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深层次问题是什么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起始,教师要适时的把握有利时机,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设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定。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采用游戏切入新课。

    我说:“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

    现在,你们每人心里想好一个数,然后加上2,乘以3,得出的积减去5,再减去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

    好了,只要你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原来想好的那个数。”游戏开始了,同学们纷纷举手。

    一个学生说:“我的最后结果是15。”我告诉他:“那么你原来的数是7,对吗?”“对!”学生高兴地回答。

    “老师,您是怎么知道的?快告诉我们吧!”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向我提出要求。

    我不慌不忙的说:“好,方法是‘一元一次方程’(板书),学好了这一章,猜谜的方法也就全会了。”用游戏切入,生动活泼,气氛热烈,很受学生喜爱。

    再有我在讲授《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采用故事的形式切入:“传说在古老的伯,某富商有11匹骏马分给三个儿子。

    1/2分给长子,1/4分给次子,1/6分给小儿子。

    这位富商死后,三个儿子都不知道该怎样分。

    正当无计可施时,一位聪明的老人骑着一匹马来到他们的面前。

    老人听明原委之后,便把自己的马牵入他们的马之中,共有12匹马,然后分起马来,老大分1/2,得6匹马;老二分1/4,得3匹马;小儿子分1/6,得2匹马;剩下一匹马还给老人。

    这样把分马之事圆满的解决了。

    听完这个故事后,请你想一想,要不是老人借一匹马出来,这份遗产就难按遗嘱分了。

    这就是数学上的‘有借有还’。

    数学上用‘有借有还’的道理。

    能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其中配方法就是。”这种巧妙的情景切入会大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切入课题,如我在讲授《正负数》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数是正数什么数是负数,我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高于海平面15米可表示为“+15”,低于海平面12米表示为“-12”,那在生活中你还能再找出这种意义的例子吗?下面的学生纷纷开始讨论,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

    因此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转“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让每个学生表达创意,主动参于探索、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

    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

    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

    其实后数学知识中大多数的理论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所以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

    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

    如上&uot;轴对称图形&uot;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上&uot;勾股定理&uot;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还有在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时,让学生在任意的三角形上画画、剪剪、拼拼,最终得出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因此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孩子们的成长既不是直线的,也不是匀速的,更不是同步的。

    不是直线的,就需要因势利导;不是匀速的,就需要耐心等待;不是同步的就需要因人而异”。

    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层五步”的教学法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均衡发展而创立的。

    我们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优等生,即能掌握所学内容,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或A层学生的帮助下完成习题;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八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学习小组内都有A层、B层、C层的学生,并从A层中选出一位小组长,从B层之中推选出一位副小组长。

    并且定期为学生换座,让学生体验到他的班级不是静止不动的,增加他们与同学的交流。

    经过一段学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达到了合理的分组后,教师就从备课、上课、测试、作业、评价等方面都做到分层合理,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一次测试、每一次作业中都有所收获,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特别是对于潜能生,他们一般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常抱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向他们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达到的小要求,布置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作业,使他们常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学习,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改变原有的认知,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喜悦,一改消极被动的局面,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被调动起来。

    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声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还开展了“晋级制”的小组评价机制。

    所谓“晋级制”即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或借助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并回答,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回答得到其他同学的肯定后即可为小组争取到1个“△”,为鼓励潜能生(所谓的潜能生就是指在学业上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他们每解答一个问题,即可获得2个“△”,这样4个“△”晋级为1颗“☆”,4颗“☆”晋级为1个“”,4个“”晋级为1个“?”。

    这种评价机制促进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做出个人努力,顺利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同时还对小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进行了良性制约,实现了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其次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再者,“晋级制”的小组评价机制增加了师生间交往的频度与密度,上课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大胆放手把自交给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大胆尝试,表现自我,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听我的课,我讲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学习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我先让学生自学后出了几道题:①4x&#;=9②25(x-1)&#;=36③3x&#;+2x+1=25来检测一下学生的自学情况,让他们自己主动上台解答时,C层的李慧琳一个平时不怎么出众甚至成绩有些差的学生第一个跑上台去,让我们大家惊讶的同时,也很让我感动,她的那种自信和极力展现自我的欲望不正是现在素质教育所期待的吗?真的很不错,她体现出自我价值的同时还为本小组争取到了2个“△”。

    我们全班也包括我在内自动自发地为她鼓掌,向她表示祝贺。

    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这样。

    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教学艺术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去点燃兴趣之花。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