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扬长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智力,而学生的智力是以多元方式存在的,至少包括七种: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
且这多种智力在每个学生身上组合表现形式、发展顺序各不相同,即 “个体存在着差异性。”客观如此,教师不能让每个学生各方面都达到最优,但可以探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规律,并为此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在其中发现、发展、展示其智力优势,开发其潜能,张扬其个性,从而发挥扬长教育的作用。
总结如下:
一、课标教材规律是实施扬长教育的依据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律,就等于进入了一个自由王国。
我们的课标教材,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能力不同这一规律,将教材内容按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分阶段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要求课堂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书本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
具体内容的落实则分散在各个单元教学中。
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规律,才能切实保障扬长教育有目标。
二、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扬长教育的平台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方法,才能发现学生中的千里马。
探索性做法是:
(一)、运用录音训练学生听的能力
听说读写,听处在首要位置,它是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对学生来说,培养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备课时,从电视上录下《天下故事》、《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栏目的内容,上课时放给学生听,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
我发现有的学生听力很强,会情不自禁地侃侃而谈,有的则默不作声;有的能准确复述故事,有的则讲得含含糊糊,不知所云。
通过长时间训练,全体学生听的能力提高了,部分学生听的优势也展现出来了,个别学生被冠上绰号“顺风耳”。
(二)、组织辩论会开发学生说的潜力
说,是一种艺术,更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手段。
说的语气、语调、语音、内容,是听者接受的重要信息。
说的智力,因人而异,优劣参差不齐。
开发学生说的潜能,非常有必要。
教学中,组织辩论会,让学生讨论应试教育的优劣,讨论农民工外出务工挣钱的得失,讨论开发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利弊。
结果,同学们就将从报纸、网络、杂志、电视上收集的很多资料拿出来,课堂上说得条条是道。
不擅言谈的学生尝试着开了“金口”。
班上通过多轮选优,成立辩论队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主题辩论会,夺得了好成绩。
少数学生得到了更广阔的扬长空间。
(三)、限时阅读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读分两种:有声读和无声读。
有声读,指朗读课文,作报告,作演讲等;无声读,指浏览,默读。
读的目的是吸收文章中的信息,训练断句逗、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限时阅读课文并提供思考题作阅读检测;课堂上发给学生文章并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大声朗读,然后抽学生上讲台朗读给全班同学听;限时朗读并背诵文章等。
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方面有智力优势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课堂速写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语文学习最终要达到能写会写。
写的能力最难培养,且优劣参差突出。
从学生学的角度说,写的能力也最难提高。
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写的训练很重视,探索并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法:续写故事,添加论据和论点,给故事中的人物添加环境描写片断,缩写故事,给新闻拟标题。
或写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通过实践,大面积开发了学生写作智力,一些写作尖子还在省市级作文大赛中获奖。
三、重视课外生活,能伸展扬长教育的时空
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有限的,很多课堂上不能达到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课外补充完成。
同学们双休日、节日长假、寒暑假和平时的课外活动这些时间都不在教室,他们在干些什么呢?教师如能摸清情况并利用这些时间对其进行扬长教育,效果一定不错。
通过了解和调查,他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很大,兴趣爱好广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无意识地参与社会生活。
将他们按同村、同镇、同居委的同学组织成兴趣小组,启发他们有意注意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按教师提出的目标,去实践和总结,比如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收集、整理、选择自己所写的作文,分为散文、诗歌、小说、讽刺与幽默等种类,然后办报纸,取名为《XXX的作品文摘》;或选出重点的文言字词、文言句式、特色文章等,办《文言文复习报》;或收集环保资料,办《环保报》等。
节假日后交卷评比,评比时既看重他们的结果,更看重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只要参与了,不论结果怎样,都给予肯定和表扬。
由于课外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了极好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