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中国古代神童

    1、房玄龄

    房玄龄年幼识大局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

    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

    房玄龄生长于隋朝,当时隋文帝夺取天下不久,社会上一片繁华景象。

    一般人都认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却能从表面的强盛看到其潜在的颓势,他对父亲说:“隋王朝根本没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倾轧,将来矛盾定会激化,引发天下大乱!依我看,隋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父亲听了不禁大惊失色,吩咐儿子不要乱说。

    不久,房玄龄的话便应验了。

    隋文帝被害,杨广即位,不久义军四起,天下大乱。

    隋王朝不堪一击,李渊父子趁机夺去了天下。

    房玄龄后来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2、骆宾王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据说《咏鹅》就是此时所作。

    骆宾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

    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

    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为其代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

    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何托)”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了空门。

    3、司马光

    司马光破瓮救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

    司马光砸缸故事说的就是: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4、曾熙

    曾熙(1861-1930),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人。

    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自号农髯。

    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

    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出生贫寒,两岁丧父,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外舅时常接济,并启蒙识字。

    自幼聪慧,刻苦勤奋,故里至今流传“囊萤照读”的故事。

    八岁能吟诗赋对,为人代写春联,在邻里周边有“神童”之誉。

    二十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举,四十三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5、曹冲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

    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

    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时,曹冲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天请求保全生命。

    到了曹冲死去时,曹操极为哀痛。

    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一说就流下眼泪,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亡女与他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命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做曹冲的后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司马光

    百度百科-房玄龄

    百度百科-骆宾王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