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四子王旗第二小学是哪年建校的呢?

    民国12年(1923年),乌兰花第一所区办学堂成立。

    学堂占用乌兰花镇东梁赵卜印的院落,房屋7间,有教师2人,学生20余名,学通俗国文和算术。

    到民国20年(1931年),该校有学生50余名,教师增至4名。

    教学经费主要由盐务局、学东和商务会向乌兰花10大买卖字号和其它商贩摊派税金,支付学堂开支和教师的薪水。

    民国21年(1932年),改称为旗立第二小学,到民国22年(1933年),该校办成了完全小学,有教师7名,学生70余名,开设的课程有:国语、算术、注音符号、常识、珠算、手工、音乐、体育、美术。

    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设有公民(三民主义)课。

    同年,在乌兰花镇西街王尚玉院内分设了女子班,有女生20余名, 不久,女子班和县立二小合并,有教师10名,工勤1名。

    教学经费来源于财政拔款和捐款两种渠道。

    民国26年(1937年),傅作义、孙兰峰去王爷府路经乌兰花镇,视察了县立二小,并给予了一些资助。

    民国30年(1941年),旗立二小迁址于现二完小校址,新盖办公室、教室36间,占地面积为650平方米。

    民国35年(1946年),旗立二小学生数达200余名,课程设置在原基础上高年级增设了历史、地理、自然课;初年级增设了历史课。

    民国38年(1949年),因区划变更旗立二小改称为“四子王旗乌兰花小学”。

    麻黄洼中心小学成立于民国29年(1940年),当时有27间房子,学生50多名,后增到200多名。

    使用的教材有日军硬性发给的中日文合编的课本,有《百家姓》、《三字经》、《农业杂志》、《四书》、《五经》等。

    民国35年(1946年),学生的费用由原来的公费改为私费,在教学管理上,除了民政科管理外,由地方选举产生了“学董委员会”,董事长由王府保安大队副队长担任,委员都是地方上较大的绅士、富户,有冯魁、柴兴德、常永泉等。

    委员们轮流住校管理校务。

    学校经费,由学校做预算,民政科负责摊派催交,教师由原来的5人,增加到10人。

    民国38年(1949年)6月15日,旗人民政府解散了“学董委员会”,组建了新的“学委会”,由周盘贵任主任,教师由原来的10人增加到12人,班级由原来的一至五年级增到一至六年级的完全小学。

    现忽鸡图乡大湾子村原抗日宣传学校成立于民国28年(1939年)12月。

    教师1人,学生20多人。

    教学内容主要以识字、打算盘为主,同时对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教育。

    教材除了私塾中传统使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四言》、《七言》之外,还让学生学习八路军战士学文化用的抗日《三字经》以及一些抗日宣传材料。

    民国29年(1940年),抗日宣传学校联合了现忽鸡图乡周围其它小学校,成立了“抗日联盟宣传学校”,教学形式采用复式班制。

    除上述规模较大的小学外,民国12年(1923年)7月,在现忽鸡图村成立了第一区立小学;在现西河子村成立了第二区立小学;民国20年(1931年)7月,在现巨巾号乡双盛德村成立了乡立小学;民国20年(1931年)9月,在现库伦图乡所在地成立了五合乡立第一小学;在原三元井乡所在地成立了第二乡立小学;民国21年(1932年)3月,在现忽鸡图大湾子村成立了敬亭乡立第一小学;民国28年(1939年),在原朝克文都乡添毛尔图村由日军主办了小学等。

    在牧区,小学教育除庙学、私塾外,还有旗衙门办的公立学校,有王府小学,格根庙小学、补力太小学、萨拉小学及阿日特斯格和策根达赖小学。

    此外,解放前旗境内还办有教会学校。

    民国11年(1922年),基督教绥远教区成立,所辖地区西至包头,东到集宁。

    旗内各教堂均属这一教区,其堂口有库伦图、三元井、古营子、壕赖山(现归武川县)、乌尔图沟、乌兰淖、三股等。

    这些教会学校是随着各教堂的建立而出现的。

    当时每个堂口都设有育儿园(婴孩院),在这些教会学校中,尤其以库伦图教会学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库伦图教会学校于民国25年(1936年)就已办成完全小学,男女生分班上课,当时有教师5名,学生100多名。

    民国31年(1942年),学生数达200余名。

    民国34年(1945年),全旗各教会联合办学,成立晓明学校,以库伦图教会小学为中心小学,其它堂口小学为分校,学校主要由神甫负责。

    当时称为“后大滩”(包括乌兰淖、三股、六股一带)的学生也去库伦图小学读书,学生数量大增。

    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除天主要理之外,与其它小学相同,有国语、算术、注音符号、历史、常识、体育、美术等。

    教师的薪水,以粮为主,由教会分配。

    二、解放后小学教育

    解放后,全旗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党和人民政府拔经费、派教师、积极着手恢复和创办各类小学。

    1950年,旗政府在查干补力格办的旗校旧址建立了四子王旗蒙古族学校。

    在红格尔建立了第一努图克小学。

    1951年,乌兰花直属区创办了巨巾号中心小学、吉生太西滩中心小学、大黑河四十顷地中心小学。

    1952年,全旗所有私塾由政府接办,在白音朝克图苏木建立了白音朝克图蒙校。

    同年,全旗小学发展到123所,在校学生达5 660人、教职工204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3 962人,入学率为41%。

    废除了旧制度、旧教材,统一执行教育部颁发的规章制度,统一学制、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新课本,教师酬金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

    1953~1957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普及小学教育,达到初小不出村,高小不出乡,各乡由国家拔款新建了一批校舍。

    1955年,旗蒙古族学校更名为乌兰花镇第一小学,并由王府迁入乌兰花镇现校址。

    原乌兰花小学改称为乌兰花镇第二小学。

    1956年,又建立了库伦图、三元井、活福滩、西河子、乌兰花乡东打花5所完全小学。

    到1957年,全旗共有小学160所,在校学生8 227人,教职工295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6 616人,入学率49%。

    1958~1962年,小学教育继续发展,除国家办学外,一些生产队也办起了民办小学。

    1958年,区划变更、撤销武东县,旗内又增加了东八号公社高家沟小学、乌兰花公社英图小学、库伦图公社厢黄地小学。

    在牧区先后新建了查干敖包蒙校、乌兰哈达蒙校、查干补力格蒙校、白音花蒙校。

    1962年,全旗小学发展到284所,在校学生11 960人,教职工584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12 986人,入学率70%。

    1963~1966年,小学教育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继续充实提高。

    在牧区先后新建了白音敖包蒙校、脑木更蒙校、卫境蒙校,至此,全旗牧区公社都有了正规学校。

    1965年,在乌兰花镇东梁新建了乌兰花第三小学。

    到1966年,全旗有学校570所,在校学生21 630人,教职工1 023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18 010人,入学率82%。

    1967~1975年,“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育经历了停课闹革命、学毛主席语录、开展勤工俭学、办小工厂、农场、小牧场、工宣队活动,贫宣队进驻学校,搞斗、批、改,小学附设初中班,学校始业改为春季,后又恢复秋季始业,小学教育没有发展。

    1976~1980年,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学校布局,撤销戴帽子初中班,整顿教师队伍,抓课堂教学,在乌兰花二小搞小学语文集中识字实验。

    1980年,在乌兰花镇新建了第四小学。

    当年,全旗有小学538所,在校学生28 887人,教职工2 076人,其中在校学龄儿童23 152人,入学率为96.7%。

    1981~1985年,原吉尔嘎郎图牧场学校划归旗教育局管理。

    由政府拔款和群众集资在乌兰花镇南梁新建了第五小学。

    政府把农村小学的管理权下放到苏木、乡、镇实行基础教育分级管理。

    1985年,全旗学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6.7%。

    1986~1990年,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实行义务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素质教育,全旗小学工作开始纳入法制轨道。

    到1990年,全旗小学有170所,下设教学点222 个,教职工2 198人,在校学生20 977人,入学率为96.2%。

    1992年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全旗分期分批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4~1998年,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贫困II项目工程;1999~2002年,实施了义务教育扶贫项目工程,调整学校布局,全旗28个苏木、乡、镇(场)经乌兰察布盟验收,达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标准。

    2002年,全旗共有小学129所,教学点71个,在校学生15 46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1%。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生辍学率0.1%。

    小学教职工1 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 162人,学历合格率为92.5%。

    截止2004年,为优化整合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撤点并校,全旗共有小学68所,教学点34个,在校学生12 39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小学生辍学率0.5%。

    小学教职工1 255人,其中专任教师1 170人,学历合格率为96.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