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消防安全小故事

    消防安全小故事

    消防员的故事

    一家三口发生火灾

    爸妈在仓皇逃出之际...没有留意到

    孩子因为害怕而躲到了房间里面

    爸爸妈妈逃出来后仍是冲进火场抢救自己的孩子

    但是孩子的模样已经是判若两人

    紧急送医....

    三度灼伤必须全身消毒伤口

    在手术房医生护士抓著那可怜的孩子泡入消毒水中

    用医疗用的菜瓜布刷去孩子身上烧焦的死皮

    孩子的痛的哇哇大哭几度昏厥

    父亲本想帮忙救护人员的....但是看著孩子痛的

    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不敢再进手术室

    几个月后...孩子回到家

    爸妈不敢让他看到他现在的模样

    家中的镜子都收了起来

    一天...母亲从浴室门缝看著孩子

    孩子在浴室里面不晓得在望著什麼

    母亲发现是自己用来化妆的小镜子忘了拿出来

    母亲担心害怕的在门外哭泣

    孩子发现母亲在哭

    告诉母亲:妈妈.其实我这样并不难看...我也会好好活下去

    事后这对家长带著孩子受伤时的照片到消防队去

    他说他们不需要什麼只希望相同事情别再发生了...

    如果当初有准备一些消防的设备在家中

    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悲剧

    这是老师请来的一位消防讲师告诉我们的小故事

    我们听的震撼

    我也觉得难过....(差点就要哭了)

    那位讲师也感叹台湾教育中缺乏消防知识的宣导教育

    在生活中多注意准备以防万一

    有多少人做的到呢?

    消防小故事、紫禁城里的吉祥缸

    你到过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吗?

    这里的建筑宏伟气派,屋顶的琉璃瓦闪烁着金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与石阶上的龙凤石雕相映比美,所有这一切都让你流连忘返。

    而最叫我难以忘怀的是摆在宫殿前面的那一口口大缸。

    你猜它是干什么用的?

    “大概是救火用的吧?

    对!这缸叫吉祥缸,是皇宫里专门用来防火和救火的。

    明朝,朱棣当上皇帝第十五年的元宵节,紫禁城内挂灯笼、放鞭炮、演大戏,热闹极了。

    谁知,因为放鞭炮引起午门大火,烧死烧伤不少看热闹的人。

    第十八年,三大殿因为遭雷击发生大火,宫殿全部被烧毁。

    由于火灾频发,朱棣只好下令用金属铸造大缸,用于防火和救火。

    这些大缸,个个直径1米,高1米,重3千多公斤,缸内装水达几千公升;而且皇帝每天还安排十几名太监专门负责往缸里加水。

    冬天恐怕天寒地冻水结成冰砣子,专门要太监在水缸下烧炭火加温。

    清朝时大缸增加到了300多口。

    这些水缸差不多就是古代的“灭火器”了。

    消防小故事 、从望火楼到119

    我国古代的“望火楼”,最早出现在宋代。

    当时望火楼下驻扎有部队,专门负责城中的救火工作,被称为“潜火队”。

    一旦城中发生了火灾,望火楼上专门负责了望的人立刻向楼下报警,军队就立即出动灭火。

    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有20余处望火楼;甚至在一些村镇都建有望火楼。

    望火楼到了清朝又叫“警钟楼”。

    1908年,上海的救火联合会集资兴建了当时我国最高的一座警钟楼,高约为35米。

    除了建警钟楼外,许多城镇还利用城门楼、钟鼓楼来了望火警。

    这些城楼、钟鼓楼大多建得很高,站在上面,可以把全城看的清清楚楚。

    在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上有一座1909年建成的济水塔,当时是武汉最高的建筑,顶层用作了望火警。

    这“警钟楼”上有口钟,是专门用来报火警的。

    这钟可不能乱敲!城里依照街巷的分布划分了9个区域,发现哪里失火,首先要先敲钟30下,然后,再按那个失火地区的编号敲几下,通知人们前去那里救火。

    除了敲钟外,塔顶还要挂红旗,通告人们发生了火灾。

    当然,晚上就必须挂红灯笼了。

    “警钟楼”是当时最实用的火灾报警方式。

    直到电话出现,才为及时报告火警和受理火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