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禁忌

    一、写古风词有什么要求或禁忌

    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再根据要表达的思想选择合适风格的曲子,填词其实很简单,只是很多人都写不出感情,这一点就需要作者的强大阅读量和对词的感情了。

    整篇词要有整体性,最好押韵,中间可以换韵但不要太突兀了,这一点要连进你选的曲子里去实验,而且有时候自己听不出来,可以请别人帮忙鉴赏一下,最好不要用已经写的很多的题材,不容易出彩,但是你如果旧瓶能装上很有新意的新酒的话也很好。

    词平时是要积累的,典故也要,有时候你知道一个词,一个典故和你能在自己作品中运用到所需要的水平相差很多的,经常记,经常看,有时又会有新理解,肚子里没墨水是写不出好东西的.

    再有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积累.还是阅读量的问题.

    还有注意曲子的开头部分,高潮部分,结尾部分的词要根据感情需要来填.

    还有炼字,大家都知道"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体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形容词用作动词,体现春的动态,有时一两个字也会为你的词添彩很多。

    就先写这么多,其实我也不是很会写,个人的问题还要你自己来发现,你先写一下再和别人已经比较成熟的歌词比较一下,发现问题并改正就行了,祝你填词愉快~

    要有耐心啊,有时一首词要修改很多遍,甚至面目全非才更符合思想。

    呵呵,我也很喜欢古风词

    二、现代诗歌要注意哪些

    应为不知道你说的是写诗歌 还是赏析诗歌,所以都给你找了一下:写现代诗歌应注意一:注意声韵,您没发现无论是诗也好词也罢,一般都是第二句和第四句或者一,二,四韵母相同.如果每句最后一个字都韵脚相同很容易叫人分神不去欣赏意境而下意识的沦为纯粹的朗读中,接近于顺口溜. 二:引用古今:合理搭配古今的典故或者成语,词曲乃至人生写照.起到妙笔生花的效果 三:去粗存精:一旦创作进入状态可能会同时有几个经典话语而难以取舍,如果不懂得舍弃,反成败笔,这也是最忌讳的 四:注重对偶:举例:上句首句为风花;下句为雪月.上句为:前尘如梦;下句为:今生若风,.这点不是我擅长的,也正在学习中.不妨看论坛才子佳人大作,古人的文风慢慢积累,非一日可成. 五:敢思敢想:不写永远不会,谁都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注重于:敢写;敢弃;多读;多思.读懂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业余选手,专业的凤毛麟角! 韵脚指的是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古诗的韵脚便是ang.诗歌也是如此!包括一些流行歌曲你不妨看看,都摆脱不了这个格律!七言五绝最注重这点,绝对不可以脱韵!但是不可以每句话都韵脚一样,一般第2句和第4句必须保证就可以了 第3句却绝对不可以韵脚一样,因为那样就变成顺口溜~只能称作打油诗!其实还有很多,例如阴平阳仄,暗黑也偶尔琢磨一下,似懂非懂,一直没时间琢磨!因为毕竟我们不是专业写手,可以不必太在意!五言七绝因为字数少绝对不可以一首诗出现2个一样的字,否则也谈不上精品,同样的字可以用意思相近的代替! 假设别人可能对你作品提出批评,可以细想,是不是欠缺什么?而不应该感到厌恶,那才是喜爱文学的人该持有的态度!没有这种清雅且淡漠名利写出的文章,或多或少难免有‘人在景中空观景’的感觉.缺乏一种‘诗之魂’在其间!很难把感悟与情感寄托其中!我认为赏析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作家流派和创作背景.对作者、背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能够使读者从整体上感知、领悟全诗的内容,对作品给予客观而又全面的分析评价.2、要多朗读.在朗读时,首先要把握诗的节拍和韵律.其次,要有感情地朗读.3、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的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尤其如此.现代诗作者,同样高度重视诗歌的语言,并通过语言的锤炼,来塑造诗歌形象.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形象化的语言.有些意思往往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画面来展示.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4、体味诗的意境,领悟思想感情.阅读诗歌的关键和着眼点在于体味出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意“意境”,那么意境是什么呢?诗歌的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指作者在诗作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作者的主观情态和客观风物两个方面,简单地说也就是景中有诗,情景交融.5、分析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欣赏诗歌时,既要领会作者浓烈的情感,又要揣摩作者抒发情感的艺术手段,从而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获得美的享受.诗歌中表现手法很丰富.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象征暗示,还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三、诗歌常识中使用对仗有哪些禁忌

    诗以精练为宗旨,对于对仗句来说,精练尤其重要,从而形成了一些避忌。

    避忌就是在作诗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形。对仗的避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 是避同字,二是避合掌。

    诗歌是用最短小的句子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求诗中尽量不要出现相同的字,相同的字容易造成词语的冗余和诗意的平淡。 如王维《既蒙宥罪 旋复拜官伏感圣恩窃书鄙意兼奉简新除使君等诸公》:忽蒙汉诏还冠冕,始觉殷王解网罗。

    曰比皇明犹自暗,天齐圣寿未云多。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诗中出现了两个“还”字和两个“解”字,这在诗词格律中是一种不好的现象。

    出现同字在对仗中是大忌,除诗人为了某种特殊的修辞需要而特意 为之,否则是不允许的。常建这首《听琴秋夜赠寇尊师》中出现的同字,显 然是他特意为之的:常建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闻自可亲。 在对仗中还应当尽量避免同义词相对。

    如“河”对“川”,“红”对 “赤”,“兵”对“卒”,否则便是病对。如“外地见花终寂寞,异乡闻乐更凄 凉”(韦庄《思归》),其中,“外地”与“异乡”是同义词,“寂寞”与“凄凉”是近义词。

    此对实乃句义重复,为对仗一大忌讳,即“合掌”。 合掌是指对仗的两句诗表达同一个意思。

    一首诗中,如果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那么上下句的意思就会重复,这就好像两只手 掌合在一起,所以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这种现象在唐代近体诗中会偶尔 见到,宋代以后对合掌的限制更严,基本上不再出现。

    如“水流心不竞,云 在意俱迟”(杜甫《江亭》),其中“心不竞”与“意俱迟”是一个意思,就是 犯了 “合掌”之病。又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其中“玉蕊会” “牡丹期”也是合掌,因为“玉蕊”是“牡丹”的别称,“会”与“期”的意思也相同。

    此外,上下两联对仗结构完全相同,即上一联与下一联对仗方式完全一致,也是应当避免的,这种情况容易使全诗显得呆板。

    四、格律诗的禁忌有哪些

    在谈格律诗之前,首先简略说说诗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等,多指我国唐朝以前的诗,还没形成严格的格律,相对比较自由。

    到了唐朝,逐渐形成比较完备和相对固定的格式,称为格律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它在句数字数、平仄声调、句尾押韵、字句对仗等方面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相对严格的要求。

    现代有人把不入律的五言诗、七言诗、民歌、山歌、散文诗等归类为现代自由体诗(或新诗),以区别格律诗(近体诗)。这是个好主意,未尝不可。

    现在谈谈近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合分成四种:五言律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按照每首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尾字之平仄声调可分为四种格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附录列出了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供参考。

    严格按格律写的是正格诗,也有适当变通的变格诗。变通的原则一般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诗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变通,笫二、四、六字平仄需正格。

    不过,“一三五不论”有前提,就是不能出现“孤平”或“三平脚”,否则就是“犯忌”。所谓“孤平”,是指除了韵脚的平声字外,诗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也就是说,除格式规定必须用平声字的韵脚外,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平声字,连同规定格式的平声韵脚字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平声字。所谓“三平脚”,是指诗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字。

    那么,什么是平声、仄声呢?汉字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是仄声。有些人受方言影响说普通话不标准,平仄发声可能出现差错。

    当平仄拿不准时可查汉语字典。近体诗还有押韵的要求。

    押韵是指偶数句的末位字和首句末位为平声的末位字的韵母应相同或相近(可通押者)。规定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字不重复。

    古韵最先有206个,后归纳成106个,现用普通话辨韵可合并成14韵甚至12韵。韵母可参阅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

    近体诗的律诗(五律、七律)还要求对仗(对偶),就是要求部分相连的两句中,它们的词性、词义或语法结构要互相对偶,形成诗的整齐美,增强诗的感染力。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即第二、第三联)对仗,首联和尾联任意。

    绝句诗可不用对仗。此外,还要求诗不“合掌”,即上、下两句不要同义或基本同义,合掌也属犯忌。

    近体诗是由前人创作、循序渐进、约定俗成、逐步定格的格律诗。由于它除内容外,还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念起来抑扬顿挫,具有文学美感和思想感染力,因而为人们普遍接受、喜爱和采用。

    它是中华文化的珍品,诗中奇葩。学写格律诗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下点功夫,掌握它的基本格律和要求,就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写出正格或变格的近体诗。初学者可先学写绝句诗,绝句是从律诗的八句中截其四句而成,因而它的句数较少,押韵字也就少,又不要求对仗。

    可按填词谱曲的方式写格律诗,思路是:有了诗的灵感时,先写出初稿并标出每个字的平仄声调,然后对照格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看与哪一种格式最为接近。这里首先要对照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因为这些字是不能变格的。

    初步选定一种格式后,调整那些不合平仄的字词,譬如可用相合的同义字词替换或字词前后对调,看是否入格。押韵方面可先初选某句脚的一个字韵,然后考虑选配其它押韵字。

    必要时可在字典里搜索相同韵母的字,从中找出可用的韵字。经过反复摸索、推敲,就会有所收获。

    能写出正格诗最好,写不成正格就用变格亦可。但变格诗写完后,要注意检查有无“孤平”或“三平脚”等犯忌。

    掌握了绝句诗后,进一步可学写律诗。再进一步可学写词和楹联(对联)。

    初写格律诗难免会犯错或犯忌,这不要紧,可反复修改,逐步改正。一首好诗主要决定于它的中心内容,然后才是形式。

    只要诗的意境深远、形象、含蓄,字句优美、生动、精炼,不管它是不是格律诗,是正格诗还是变格诗,也不论它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都不失为好诗。诚然,若能写成格律诗,可能更完美、更动人、更感人,为人们喜闻乐见和广泛传颂。

    有的人说格律诗难学,或不想学,或不想受格律的约束。这没关系。

    因为写不写诗、写什么类型的诗,完全是自已决定的事。不想写格律诗,尽可以写自由体的七言诗、五言诗等,但你不要冠以“七律”、“七绝”或“五律”、“五绝”的字样。

    否则,难免有人会说你不懂格律诗或不入律、犯错、犯忌等。不过有的可标为“古体诗”。

    还有人说,不妨来做做现代格律诗,这倒有点新意和创意。能创作出高明的、好学易写的现代格律有多好呀。

    但不知是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若有人也不想受你现代格律的约束,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如不愿写或不会写近体格律诗,就写写现代自由体诗吧,不会有人用格律诗去套你或约束你。附录: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

    五、格律诗的禁忌有哪些

    在谈格律诗之前,首先简略说说诗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乐府等,多指我国唐朝以前的诗,还没形成严格的格律,相对比较自由。

    到了唐朝,逐渐形成比较完备和相对固定的格式,称为格律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它在句数字数、平仄声调、句尾押韵、字句对仗等方面都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相对严格的要求。

    现代有人把不入律的五言诗、七言诗、民歌、山歌、散文诗等归类为现代自由体诗(或新诗),以区别格律诗(近体诗)。这是个好主意,未尝不可。

    现在谈谈近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合分成四种:五言律诗(五律),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五言绝句(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按照每首诗首句的第二个字和尾字之平仄声调可分为四种格式: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附录列出了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供参考。

    严格按格律写的是正格诗,也有适当变通的变格诗。变通的原则一般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诗句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变通,笫二、四、六字平仄需正格。

    不过,“一三五不论”有前提,就是不能出现“孤平”或“三平脚”,否则就是“犯忌”。所谓“孤平”,是指除了韵脚的平声字外,诗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也就是说,除格式规定必须用平声字的韵脚外,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平声字,连同规定格式的平声韵脚字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平声字。所谓“三平脚”,是指诗句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字。

    那么,什么是平声、仄声呢?汉字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第一、二声是平声,第三、四声是仄声。有些人受方言影响说普通话不标准,平仄发声可能出现差错。

    当平仄拿不准时可查汉语字典。近体诗还有押韵的要求。

    押韵是指偶数句的末位字和首句末位为平声的末位字的韵母应相同或相近(可通押者)。规定要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韵字不重复。

    古韵最先有206个,后归纳成106个,现用普通话辨韵可合并成14韵甚至12韵。韵母可参阅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

    近体诗的律诗(五律、七律)还要求对仗(对偶),就是要求部分相连的两句中,它们的词性、词义或语法结构要互相对偶,形成诗的整齐美,增强诗的感染力。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即第二、第三联)对仗,首联和尾联任意。

    绝句诗可不用对仗。此外,还要求诗不“合掌”,即上、下两句不要同义或基本同义,合掌也属犯忌。

    近体诗是由前人创作、循序渐进、约定俗成、逐步定格的格律诗。由于它除内容外,还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念起来抑扬顿挫,具有文学美感和思想感染力,因而为人们普遍接受、喜爱和采用。

    它是中华文化的珍品,诗中奇葩。学写格律诗有一定的难度。

    不过,下点功夫,掌握它的基本格律和要求,就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写出正格或变格的近体诗。初学者可先学写绝句诗,绝句是从律诗的八句中截其四句而成,因而它的句数较少,押韵字也就少,又不要求对仗。

    可按填词谱曲的方式写格律诗,思路是:有了诗的灵感时,先写出初稿并标出每个字的平仄声调,然后对照格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看与哪一种格式最为接近。这里首先要对照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因为这些字是不能变格的。

    初步选定一种格式后,调整那些不合平仄的字词,譬如可用相合的同义字词替换或字词前后对调,看是否入格。押韵方面可先初选某句脚的一个字韵,然后考虑选配其它押韵字。

    必要时可在字典里搜索相同韵母的字,从中找出可用的韵字。经过反复摸索、推敲,就会有所收获。

    能写出正格诗最好,写不成正格就用变格亦可。但变格诗写完后,要注意检查有无“孤平”或“三平脚”等犯忌。

    掌握了绝句诗后,进一步可学写律诗。再进一步可学写词和楹联(对联)。

    初写格律诗难免会犯错或犯忌,这不要紧,可反复修改,逐步改正。一首好诗主要决定于它的中心内容,然后才是形式。

    只要诗的意境深远、形象、含蓄,字句优美、生动、精炼,不管它是不是格律诗,是正格诗还是变格诗,也不论它是高雅的还是通俗的,都不失为好诗。诚然,若能写成格律诗,可能更完美、更动人、更感人,为人们喜闻乐见和广泛传颂。

    有的人说格律诗难学,或不想学,或不想受格律的约束。这没关系。

    因为写不写诗、写什么类型的诗,完全是自已决定的事。不想写格律诗,尽可以写自由体的七言诗、五言诗等,但你不要冠以“七律”、“七绝”或“五律”、“五绝”的字样。

    否则,难免有人会说你不懂格律诗或不入律、犯错、犯忌等。不过有的可标为“古体诗”。

    还有人说,不妨来做做现代格律诗,这倒有点新意和创意。能创作出高明的、好学易写的现代格律有多好呀。

    但不知是什么样的现代格律?若有人也不想受你现代格律的约束,又该怎么办呢?所以如不愿写或不会写近体格律诗,就写写现代自由体诗吧,不会有人用格律诗去套你或约束你。附录:七言绝句(七绝)的四种格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