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邓本殷的个人履历

    1913年8月,龙济光率济军进占广州,接任广东都督,随即扩充济军,重招旧部。

    邓本殷回广东加入济军,任警卫军第十三路军第十七营营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反袁护国军纷纷起兵讨伐袁世凯。

    广东都督龙济光对袁世凯称帝积极拥护,遭到滇桂护国军和各地民军的围攻。

    1916年5月,起义民军攻克新会城,捕杀驻防该城的警卫军营长吕文轩,将驻防该城的警卫军缴械。

    邓本殷奉命率所部反攻新会,击溃起义民军,收复新会城,后升任帮统。

    1916年10月,旧桂系首领陆荣廷率桂军进驻广州,龙济光败走琼崖,邓本殷所部被改编为广东省长朱庆澜统率的省长亲军,负责地方的治安?剿匪工作。

    因不属于旧桂系的嫡系部队,邓本殷备受旧桂系的敌视刁难,处境十分艰难。

    不久,北洋军队自福建南侵广东,经孙中山与旧桂系反复协商,旧桂系同意将20营警卫军约5000人交由陈炯明组建援闽粤军,开赴粤东应战北洋军队。

    1918年1月,陈炯明出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将援闽粤军编为5个支队和1个预备队?1个游击队,邓本殷率所部2个营编入第四支队(辖3个营),升任支队司令。

    1918年6月,援闽粤军兵分三路进攻闽南,邓本殷所部与罗绍雄支队共6营编为中路,由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叶举指挥,从饶平方向进攻松柏关以窥平和,正面之敌为浙军悍将童保暄师。

    邓本殷所部顺利进占饶平后,闽督李厚基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反击,各路援闽粤军寡不敌众,纷纷败退,上杭、永定、大埔等地先后丢失,惟有邓本殷所部坚守饶平,不为所动。

    后浙军团长陈肇英阵前起义,童保暄被迫率残部溃退,为援闽粤军后来反攻埋下伏笔,对整个战局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8年9月,援闽粤军进占漳州,建立直辖闽西南27个县的闽南护法区,成为孙中山反对西南军阀、开展护法活动的重要根据地,邓本殷在援闽战役中历经数十战,为闽南护法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援闽粤军在闽南护法区不断发展壮大,由20营警卫军扩编至2个正规军,邓本殷率部驻防安溪,兼任安溪清乡督办,所部得到充实扩充,改编为援闽粤军第六支队。

    援闽粤军是孙中山当时能掌握的惟一一支军队,邓演达、叶挺、叶剑英、张发奎、蒋介石等人,当时都在援闽粤军中担任要职。

    1920年8月,孙中山令援闽粤军兵分三路,回粤驱逐旧桂系。

    回粤前,为解除粤军后方的威胁,邓本殷率所部会同罗绍雄?李炳荣等部,突袭盘踞在援闽粤军后方的与旧桂系关系密切的浙军陈肇英及地方军张贞、杨子明等部,激战于泉州溪尾、官桥等地,迫使他们溃退入山地,解决了援闽粤军后方的威胁。

    回粤之战打响后,邓本殷率部会同罗绍雄支队与熊略支队编为中路军,由参谋处长叶举指挥,从平和进攻饶平,突破丰顺、紫金,并策应左右翼。

    邓本殷率部攻克饶平,在高陂、丰顺一带,遭遇桂军悍将卓廷贵所部六七千人,激战数天,将卓部击溃。

    同年9月14日,邓本殷会同洪兆麟熊略等部总攻桂系虎将林虎马济驻守的重镇惠州,经一个多月的血战,终将惠州攻下,为粤军进入广州铺平了道路。

    1920年10月底,粤军攻克广州,桂系残部溃逃广西。

    邓本殷率部追击桂军残部,在石龙之役中收编桂军悍将彭智芳所部,后南下收复广东南路地区。

    1921年1月,邓本殷率部进驻琼崖(今海南岛),扣押旧桂系的琼崖驻军团长何福昌,顺利整编琼崖驻军,收复了琼崖。

    邓本殷在回粤战斗中,表现突出,战功显赫,得到孙中山和陈炯明的赏识。

    孙中山回粤后重整军政府,整编援闽粤军,并将全省分设为10个善后处,邓本殷所部扩编为粤军第四独立旅(辖2团6营),隶属于陈炯明兼任军长的粤军第一军。

    邓本殷升任旅长,并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掌管琼崖长达5年多时间,直至1926年2月被广州国民革命军击败。

    琼崖因远离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为当时广东最落后的区域。

    移军琼崖后,邓本殷在海口大搞基础建设,扩建公路、拆除海口旧城、修筑堤岸、重修了秀英炮台,使海口城进一步改观,颇具城镇规模。

    为加强琼崖军政建设,邓本殷在琼崖实行“琼人治琼”,大量提拔琼崖藉的军政人员。

    因为出现了万宁县几年内就撤换8任县长的荒唐事,邓本殷被人攻击为卖官鬻爵,大发不义之财,称他将全琼13个县的县长、统领官位出售,每名索价2万元,收入高达数10万元。

    1921年6月,孙中山令粤军发动援桂讨陆战争,陈炯明派钦廉传达所长何国梁携子弹百余箱,饷银5万元赴琼崖与邓本殷会商。

    邓本殷决定由雷州进兵,与黄志恒旅、黄明堂所部驻防钦州、灵山、廉江等地,警戒南宁、横县、玉林方面的桂军,并派参谋长邓承荪率部进击盘踞在龙州、水口的旧桂系残部。

    因布置得宜,得到陈炯明传电奖励。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后,粤军分化为拥陈、拥孙两股力量。

    作为跟随陈炯明多年的嫡系部队,邓本殷与其他拥陈派粤军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孙中山下野。

    驻防廉北的黄明堂组织南路讨贼军,出兵讨伐陈炯明,被邓本殷率部包围并击溃。

    孙中山离粤后,陈炯明令邓本殷率所部固守琼崖。

    邓本殷通过陈炯明,将不属于自己嫡系的施少卿团长和卢华龙所部调离琼崖,并趁机将所部扩编成两个旅,由亲信陈凤起邓承荪分任旅长,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加强对琼崖的控制。

    1923年1月,滇桂联军奉孙中山之命下广东驱逐陈炯明,邓本殷率部在西江下游抵抗滇桂军。

    陈炯明败走东江潮梅后,邓本殷率部退回琼崖,依靠琼州海峡这一天然屏障,自立门户,脱离了陈炯明系统。

    广东南路当时的局面极为复杂,群雄割据,派别众多。

    广东南路仅有八属,却分为九个不同派系的军事力量:邓本殷占据琼崖,申葆藩占据钦州、防城,黄明堂据有廉州、北海,吕春荣据有高州,林树巍占雷州,梁士锋占阳江,余六吉、苏继开、徐东海等分占阳春、新兴、罗定等县。

    为壮大势力,邓本殷派黄志恒到廉州会晤申葆藩,建议两军联合起来,组建高雷钦廉琼崖罗阳八属联军,搞八属自治。

    申葆藩是广东钦县大直人,原属旧桂系将领。

    1923年7月,申葆藩派兵攻打黄明堂,抢占了廉州、北海。

    黄明堂为跟随孙中山多年的将领,申葆藩抢占他的驻地后,正担心广州革命政府的讨伐,遂与邓本殷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协议。

    1923年8月,邓本殷、申葆藩联名发出通电,宣称:“天祸吾粤,客军入境,迭遭兵灾,以苦吾民,吾粤南路八属为弭兵祸,宣布自治,保境安民。”宣布成立八属联军指挥部,由邓本殷任八属联军总指挥,申葆藩任副总指挥,黄志恒任总参谋长,苏有廷任八属联军右翼指挥官。

    通过联合申葆藩,邓本殷的军事实力得到质的飞跃,为他日后兼并整个广东南路地区奠定了基础。

    不久,邓本殷与申葆藩联合出兵高雷、罗阳,驱逐林树巍、梁士锋,降服吕春荣,进占高州城,在高州成立八属行署,后又相继收编余六吉、苏继开、徐东海等部,一统广东南路八属,占据的地盘东至阳春、阳江,北抵信宜,西达钦廉,南及琼崖全岛,面积几占广东全省的一半,总兵力3万多人,成为广东境内与广州国民政府及东江陈炯明所部三足鼎立的一支军事力量。

    邓本殷表面对政治持中立态度,声称“既不帮孙中山,也不助陈炯明”,暗中却与陈炯明保持着密切联系。

    为此,孙中山曾致函邓本殷:“智者不背时而立功,想足下胆识素优,必不昧此良机也。

    特因伯芬之便,托致鄙怀,惟足下裁度之。”劝告邓本殷审时度势,归附广东革命政府,邓本殷置之不理。

    孙中山遂起用邓本殷的防城同乡林俊廷对付邓本殷。

    林俊廷是防城县扶隆乡人,旧桂系陆荣廷的高级将领,曾任广西自治军总司令、广西省省长。

    孙中山任林俊廷为“广东钦廉高雷琼崖罗阳八属军务督办”,拨给林饷银3万元、子弹10万发,并派永丰舰开抵北海协助林俊廷进攻邓本殷。

    1924年5月,林俊廷率3个旅从南宁前往廉州,让申葆藩派兵协助进攻邓本殷。

    申葆藩虽然热情款待了林俊廷,并将所部张瑞贵旅拨给林俊廷指挥,却坚决不肯与邓本殷决裂。

    林俊廷得不到申的支持,不敢贸然进攻邓本殷。

    永丰舰等到9月间仍不见林起兵,只好由北海返航广州。

    永丰舰撤走后,邓本殷立即会同张瑞贵旅突袭林俊廷,击溃林部,林俊廷只好率残部撤回广西南宁。

    邓本殷统一八属后,大肆扩军,将其嫡系部队扩编为6个师,由陈凤起、邓承荪、冯铭锴等人分任师长。

    为解决日益繁重的军费,邓本殷不得不加重税役,滥发银币,大开赌禁,包庇鸦片,并以开采琼崖矿产、修路建港等特权换取美国政府的3000万美元借款。

    1925年,邓本殷在海口设立海南最早的地方银行“粤南实业银行”,发行3000万元的“八属银毫”,在八属地区强制使用。

    省港大罢工发生时,邓本殷为稳定琼崖,电请美国派军舰6艘进驻琼崖,并接受香港政府80万元,为香港政府提供食品。

    1924年2月,北京政府任命邓本殷为琼崖护军使。

    为获得北京政府更多的援助,1925年4月,邓本殷派代表前往北京,希望北京政府改南路八属为广南省,并任自己为督理。

    北京政府首脑段祺瑞正想利用孙中山去世的时机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对邓本殷的投靠求之不得,便宣布广东南路八属为特区,任命邓本殷为八属善后督办,申葆藩?黄志桓为会办,授予邓本殷将军府植威将军、陆军中将,并派军舰南下协助邓本殷防守琼崖。

    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遇刺身亡。

    时任建国粤军参谋长兼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趁机排挤政治敌手,驱赶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清洗许崇智的嫡系部队,驻防四邑的部分粤军愤而投向邓本殷。

    邓本殷趁机进攻广州国民政府,以便夺得战争先机。

    1925年9月,邓本殷令苏有廷会同梁鸿林师由两阳进攻江门,并电告北京政府,请求北京政府予以援助。

    10月中旬,北京政府加封邓本殷陆军上将衔,鼓励邓进犯广州,并派军舰南下协助邓本殷。

    10月22日,邓本殷下达《本军对省方作战纲要》,提出要以“与东、北江友军协同消灭赤化奠定粤局为主旨,对省方取攻势”,“先消灭西江南岸之敌,以全力攻取肇庆,候机会合东江友军,围攻省垣”。

    邓本殷任作战总指挥兼左翼指挥官,陈德春任中路指挥官,苏有廷任右路指挥官,计划趁革命军东进潮梅?后方空虚之机策军进犯广州。

    同年10月24日,八属联军攻陷罗定,迫近江门,迫使陈铭枢所部退守开平县单水口。

    八属联军集中万余人猛攻单水口,与陈铭枢激战三昼夜,仍没能攻下单水口,后国民革命军援军赶到,八属联军全线溃退,损失枪支逾千枝。

    10月31日,广州国民政府以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为总指挥,指挥南征军兵分四路展开反攻,分别从台山、开平、新会和广西陆川进军,计划先肃清两阳的八属联军,再进占高雷和钦廉。

    后又调派第四军军长李济深接任南征军总指挥,率领从东江调回的陈济棠第十一师和张发奎第十二师加入南路作战,以期一举击溃八属联军。

    进攻单水口失利后,邓本殷对南征军采取守势,以一路守两阳,一路守信宜、罗定,一路守高州,另以申部守雷州?廉江,设总指挥部于安铺,为四路策应,总兵力2.8万多人,但因所部多系收编民团土匪的乌合之众,真正训练有素能征战者仅得数千而已。

    11月初,广州国民革命军攻克两阳,收复罗定,进讨高雷和钦廉。

    坐镇高州的邓本殷本想立即起兵援救两阳,不料桂军俞作柏所部从广西陆川入粤,进逼化州、高州。

    邓本殷担心归路被俞部截断,仓惶退回雷州,留亲信陈凤起在高州督战。

    南征军四路合围高州,陈凤起寡不敌众,向钦廉溃逃。

    南征军相继攻克高州、化州、廉州,桂军胡宗铎部从广西灵山进占钦州,驻防钦廉的申葆藩弃军逃往越南,八属联军溃不成军,陈济棠又率第十一师进逼雷州,邓本殷只好率残部退守琼崖。

    退回琼崖后,邓本殷在海口等要津布防,扬言死守琼崖3个月后,北京政府便会设法援助,并以“特别军务督办”名义,颁布琼崖全岛水陆戒严令,规定所有出入船只,均须停泊秀英炮台前,施行严格检查,才可以入港,并电请北京急派援兵。

    1926年1月,广州国民革命军进攻海南岛,张发奎第十二师和陈济棠第十一师强渡琼州海峡,在文昌、琼山、临高海岸登陆,向八属联军发动猛烈攻击,八属联军抵挡不住,纷纷向海南岛腹地溃逃,后向广州国民革命军缴械投降。

    邓本殷见大势已去,带了几个亲信随从化装乘日舰逃往越南,曾经辉煌一时的八属联军被历史前进的车轮辗了个粉碎。

    邓本殷败退琼崖时,北京政府段祺瑞派练习舰司令曾以鼎率3艘军舰南下救援邓本殷,军舰驶至海口附近时,正值邓本殷弃军逃离琼崖,北洋军舰眼睁睁看着八属联军全线溃败,帮不上邓本殷半点忙。

    邓本殷战败后,心灰意冷,称病住进上海宝隆医院,不久就对外宣称不治而逝,找了个替身交由亲信郑重其事地运回老家防城茅岭安葬。

    此后,邓本殷潜往上海隐居,过起了不为世人所知的寓公生活。

    以至史料记述邓本殷生平大都以1926年3月病逝作结,忽略了他晚年率江浙游击军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精彩人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邓本殷毅然于1938年放弃已经过了10多年的隐居生活,在一位姓浦的上海银行家的资助下,收集国民党军队溃逃时遗弃的枪支,在无锡梅村一带建立江浙游击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江浙游击军由两个大队和一个特务中队组成,其中一大队以东北军的散兵游勇为主,二大队以溃散的地方军为主,总兵力300多人。

    邓本殷率江浙游击军在无锡附近灵活开展游击战,袭击日伪军,清除汉奸,不少军事活动在当地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在梅村放鹰桥袭击下乡骚扰的日伪军,在鸿声鸿山挫败日伪军的进攻,在锡澄路西胶山伏击日军车队,在锡东击毙汉奸朱冰蝶以及击溃伪军黄文彩部。

    有关部门曾这样肯定邓本殷的贡献:“游击活动大杀了日伪军的威风,打击了日伪军的气焰,在无锡人民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西胶山伏击战和清除汉奸朱冰蝶。

    1939年2月,邓本殷率江浙游击军由武进回锡东,途经锡澄公路西胶山时,突然与日军车队遭遇。

    邓本殷立即组织游击军进行伏击,抢占制高点西胶山,对日军展开攻击。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激战,击毁日军兵车数辆,日军死伤数十人。

    邓本殷最疼爱的侄儿邓元贞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牺牲。

    邓本殷的部属?共产党员杨进曾动情地回忆:“后来鬼子增援部队来了,一看形势不对,(我们)决定撤,被动了,鬼子追上来,当时死了7个人。

    邓元贞牺牲了,邓本殷悲痛得抱头痛哭,日本鬼子死伤很多。”邓元贞等7名抗日烈士埋葬在无锡鸿山。

    邓本殷率领江浙游击军在无锡英勇抗击日军,打出了名气。

    为掌握这支颇有军事实力的游击部队,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以“华东人民武装抗日自卫会”名义派了不少军事干部进入邓本殷所部任职。

    1938年8月,根据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的安排,杨进化名陈达,带领几名进步青年到邓本殷部开展工作。

    此后,中共党组织又将陈宜民、王赓唐、钱培钧等10多名青年安排到邓部做政治工作,建立党支部,加强对部队的抗日宣传教育,并从无锡县国民抗敌自卫大队调诸振邦去任政治部副主任辅佐杨进。

    在杨进?诸振邦等中共党员的努力下,江浙游击军抗日意识不断增强,军事素质不断提高,更加积极地开展抗日游击行动。

    杨进曾总结道:“邓是桂系的旧军人,政治上一向反蒋,既是旧军人,自然是旧军人习气。

    由于我是八路军办事处派去的,他在政治上还是能听我们的话,如梅村伏击打死朱冰蝶这一行动,他是听取了我的意见。”朱冰蝶是无锡当地臭名昭著的汉奸,表面上属国民党无锡县政府领导的抗日部队,暗地里却勾结日伪军,做了不少坏事,影响极坏。

    邓本殷侦知朱冰蝶将从梅村前往安镇,就率领江浙游击军在半路伏击,击毙了朱冰蝶,并割下朱冰蝶的头警告日伪军,为当地清除了一大祸害。

    不久,邓本殷所部又打垮了当地实力较强的伪军黄文彩部?蔡国祺部,收编了无锡滨湖(太湖)地区的顾复兴部及东南乡的强学曾部两支抗日游击队,江浙游击军扩展到3个纵队共1000多人,军事实力大为增强。

    1939年1月,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把邓本殷率领的江浙游击军移交给新四军领导。

    1939年5月,新四军将江浙游击军编入其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

    在整编过程中,江浙游击军的参谋长黄飞煽动部属,企图带走部队,江浙游击军中的进步力量配合江南抗日义勇军,解除了部分上层军官武装,处决了黄飞。

    邓本殷所部与强学曾部顺利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独立二支队”,邓本殷升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司令,后因故辞职离开了部队,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来改编为著名的新四军挺进纵队。

    抗战结束后,邓本殷移居上海,解放前夕接受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的领导,在上海组织地下军,并参加了上海民革的筹建工作,解放前才移居香港,后不知所踪,辞世年月不详。

    但据知情人回忆,“文革”期间,邓本殷还在香港,此情是否属实,至今无法查证。

    纵观邓本殷的一生,早年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作出过积极贡献,后来曾错估形势,站到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晚年出于民族大义,不畏艰辛险阻率部开展游击战,狠狠打击了无锡地区的日伪军,其作出的贡献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解放后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的杨进在回忆邓本殷抗日事迹时说:“我希望在写东路史中能实事求是地评价邓本殷部队的这段历史。”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