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简述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1)提高死亡价值

    死亡的经历是个体生长的最后一次机会,把死亡和生命看作是对立的,

    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而现在随着死亡教育的进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开始逐步接受了死亡和出生是对立的,承认死亡还是生命的一部分,确切地

    说死亡仍是生命的一种延续。

    我们把对待死亡的态度区分为三种类型:

    ①接受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是赋于生命循环的有意义的

    连贯性,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所必要的事情。

    ②蔑视死亡:多与宗教信仰有关,以死亡为解脱或开始“新的生活”,

    如转世、回皈天主、升入天堂。

    ③否认死亡:认为人不应死亡,特别是指望医学的发展能使人永生。

    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具有第一种类型对待死亡的态度,那就是接

    受死亡。

    然而死亡的价值在于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占据的时刻是瞬间的,

    但它的影响却被覆人的一生,成为推动生活的巨大动力。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

    一次,人的死亡亦仅有一次而已,死亡也应具有珍贵的价值,可是却受到不

    公平的待遇。

    人们认为生命的一切快乐都是经验快乐,由于死亡剥夺了更多

    的经验快乐,所以死亡是件坏事,人们诅咒死亡,逃避死亡,但最终都没能

    幸免死亡。

    死亡过程是个恐惧的过程,而且是极为复杂,有人分析临终病人

    恐惧分为八种:①对未知的恐惧,②对孤独的恐惧;③对忧伤的恐惧,④对

    丧失身体机能的恐惧,⑤对失去认同的恐惧;⑥对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恐惧;

    ⑦对撤退的恐惧,⑧对疼痛与痛苦的恐惧。

    最后一种恐惧几乎是每个临终的

    人都具有的,使用药物可以控制疼痛,但对痛苦的恐惧却不能依赖药物加以

    克服,痛苦是指一种心情上的苦境,包括无人照顾、被人和社会忽视的恐惧,

    这就必须依赖人们的爱心与关怀。

    因此,临终关怀弥补了死亡时的缺陷,提

    高了死亡的价值。

    (2)社会文明的标志

    临终者关心家庭子女等未竟之事。

    家庭亲友给临终者以照顾与爱心,以

    及临终关怀团队的成员给予临终者及家属全面的关怀,在这充分地展示了人

    类感情的真诚,生的意义,死的价值,都通过临终关怀显示出来了。

    死亡的

    存在促成了人生文明的发展,人类文化的铸成。

    而且临终关怀也反映了人类

    文化的时代水平,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审美意

    识、宗教、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等集中的表现。

    现代社会生活模式的一个显

    著特点,就是家庭规模与职能缩小,这些人在临终之际,将会只有一个子女

    照护,其精力往往不够,故而做为团队照护的临终关怀尤显迫切需要。

    总之,

    临终关怀将广泛地为临终者、为家属亲友、为社会所需要。

    它是社会文明进

    步的标志,它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社会文化的时代特征,有其深刻的

    社会历史意义。

    (3)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的建立:

    对中国的临终关怀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模式,如据上海、天津

    的调查,对死亡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对死亡的惧怕心理较轻,对重危

    病人亦非强求全都给予继续的无效的治疗。

    我们认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

    临终关怀研究体系和运行程序,就是建立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机构,如安宁

    病院、医院附属病房和家庭护理等形式得到大力发展。

    对医务人员进行一些

    有关死亡教育,经临终关怀培训之后,由部分人组成的服务团队对医院中的

    临终病人进行集中照护,或居家照护,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病床,这些

    作法都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