我们播放欢快的音乐,在老师的带动下游戏、活动,每一个孩子都被音乐所感染,他们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会了认真倾听,学会了“坐坐好”等习惯。

    其次,不厌其烦,时刻提醒。

    常规养成的初级阶段,孩子们基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对于老师的话孩子大多数是左耳进右耳出,必须要老师时刻提醒,帮助幼儿记忆,形成一种习惯自然也就成为了常规。

    提醒也是需要技巧的,呵斥与鼓励是两种不同的常规养成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鼓励”,例如:请看xx,他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一样,坐的真端正,有了榜样的作用以及老师的表扬鼓励,孩子们渐渐的习惯了有“规矩”的生活。

    第三,为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在家长的反馈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喜欢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形态,喜欢拍手、甚至连翻书的姿势都模仿老师,可见榜样作用多么重要。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能够安安静静的讲话,可是我们自己能做到“轻声细语”吗?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带大班时我总是想用自己的声音压过40多名幼儿的声音,可是效果不佳,老师和孩子们总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每一天。

    小班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经过商讨决定,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声音,用优美的声音与孩子对话,纪律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出自老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

    相信良好的常规会让幼儿受用终生,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老师的一种教育,让我们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与孩子心与心的对话。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