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为什么延续诗词的文脉

    一、文脉什么意思

    摘录的,引自:(应该能说明些问题)http://www.pep.com.cn/200406/ca504178.htm文脉朱自清节选自《写作杂谈》(一)(《朱自清散文》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这是为什么?你的作文难免有条理不清的毛病,本文所说的道理对你解决作文中条理不清的问题有什么启发?多年批改学生作文,觉得他们的最大的毛病是思路不清。

    思路不清就是层次不清,也就是无条理。这似乎是初学作文的人不能免的毛病。

    无论今昔,无论文言和白话——不过作文言更容易如此罢了。这毛病在叙述文(包括描写文)和抒情文里比较不显著,在说明文和议论文里就容易看出。

    实际生活中说明文和议论文比叙述文和抒情文用得多,高中与大一的学生应该多练习这两体文字;一面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思想。本篇便着眼在这两体上;文言文的问题比较复杂,现在且只就白话文立论。

    因为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现在许多青年大概有一个误解,认为白话文是跟说话差不多一致的。

    他们以为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就是白话文;而心里说的话等于独自言语。但这种“独自言语”跟平常说话不同。

    不但不出声音,并且因为没有听者,没有种种自觉的和不自觉的限制,容易跑野马。在平常谈话或演说的时候,还免不了跑野马;独自思想时自然更会如此。

    再说思想也不一定全用语言,有时只用一些影像就过去了。因此作文便跟说话不能一致;思路不清正由于这些情形。

    说话也有没条理的;那也是思想训练不足,随心所向,不加控制的原故。但说话的条理比作文的条理究竟容易训练些,而训练的机会也多些。

    这就是说从自然的思路变成文脉,比变成语脉要难。总之,从思想到语言,和从思想到文字,都需要一番努力,语言文字清楚的程度,便看努力的大小而定;若完全随心所向,必至于说的话人家听不懂,作的文人家看不懂。

    照着心里说的话写下来,有时自己读着,教别人听,倒也还通顺似的;可是教别人看,就看出思路不清来了。这种情形似乎奇特,但我实地试验过,确有这种事。

    我并且想,许多的文脉不调正是因为这个原故。现在的青年练习说话——特别是演说——的机会很多,应该有相当的控制语言的能力,就是说语脉不调的应该比较前一代的青年少。

    他们练习作文的机会其实也比较前一代多;但如上文所论,控制文字确是难些。而因为作的是白话文,他们却容易将语脉混进文脉里,减少自己的困难,增加自己的满足;他们是将作文当作了说话的记录。

    但说话时至少有声调的帮助,有时候承转或连贯全靠声调;白话文也有声调,可是另一种,不及口语声调的活泼有弹性,承转或连贯处,便得另起炉灶。将作文当说话的记录,是想像口语声调的存在,因此就不肯多费气力在承转或连贯上;但那口语的声调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种作文由作者自己读;他会按照口语的声调加以调整,所以听起来也还通顺似的。可是教别人看时,只照白话文的声调默读着,只按着文脉,毛病便出来了。

    那种自己读时的调整,是不自觉的,是让语脉蒙蔽了自己;这蒙蔽自己是不容易发现的,因此作文就难改进了。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所以越来越需要条理。

    语脉和文脉不同,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有些人恰相反;但也有相关联的情形。说话可以训练语脉;这样获得的语脉,特别是从演说练习里获得的,有时也可以帮助文脉的进展。

    所以要改进作文,可以从练习演说下手。但是语脉有时会混入文脉,像上一段说的。

    在这种情形下,要改进作文,最好先读给人听,再请他看,请他改,并指出听时和看时觉得不通的地方,但是这件事得有负责的而且细心的教师才成。其实一般只要能够细看教师的批改也就很好。

    不过在这两种情况下,改本都得再三朗读,才会真得到益处。现在的学生肯细看教师的批改的已经很少,朗读改本的大概没有一个。

    这固然因为懒,也因为从来没有受到正确的朗读训练的原故。现在白话文的朗读训练只在小学里有,那其实不是朗读,只是吟诵;吟诵重音节,便于背,却将文义忽略,不能训练文脉。

    要训练文脉,得用宣读文件的声调。我想若从小学时代起就训练这种正确的朗读,语脉混入文脉的情形将可减少,学生的作文也将容易进步。

    再次是在作文时先写出详细的纲目。这不是从声调上下手,而是从意义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

    这是诉诸逻辑。细目最好请教师看看。

    意念安排得有秩序,作起文来应该容易通顺些。不过这方法似乎不及前两者直截而自然。

    还有,作文时限制字数,或先作一段一段的,且慢作整篇的,这样可以有工夫细心修改;但得教师个别的指正,学生才知道修改的路子。这样修改的结果,文脉也可以清楚些。

    除了这些方法之外,更要紧的是多看、多朗读、多习作(三项都该多在说明和议论两体上下功夫)。这原是老生常谈,但这里要指出,前两项更重。

    二、文脉是什么意思

    文脉,拼音:wénmài;

    英文[unity and coherence in writing]

    意思:文章的线索;文脉——城市记忆的延续。

    在风水学上,“文脉”为龙脉的一种,是负屃之魂,属文曲昌兴之象。广义龙脉曰为山川之势(五峰三脉),狭义龙脉则有文武之别——文魂秦岭(陕西九龙山)、武德凤阳(安徽)。伏羲魂化九龙、真身游历天下,所遗百峰,皆为龙脉。从广义上说,只要水、土、光照等几大要素十足俱全、山势整形,便可称为“龙”,但真正具有灵性的,全国只存三条;具有文魂武德的,则仅有此两处。因为真脉存量过于稀少、无法普及应用,故历代风水学家普遍认同只要山势起伏得当,便可算作龙脉的说法。

    《中国文脉》是2013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余秋雨,讲述着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中国文脉》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第一核心篇目《中国文脉》,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此前从未发表过;第二核心篇目《笔墨历史》,也酣畅地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此前均从未发表过。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细论述,组成了一部罕见的《中国文化人格史》和《审美精神流变史》。其中不少文章,已成当代经典。

    三、文脉就是文化传统是否正确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范畴。它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其上延下伸包含着极其广泛的内容。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

    城市是历史形成的,从认识史的角度考察,城市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钟集,科学技术的结晶。英国著名“史前”学者戈登·柴尔德认为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金属)工具并列。对于城市建筑的探究,无疑需要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形成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也就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城市的形象可能带来走向趋同的一面,文脉又让我们不时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的亮点,如果我们对城市历史建筑仅仅处于维持状态,它仍像一个僵化的躯壳,它的光辉只会逐渐地减损、消失,这种保护也只是维持一种自然的衰败,实际上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积极变换角度的思维过程——在历史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建筑以新的内涵,使新老建筑协调共生,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四、什么叫做文脉(context),什么叫做城市文脉

    什么是文脉(What)--文脉的解释 所谓文脉,英文即Context一词,愿意指文学中的“上下文”。

    在语言学中,该词被称作“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更广泛的意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

    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 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不是若干片 被保护的历史街区,更不是那几栋历史建筑,它是活的,像生命一样也在吐故纳新。

    文脉的真正载体是生活,所有的历史遗迹不过是它的寄存之所,所以只要生活继 续,文脉就能流传。但只有被充分理解、利用、改造、传承,文脉才能实现它的最大价值。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就是首都北京。上世纪50年代,人民大会堂等一系列大型纪念建筑在新中国的 首都落成,这些建筑对古都风貌影响不大,而且还为古老的北京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1967年拆除城墙的行动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此举摧毁了历史。此后 的三十年旧城改造一直比较克制,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拆迁发生。

    1997年,王府井改造工程开工。这是一次标志性的旧城改造,不但因为王府井处在北京城的核心地区,也因为这是一次有商业利益介入的旧城改造。

    此后在商业 利益的推动下,拆迁改建在北京各处展开,成片的胡同被蚕食。1999年的平安大道工程,拆毁了数十处重要的文物建筑。

    建成后的平安大道如同在旧城区肚子上 开了一个大口子,是一条让人感到怪异的街道。2002年开始,北京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旧城拆迁。

    这次拆迁是如此的迅速,以至于反对声还没响起,大片的胡同已 经成了废墟。有人甚至痛心疾首地质问:“你们为什么不连故宫一起拆了?!”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世界范围内并非是罕见现象,更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欧洲的大多数城市在工业革命期间都曾拆除过大片旧城。

    例如巴黎,法国政府从17世纪 就已经开始对它进行改造。最初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建造了大量公共设施,基本奠定了现代巴黎的扩张基础,市中心的大道初步成型。

    在拿破仑时期,开始大规模 兴建五层住宅公寓,并让它们和罗浮宫与皇家园林形成对应关系,至今这仍是巴黎最具特色的建筑群。建立大凯旋门——协和广场——小凯旋门为中轴线的市中心, 并把此轴线作为巴黎发展的中心。

    拿破仑还建立了许多以纪念碑为中心的城市广场,使巴黎具有了一系列的街区中心。 拿破仑三世在1853年到1868年期间,彻底改造和重建了巴黎市中心,建立了贯穿城市的十字型大道和内外环线,拆除了大量弯曲、狭窄的街道,建造了一系 列纪念性建筑。

    至此,拥有大量弯曲狭窄街道、有机形态街坊的旧巴黎几乎完全消失,被通衢大道几何分割的现代巴黎所替代。如果单纯从旧城保护看,巴黎的旧城 已经完全被更改,但没人可以否认现代巴黎的魅力。

    所谓文脉并没有随旧城消失,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可能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巴黎的旧城改造并没有拘泥于保护一两片历史街区,而是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对街区进行更新。

    这种更新并非割裂式的跃升,是在继承 旧街区精神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发展对新功能的需求。与城市文化发展相对应,纪念性建筑的设立是街区更新的重要内容,城市精神被强调,文脉也由此变得丰厚起 来。

    从巴黎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保护文脉并非一定要保护历史街区,如何继承和发扬城市精神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中国的很多城市来说,旧城被破坏殆尽,新城却是 杂乱无章,根本无精神可言,更不要说继承了。

    以北京为例,在城墙被拆毁后,老北京城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到如今,胡同被分割成若干区块,已经失去了街区的完 整性。

    而且胡同内的生活已经改变,胡同中最鲜活的内容已经被抽去。而新建建筑完全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精神的继承,大量的是西方各种现代建筑流派的仿照品。

    或 许有某种精神会在这些仿制品中出现,但一定和旧有的中国传统无关,城市文脉已完全被割断。 不论保也好,更新也罢,对城市的了解,对文脉的把握才是根本。

    英国人帕特里克·盖迪斯曾主持了爱丁堡和都柏林的旧城改造,并使爱丁堡和都柏林成为世界旧城 保护和改造的最佳典范。帕特里克坚持在规划前首先掌握被改造城市的详细情况,包括对城市的地质、地理、人文、经济、历史、文物等等的详细考察,以此作为改 造的依据。

    帕特里克1914年出版的《演变中的城市》中提到:“我们不能草率开始,也不应该同时推进太多项目。保持通畅的沟通和联系,是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

    要充分 认识和考虑城市的美学本质,要将自己注入城市的精神生活。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本质和生活形态的演进,要了解它的特色、精神和日常生活。”

    中国城市保护和改造 总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或许症结就在于先期调查未受重视。不论是保护还是改造都不知从何处着手,或者盲目动作,却往往。

    五、蒋勋:为什么唐诗变成宋词

    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蒋勋 一、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 大家对词这个文学形式有兴趣,可是也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一点是,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我们会发现由于唐诗的成就太高,它经过初唐的成就,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唐诗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其实大家会发现,老百姓、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因为它已经高不可攀。

    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就说明它远离了民间。可是民间本身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所以他们自己就会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来唱,这时士大夫会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真是靡靡之音。

    结果这两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当这两个东西被拉近的时候,它就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词。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认为宋朝没有人写诗,其实多得不得了,甚至他们的诗比词还要多。

    可是他们的诗都没有词的成就高,这个是有趣的事情。其实苏东坡写了很多诗,可是你会发现他最重要的东西都是词,因为词比较自由。

    它的整个音韵的形式当中发生了变化,当我们在读“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们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四都出现了,九也出现了。它的音韵的跌宕起伏发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个韵律感推展出词的一个新的境界出来。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但是这个关键的桥梁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其实李后主的作品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史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有时候的确可以看到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一个人会有旋乾转坤这么大的力量。

    李后主是战争的失败者,又是文化上的战胜者。因为他的诗征服了汴京,整个汴京的文人都开始填词。

    我们看到北宋时词变成文学的主体,诗不再是主体,大家还在写诗,可是诗不再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可以看到李后主的影响有多大,他令原来属于贩夫走卒的歌声,忽然变成士大夫抒怀的工具,他们以它来抒解生命的某一种情怀。

    那些伶工,从来没有想到他们的作品可以变得这么有意境。如果我们今天谈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

    它产生于民间,产生于大家认为有一点低俗的民间文化。后来当文人开始用这一形式去书写自己的心情感受,它变成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合作产生的文学成就。

    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连接成功。二、“富三代”的李后主,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 唐朝崩溃以后,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这一阶段,有两个朝代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南京的南唐,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他们一直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被称为南唐。

    李煜是最后一位君王,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朝代是建都在四川的西蜀,也产生了非常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争议。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背负着原罪。

    一个帝王竟然亡了国,当然受指责。另一方面我们又会发现,他创造了文学世界当中最精彩的作品,而且对后代影响很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后主评价极高,说他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如果中国文学史上没有这个人,也就没有后来的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士大夫之词?什么叫做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

    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打个比方,今天有一个人,利用民间卡拉OK形式,填进自己写的词,改革了流行歌曲,提高了流行曲的意境。

    李后主是第一个做这种文学改革的人物。 李后主身上有两重有趣的矛盾,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绝然不同,简直是两个很不同的人。

    他的前半生是什么?他的祖父是皇帝,他的父亲又是皇帝,到他做皇帝的时候,有一点不耐烦了。李后主是第三代的富贵,祖父那一代要北伐中原,到了父亲那一代,已经不太想了,再到了孙子辈,连想也不想了,就是玩。

    江南又非常富有,皇宫里面天天吃喝玩乐。读他的传记时,会发现他整天都在调情。

    调情是李后主生命里面最大的重点,我想大家都听过他与大周后、小周后的故事,一对美丽的姐妹,是他的皇后、妃嫔。他有几首词就是写他从大周后的房间跑到小周后旁边,“手提金履鞋”,让他的脚走路没有声音,从窗户爬进去。

    他是非常奇怪的一个人,在玩一些情欲的游戏。他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华丽的宫廷,根本就没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民间疾苦,他完全是一个淫乐的皇帝,每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吃喝玩乐。

    可是他喜欢文学,他就去写词唱歌,唱的东西全部是艳情的内容。我觉得他的艳情与李商隐全然不同,李商隐有感伤,他没有。

    比如李后主著名的《玉楼春》,里面没有任何感伤。 在李后主早期作品当中,我们读不到感伤,他也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感伤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富贵的第三代,也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人。祖父打天下,父亲守成,孙子干什么呢?当然就是花钱,就是挥霍。

    所谓富不过三。

    六、诗词在唐宋达到巅峰之后,为何之后就慢慢没落

    唐诗宋词,每一种艺术达到巅峰都有一个累积、演变、成熟的过程。在唐朝,国力强大,为文化的兴起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那时候的唐朝已经不是简单的汉族延续,而是汉胡互代的民族共体。人杰地灵,海纳百川,形成了唐朝恢宏的文化气氛。

    唐朝的文学兴起也和当时的掌管者有关,很多的君主都是诗词和书法的爱好者,国力强,百姓生活安定,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文化需求的市场也更大。

    唐朝已经把诗词研究的非常的完善,可以说在诗方面,在唐朝达到了巅峰,宋人也通过新的模式让诗词达到了新的高度,每一个高度的累加,后面想要超越几乎是越来越难,后面出来的元曲,白话诗同样也是显得没有光辉。

    是模式的不同让诗词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如果在换一种方式或者一种模式去理解和超越唐宋的诗词那几乎是不可能,因为唐宋后的几个古朝代并没有唐宋那时候的浓郁文化氛围。

    唐宋的诗词达到了巅峰,也一直影响到现在的人,很多人课本都需要默写背诵唐诗宋词,这种文化的传承非常的重要。换个说法,直到现在诗词并没有没落,只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留存在现在的生活中,比如影视剧,综艺朗诵等等。

    在唐宋时代后,新创造的诗词很少,到了现代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创作了。但是巅峰就是巅峰,一个可以达到巅峰层级的事物是不会被忘记的。

    七、唐代为什么诗兴盛而宋代为什么是词

    恩,我觉得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

    宋词是唐诗文化脉络的延续,从唐诗到宋词必然有一个过程。 首先,唐诗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唐代君主提倡 ,唐代是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前代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经验上,发展起来的唐诗,能够满足人们表达情感的需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一个缺陷。

    而词呢?词兴起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词发展到宋代。宋词的兴盛也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 至于宋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相比唐诗,词的格式没有那么多的限制,更能满足人们抒发情感的需求,所以继唐诗之后,宋词有很大的发展,但这样的发展是建立在唐朝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之上的。 另一点,就是宋时市民阶层的扩大,使得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词文化迅速地发展起来。

    词的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我记得我的老师说过,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柳永,他属于市民阶层中的词人。 就是从先秦开始,这诗歌艺术就不断的为后人传承与发展。

    也反映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 希望我的解释你能满意。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