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五年级小学生在教育时应该注意什么

    教育孩子应该以引导为主,多鼓励、赞美孩子。

    教育专家谈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实、最具有操作性的抓手。

    经过十年的研究实践,我们赋予了养成教育更多的新内容,特别需要强调是,新的养成教育,因为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学习生活中度过,学习不好,做人就没有信心。

    因此,从学习习惯突破,从而解放孩子的大脑,进而拓展到做人、做事和创造等习惯,才能全面丰收。

    养成教育有两个任务:

    一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

    二是突出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大脑潜能。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养成教育实施原则是:家庭学校互动,遵循成长规律,启发阶段觉悟,引导主动发展。

    养成教育操作要求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让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习惯?

    习惯有哪些特征呢:

    一、是后天性。

    习惯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

    人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

    二、是稳固性和可变性。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而言,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

    但这种稳固性也不是绝对的,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即使是已经形成的较为牢固的不良习惯,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有一个孩子时常生闷气,父亲就对他说:“假如你不希望自己脾气暴躁,就不要培养这种习惯,不要做出任何可能助长怒气的事。”这位父亲首先让孩子设法保持安静,然后让孩子计算自己有多少天没发脾气。

    从原来的天天生气,到后来两天生一次气,然后三天一次,再后来四天一次……这个孩子爱发脾气的习惯起初只是减弱,后来则渐至消灭。

    三、是自动性和下意识性。

    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

    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下意识的动作。

    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

    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需要。

    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

    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比如清晨喝一杯白开水,如果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喝,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如果想都没想,自动地去喝一杯白开水,一天不喝就感到十分别扭,这样的行为就叫做习惯了。

    四、是情境性。

    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映,因而有情境性。

    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

    比如有的小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不行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如何认识和理解“养成教育”理论并使它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呢?我的建议是:

    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全面理解习惯的含义、特征、分类等。

    很多父母常凭经验办事,对孩子的教育很盲目,是很危险的。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科学、系统、规范和现代。

    要达到这一要求,可以多参阅一些与习惯相关的书籍和材料,更全面地了解习惯的含义、特征、分类等,并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以明晰的方式向孩子做一些说明,尽可能让孩子明白习惯是什么、习惯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多角度启发孩子。

    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把与习惯相关的故事或名人轶事等搜集起来,讲给孩子听(年龄大的孩子可以让其自己阅读),这种生动形象的教育比父母讲一篇大道理要强得多。

    此外,通过其他的形式如影视剧等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总之,形式越生动活泼,孩子越容易接受教育。

    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讨论各种社会现象。

    从侧面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习惯对人所产生的作用。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死,最好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接受教育,父母最好避免“你一定要……”“你不……就会……”之类的命令、恐吓性的话语,而应以探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将道理揭示给孩子。

    多留心孩子的习惯,常和孩子谈心。

    要多留心孩子的习惯,常常和孩子谈心,最好以朋友对话的形式出现,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觉得父母居高临下、很可怕或者难以接近。

    父母要在和孩子接触的过程多加留心,看孩子都具有哪些习惯,是什么类型的习惯等等,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都具有哪些好习惯,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需要改正的。

    父母也可以检查一下自身的习惯,或者让孩子来分析父母的习惯。

    配合学校的教育。

    父母应当尽力配合学校的教育,了解学校近期的工作重点,如果与孩子的习惯养成相关,应在家中强化孩子的习惯养成意识。

    从个体层面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

    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5046595.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