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模式

    一、学校德育受家庭影响

    1.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性

    个体初到人间最早接触到的就是家庭,父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开展早期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心未滥而先渝教,则化易成”。

    家庭保证德育教育过程的连续性。

    家庭日常生活实现对德育的渗透,实现对德育的生活化,“遇物而诲”。

    2.德育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家庭教育

    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功能,对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交友、信仰等问题给予指导,但一些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不注意学生的优点和沟通,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重智轻德”,家长往往关心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且家庭德育还存在着德育方向迷失和教育理论匾乏,方式、方法单一等局限性。

    二、学校德育受社会影响

    1.学校德育必然受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青少年的生活和实践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青少年总是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影响。

    伴随通信和网络的高度普及,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0.1%,而2011年12月该数据变成了64.4%,增加了4.3个百分点。

    2.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避免,但社会因素千变万化较难控制。

    当前实际工作中,学校教育和实际有脱离的现象。

    德育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

    另外,学校管理依靠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德育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比较有限。

    这些造成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

    三、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为了提高德育效果,解决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脱节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需要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

    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模式可以从学校-家庭合作、学校-社会合作、家庭-社会合作等方面进行。

    1.学校-家庭合作

    (1)组建家访教师队伍

    培训一批教师,让教师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引导。

    指导学生家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发现家庭条件困难的应进行重点帮助。

    (2)组建家长联合会和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青少年学生涉及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只是与家长分享,带动家长讨论,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以先进的家长群体带动后进的家长群体。

    (3)构建教师与家长畅通沟通渠道

    利用“校讯通”实现即时提醒沟通,利用“班级博客”实现班级管理沟通、利用QQ群实现集体沟通。

    2.学校-社会合作

    (1)校外组织合作常态化

    近期我校组织的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邀请唐山消防中队胜利路支队的警官共同参与,取得较为轰动的效果。

    建议合作常态化。

    (2)建立网路阵地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我市组织的《道德堂》网上研修,是一种建立网路阵地很好尝试。

    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3)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以社区为载体完善爱国主义基地建设,设立艺术教育课程,丰富学校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成员品味,也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

    开展综合实践周活动,劳动亲体验活动。

    融合生活自理、实践劳动、社会考察为一体。

    开展学生集体进社区活动,照顾社区孤寡老人,营造尊老爱幼之风。

    (4)适当开放学校资源

    学校具有浓厚的分化氛围,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共享学校资源,区域联动,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3.家庭-社会合作

    发挥家长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以良好的品行修养给自己的孩子做出表率。

    走出家教误区,探索和总结自身家庭教育的实践经验,既对孩子尽职又要对社会负责;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充分的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充分地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大胆地干;解放孩子的嘴巴,让孩子尽情地说;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能够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形成“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