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七十年代》读后感(一)

    [《七十年代》读后感 (一)]

    看了智愚碎影在博客上的读书札记后,也想看看《七十年代》这本书,我没上山下乡,所以想了解一下上山下乡的那些事,《七十年代》读后感 (一)。

    书中的作者,大部分都“上山下乡”了,去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

    虽然去的地方不同,但有一点共同的,就是环境很艰苦。

    我们上初中时,课上讲过要缩小“三大差别”,看了《七十年代》这本书,感到七十年代的“山上”和“乡下”,与城市的差别确实很大。

    徐冰插队的近郊,村里人“一年四季穿同一件衣服,天热了,把棉花取出来,成了一件夹衣,内外衣一体;天冷了,再把棉花放进去。”。

    而生长在农村的闫连科,同样感到了城乡的差别。

    “有个漫长的时代,虽是正宗的社会主义,可中国乡村的孩子,却是普遍贫穷和饥饿。

    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

    韩少功也感到,“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读后感《《七十年代》读后感 (一)》。

    当大批的知青涌向农村时,确实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农村的人也不习惯知青的到来。

    有个别的有劣迹的知青,更让农民厌恶。

    “我们的乡村本就田少粮少,毛主席为何还要派这些城里的孩子,到这儿祸害乡村的人们,也就盼着他们赶快离开,回到他们家里。

    让城市乡村彼此平静,相安无事”。

    (闫连科)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谁都无奈。

    “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其实知青心里也明白,不会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对于这种基本做不到的口号,大家心里有底”。

    “但嘴上都不明说,反正革命把我们带到农村,到时候革命也会把我们带出农村”。

    (唐晓峰)

    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苦中取乐”。

    利用一切机会看书,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因而也成就了他们以后的事业。

    七十年代,是六十年代的延续。

    六十年代,讲的多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而且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七十年代,阶级斗争的气氛仍旧很浓。

    像张朗朗,朱正琳就因为所谓的“言论问题”,蹲进了监狱。

    如果说话不留神,很可能就是言论问题,抓个现行。

    我们单位有个例子,毛主席送给工人阶级芒果,单位做了许多复制品,送到工人手里时,有个年轻工人说了一句话,“这是假的,蜡做的”。

    领导听了,说:“这是现行言论,把伟大领袖毛主席送给工人阶级的礼物,说是假的,这是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

    因为一句话,这个年轻人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

    象这种事还有不少。

    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可笑。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确实是很无奈。

    〔《七十年代》读后感 (一)〕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