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诗词散文
一、名人写湘西的诗文
少时陈力希公候,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作者 柳宗元 林壑盘纡松径深,华台暇日暂登临。
云开楚岫千重出,日落苍梧万里阴。作者 张嵲 远山未释云,近山复垂雨。
清风飒然下,吹落何处所。虽为湘中客,湘西不屡来。
晨舟冒雨过,晚櫂乘风回。看山亦何有,要落渔樵叟。
我虽甚爱之,可暂不可久。吾弟之于画,赵遥殆能事。
好作渡湘图,他时寄离思。 作者 赵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之间,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管辖7县1市,国土面积15462平方公里。湘西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2016年,常住人口26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3.51万人,农村人口150.09万人,城镇化率43%;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7.21%。
2015年湘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比2014年增长9.2%。 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
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二、写湘西的词
湘西险阻,西南屏障。
南扼滇缅之要冲,西守榕渝于金汤。仰止八百秦川,极目长江浩荡。
嵯峨群巅三百里,崔巍雪峰高百丈。山路崎岖,峰回水转,悬崖陡峭,层峦叠嶂。
滇池明丽通沅氺,巴蜀风情下资江。民风古朴,乡间遗千年之旧俗;百姓聪慧,地方煜民族之灵光。
工商士农学,同享田园静谧之乐趣;苗侗瑶土汉,共奏民族和谐之清商。高庙遗址,闪烁先民劳作之火种;荆坪古村,见证石器历史之长廊。
沱江潺潺,恍如湘妃幽怨之哀弦;山风飒飒,流传舜帝南巡之情殇。依山傍水,雕珑画栋吊脚楼;驿路高耸,飞檐翘瓴古牌坊。
巨槐掩映文昌阁,清溪倒影旧祠堂。老洞苗寨,飘逸娉婷之少女,凤凰古镇,览尽名族之盛装。
听涛山下,读沈从文之《边城》,沱江水畔,观黄永玉之画坊。回龙阁接官亭、古驿道石板街,风情万种,古韵悠扬。
旧巷叫卖屠苏酒,老街吆喝酸辣汤。轻歌漫舞篝火会,盛世繁华看圩场。
游南方长城,领略中国建筑之宏伟;瞻先贤碑石,感受华夏文化之泱泱。千百余载中华梦,七十年前旧国殇。
大好河山,强寇觊觎;生灵涂炭,百姓悲怆。雪峰怒吼,壮士喷张轩辕血,军旗猎猎,将军振臂敌胆丧。
冈村闻风而悲叹,坂西豕突而狼亡。军民同仇逐强寇,敌酋惨败徒悲伤。
雪百年之国耻;彰万世之荣光。中华自古不好战,人若犯我必自亡。
愿环宇,从此息战事,天下苍生安享太平,乐无疆。噫吁兮,湘西山水,抚今追昔,斯土斯乡。
斯是明珠,斯是家园,斯是中华民族,之灵光。山韵悠悠,天下湘西钟灵秀;雾霭蒙蒙,湖南西岭藏奇幽。
峰高千仞,地扼湘鄂渝黔四省咽喉,西望雪峰纳巫雨,林隐百川,水贯沅澧酉猛诸流要津,东下洞庭挽紫云。国逢盛世兴邦业,州遇良时治事昌。
五十年民族自治,绩显天下,三万里奇山秀水,和满西山。新中国此州地勤业兴,人和势旺。
地庶业旺山水在鉴,湘西巨变心秤可衡。潇湘西襟山,如深闺锁靓秀,雪峰东脉水,若碧镜妆佳颜。
湖之南山畴丘野形,俊满秀色,湘之西溪瀑川江网,稠纳锦屏。山势险峭崖,挂银练飞天泻;水静澜微涧,沉硕鲵石面凫。
山高林深,千条溪水潺潺,相汇湘西俨如,江河组装线;峰奇石异,二百溶洞,历历火岩互接龙山,宛若地下博览城。猛洞河岸,刀削悬崖石围屏,青藤古树,遮天蔽日成逼势;南长城上,藓铺残亘月照营,旌幡鼓角,峰回谷啸壮军心。
漂流猛洞河,体验三峡小风景,漫步南长城,感悟湘西大魂灵。武陵群峰云蒸霞蔚,沅江酉河水碧岸青。
静静栖凤湖,令人心驰神往,殷殷红石林,让心扑朔迷离。山青处处尽入画,水碧涟涟皆传情。
德夯小镇,苗舞翩翩大鼓咚咚,“包谷烧”里,情歌绵绵伴篝火;凤凰古城,虹桥悠悠沱水潺潺,吊脚楼下,丝弦阵阵唱渔晚。天孕湘西山水,绮秀惊四海,地育治州丽质,佳成夺天工。
枝繁栖百鸟,山高聚华英。湖南自古为蛮楚,湘人勤劳骠悍驰誉天下;湘西僻壤多族类,山民勇敢聪慧和贯边城。
边边场上,“跳花、跳场、踩月亮”;高高山下,“游方、走寨、会姑娘”。苗家儿女歌对歌,清音袅袅回峰谷;彩云缭绕峦对峦,情意绵绵弥和音。
和谐湘西民风,纯朴可为赋,锦画山寨,乡俗独特堪入屏。湘西蜡染集,各族才技为大成,千年染制,“吉祥兽”;山里刺绣,融自然神韵于尺牍。
歌自丰收出,舞随劳动盈。摆手舞、毛古斯粗犷而奔放;打年粑、打溜子古朴而淋漓。
武陵山脉群峰,莽莽巫风巫雨经天地;沅水长流浪,涛滚滚傩舞傩仪得封存。傩戏为中国,戏曲艺术活化石,湘西乃巫傩吗,文化富矿藏。
二者互为补益相得益彰,西山缘此愈神秘;文化厚积广蓄源远流长,三湘因它更辉煌。自治现已五十载,民族团结远播华夏传佳话;行政辖治八县市,风情温雨泽润湘西引和风。
山水养人因方异,人杰荟萃缘地灵。自然装点湘西,奇山异水惊绝世,时势造就大山旷世,英才昭今人。
里耶古井三万片秦简,再写华夏文明史,湘西边城两千年事况,述说纪前演绎情。北有兵马群俑,形神栩然显武阵;南有里耶秦简,勾划清晰话文谋。
溪州铜柱,千古金铭,抗暴安民,史册垂青。自古川流载天宝,更有山梁蕴物华。
州内山崖陡峭湍流急,域中索溪遍挂河网稠。水资丰沛,截水发电电能溢山外;土壤肥沃,引流溉地地力扶民丰。
湘西出产独特,林中山货居奇。“古丈保靖毛尖”,名茶香芳飘万里,“龙山红壳大木”,漆树质优冠国中。
桐油为液体黄金誉满中外,柑桔产泸溪浦市名震三湘。林深百灵啁啾,入云去,山巍崖横刚气,随风来。
悉尼相继迎湘女,湘西两度女儿红。歌唱大腕祖英韵,掀四海浪,举重冠军杨霞气,壮五环旗。
武陵莽莽,沅水苍苍。湘西幽幽,星海茫茫。
龙腾虎跃治洲地,欢山悦水边州城。
三、凤凰古城苗寨风情诗歌散文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地因人传,人杰而地灵。文学巨匠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将他魂牵梦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梦如歌,荡气回肠,也将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
现将对古镇的赞美摘抄几段,以飨读者:一、大作家沈从文。凤凰出名,沈从文功不可没。
他的许多文章,对凤凰的赞美、乡风的淳厚、乡民的质朴,等等,做了很好的描述。“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做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
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
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这是《我所生长的地方》中的文字,有水,有船,有鱼,有姑娘……如同水墨画般的景致,却多了诗般的意境。
“二、游凤凰古城 木叶凤凰飞落湘西州 ,逶迤沱江穿城流。滟滟碧波暄浣女 ,潇潇烟雨泊归舟。
叠翠红楼隐浓荫 ,璀璨银钿插满头。漫步曲巷心已醉 ,遥忆沈公禅意悠。
三、凤凰城里凤凰游,人自堤行江自流。笑语时传浣沙女,轻波频载木兰舟。
衣牵石巷青如染,光映廊檐淡若浮。遥望危崖红树上,片云飞去那山头。
四、现代散文诗船儿慢悠悠在水中行着,船上的人欢喜雀跃,他们忍不住心中的欢喜,把手伸进了悠悠地清凉的河水里,掬起一把的水甩向同伴们,快乐的笑声回荡着河面上。舟行于画廊里,抬眼望,两岸是古旧的吊脚楼,高高低低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沿着江岸描画开来。
也像一首诗歌,凝练了唐诗宋词的痕迹,丢落在时光里。白墙和高飞的檐角倒映在河水里,在这凝碧的山水里,没有绚烂得山花,只有千年不变的河流,映着蓝天白云,做着寂寂的梦。
沱江,凤凰古城的名片,古老的城墙外,碧波荡漾的沱江水,温柔地流淌,异常地清澈。你甚至可以看到一簇簇的水草在水下摆动,像少女飘动的长发,显得甚是妩媚。
岸边是青石板筑成的堤岸,湿滑的游船经过的时候溅起白色的水花,轻轻地拍打着那千年的石板。连接沱江两岸的是水中,高矮两排错落有致的石墩,被称为跳岩。
游客争先恐后地走上前去,裹着苗家的服饰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留影。不时有苗家美女衣袂飘飘,戴着叮当作响的银饰,从身边走过。
水流声、凤凰人热情的吆喝声,船上阿哥阿妹的山歌声,汇成一段动人的旋律,不绝于耳。到了晚上,古老的沱江便活跃起来。
临街灯笼点缀着蓝色的夜幕,江中波光艳影,许多游人放的“心愿灯”,在水面上闪烁着迷人的烛光,如朵朵盛开的荷花飘摇于水中渐行渐远。无数主题鲜明的酒吧和咖啡馆,在古老的沱江边散发着年轻的暖昧。
我放过了河灯,挑了一家名为“心斋”的酒吧,临江而坐,望着对岸的水车在雾气中缓缓转动。夜里的凤凰,微风拂面,摇曳的红灯、潺潺的水声,配合上酒精和吉他手深情的吟唱,把人熏得醉倒在夜色里。
在回龙潭的附近,那几经沧桑与战火的吊脚楼依然巍然挺立。那坚强的站在水中的木柱,经受着风雨的雕啄,见证着沱江的悲凉。
在古城漫步,描写凤凰古城的好诗好词好句好词、好句随处可见湘西最有名的蜡染作品,凤凰的土家蜡染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它注重配色的纯净,以暖色为主色调,从古到今都注重画面的,立意与构图的和谐。凤凰的苗家蜡染则注重染色纯正,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受,但是它注重冷色调。
我分别走进几家不同的店铺,寻找冷暖不同的色调,给我带来的不同的感觉,终究还是分清楚了。这大概也是流派纷呈,人间沧桑,自有冷暖的,一些隐寓所在吧。
正如我的湘西之行。那之前,我的心情是茫然,凄冷的,而只有自己内心里知道。
黄昏时分,行人一下子不知道都到哪里去了。神秘的古街道,静的令人发怵,我匆忙赶往沱江人家客栈。
那一夜,我也成了山城的主人,听着沱江的阵阵涛声,烹着一条沱江的鲜鱼,喝着大碗的土家米酒,我把自己的醉意抛洒在,古城的记忆里。
四、求
湘西女人 (作者:彭学明)
走进湘西,湘西女人是最让人牵挂的。
湘西的女人朴实、土气,一如山里的一颗石头或山花,没有丝毫人为的雕琢和装饰,不管风怎么吹日怎么晒雨怎么淋活计怎么磨,湘西女人就是水灵灵的、绰约约的,洋溢着最为引动人心的生命气息。尽管你有时会看到一个或两个不怎么引动人心的,一打听,保证不是湘西的,那是外地来这里办事的女人和娘子。湘西女人是纯粹的、丑也能美的精灵。
在湘西长满绿草绿树和鲜花的背景里,湘西女人总是行走着的最好的风景。脸尖尖的唇薄薄的,皮嫩嫩的,腰纤纤的,胸挺挺的,柔而不弱,媚而不俗,穿着自己刺绣的花衣,戴着父兄铸造的银圈,在你的心尖尖上摇曳穿行。蝴蝶斑斑斓斓地跟在身后。蜻蜓斑斑斓斓地跟在身后。南来的紫燕一声呢喃,也斑斑斓斓地跟在身后。她们是质地优良的一种花木,大朵大朵地开放,大片大片地生长。
这独个的、行色匆匆的,是上了年纪的婆姨。她要到坡上去,她会隐没在庄稼里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出来。手上的锄头镰刀,会在她汗水溽溽的滴淌里薅出一大片诗句割出一大片文章。女人,文章与诗句里的一张犁,弯着腰躬着背,驮着辣热的日光和人生的乞望,匍匐前行。庄稼的叶掌越肥越厚,叶掌的果实越壮越甜,女人额上的皱纹却像犁下的沟沟又深又黑。可女人依然站在庄稼里,让山风吹拂,与白云为伴,然后把星星和月光带回家里,做成油灯,照亮全家人的生活。
那些结婚不久的嫂子和没结婚的妹子,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山麻雀,整日整夜,飞来飞去。银亮的声音在山谷里抖动飘逸,涨一河春水,催一树花蕾,把一片片慵绻的黄叶心事泡得伸直了腰身,游溶杯底。他们要翻越这一座座绿色,到山的那边去,走亲戚,看热闹,会情人,或者仅仅是买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她们不描眉化妆。她们不烫发整容。她们只穿戴一身好衣服。她们跟自己的情人一样,恨那些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的妖女人。
那些情人,常常在河边或林地的一块岩板上等着,守望这些即将翻山越岭而来的爱情。脚下的水,水底的鱼,都像女人曾经的手掌抚摸他的心。当女人的铃香摇近时,情人站起来,对着她们打一声响亮的吆喝,“喔——喔!”亮丽的湘西女人就都竖了耳朵,亮了眼睛,笑笑对,一齐响应“喔——喔!”如是男人又“喔”,女人又“喔”,整个河谷一片“喔”声。不是山誓海盟,没有花言巧语,湘西的女人跟男人,就这样面对我们宣传爱情。
那个穿线格衣的、早已归属了情人的湘西女人,羞羞的,却勇敢的,走出队列,迎住男人。可是不成!那帮子柔起来比谁都柔,野起来比谁都野的好女人,一下子嘻嘻哈哈地扯住了她的衣角,不准上前,咦!就等不及了!还未过门就不要我们了,那亲乖乖就那么好?我们不信!我们就要看看你这亲乖乖是傻蛋蛋还是俊馍馍!我们要整整后生!说了说了就蜂拥上去,团团抱住男人又扯又撕。提男人的耳朵,拧男的脸蛋,剐男人的衣裤,然后四脚朝天抬了,往红衣女人身上撞油打油,直到男女双双拱手告饶才甘罢休。那么,好吧,接个吻,做做示范动作!那各怀“鬼胎”的二人就半推半就地,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哎!湘西女人的一滴水,该会淹死多少男人?
湘西的女人心灵手巧,会绣花做鞋。
湘西的女人壮实漂亮,会生儿育女。
湘西的女人美丽多情,会酿造爱情。
湘西的女人唱歌时,歌里的子弹能击倒一颗铁打的心。
湘西的女人跳舞时,舞里的情勾子能勾住一尊远去的背影。
湘西的女人是世上最纯最真最善最美最举世聪颖的人。
可是她们命苦,她们似乎注定了是深埋地下的一条药根。自小,她们就没有儿童乐园,只有蓝天草地,她们固然也跟自己的哥哥弟弟一样在父母的背篓里长大,可她们永远没有哥哥弟弟的优越尊贵。当哥兄老弟穿戴一新地去上学时,她们往往留在家里扫地、哄弟妹或做其它什么。穷,盘不起,爹娘的天平只能倾向哥哥弟弟,委屈她们。因为她们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收不回的人,她们迟早会成为别家的媳妇做别家的事情。她们常常站在自家的阶檐或坪场,看样高样大的童年在校园的操坪里跳呀闹呀、无忧无虑,她们常常静听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枫下钟的声音。当她们爬到教室外的门缝里随着伙伴失声读出“1+1等于2、2+2等于4”时,老师惊异地发现了那双乌溜溜的眼睛:“妹子,进来,我教你!”可妹子一脸绯红,跑了,以后再也不来。湘西女人,一串未甜先熟的葡萄,酸透了世人的心。
五、描写烟雨湘西的伤感散文
窗外,天微微透露出大片青灰的轮廓,潮湿的空气浇湿了这灼热、许久未淋雨的夏日。凝望头顶那片天,那青色顷刻间已不知被谁染成锅黑色,深了许多,天空已被大片乌黑吞噬。半空中,雨滴飘起了几丝凉意,过往的几丝回忆开始荡漾在心扉中。顷刻,一股尘事直涌心上,此景此情,谁不会因往事而感伤?为那段已冰封的尘事,而顿生相思,无奈轻叹,相思化雨潇潇下。
许久,紧掩窗扉,徘徊于简陋的小屋。屋门外,雨水静静流淌,心间的回忆也跟着在心底静静流淌,它将流至何方?为谁而停留?谁的马蹄又会驻足在我的心间?回忆在心间泛起阵阵涟漪……
音乐中,谁手扣琴弦,奏出《离歌》一曲,声声带着哀怨,似诉说着几许的愁肠,却无人知解。红尘风雨路三千,世道的艰险,谁又能预料,多少往事如烟,已消散在了沧桑人世间,把酒临风,往事依依重现。奈何如今只恨流年,思绪缠绕愁满天,徒留悠悠一曲《离歌》话缠绵,苍天亦不垂怜。
暮色拢天边,夜深沉,人更难眠,沉寂谁堪怜?窗外雷雨肆意地飞溅,身居屋中,今晚酸楚何处掩?时光的车轮不停地转,轮回了一万年,历经了沧海桑田,也逐渐地,淡忘了情丝万千,模糊了多情人间。我想问问苍天,你是一个过客,还是一个为我守候的千古奇缘?为何要倾尽我一生一世的想念?
案台上,摊开几沓素笺,我欲挥毫,却书不尽愁肠。提笔勾勒,你遗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却难以勾勒出你如今熟悉又模糊的轮廓。你的轮廓,逐渐在我的世界里,已悄悄地隐退出来,徒留我在有着万水千山的回忆中苦苦寻觅。你一身的青衫素裹,一副我曾经熟悉的摸样,然而,想找却再也觅不到,你消失在了天涯海角的哪一端?
我孤独的等待百年之后,再次回眸,任往事尘烟似沙指间流,任凭青丝、云鬓上多了几缕苍白的素色银丝,却终不悔,能为所爱之人倾注一生的想念,亦无怨无悔。
一帘幽雨,勾勒起多少回忆,回忆泛起的点点滴滴,在心间泛起了几层的涟漪,荡漾开的碧波,在心间的一圈圈的划开,未消散。回忆犹如这层层涟漪,荡漾开之后,亦会将一层层的划开,余波久久未平息。
雨,轻轻的拍着纱窗,如同心事静静地在心间流淌,温一壶浊酒,独自品尝,暗自轻叹:“多少红尘路,凋落了多少朱颜?情如风,情如烟,琵琶一曲奏响千年,只为等待你的赞言。”
今生缘,来生缘,三生石上,镌刻爱的誓言,梦中只为你流连。今生恋,来生恋,莫让缠绵,成了离别愿……
六、求写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凤凰的文章一篇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来历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历史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
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
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战国 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
据本县出土的文物考证,当时汉文化已影响到这里。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36郡,凤凰当时属黔中郡。
汉朝 高祖五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凤凰在西汉、东汉、时期为辰阳县地,属武陵郡。
三国 时期,凤凰先属辰阳县、武陵郡,归蜀;后刘备战败,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西晋 时凤凰归镡城县地,属武陵郡;东晋时为舞阳县地,也属武陵郡。
南北朝 时期,凤凰一直属武陵郡。 隋朝 一统江山,改辰阳县为辰溪县。
凤凰当时属辰溪县,隶属沅陵郡地。 唐朝 初为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又属麻阳县。
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从麻阳县分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设黄丝桥,即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
宋朝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改渭阳县为招谕县。宋神宗熙宁八年,废招谕县,复置麻阳县,渭阳又划归麻阳县。
元 朝设五寨司,属思州安抚司。这是土司政权时期,由本县少数民族的统治人物执政,五寨司设在今凤凰县城。
明朝 承元制,设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司,都属保靖宣慰司管辖。明永乐三年,置竿子坪长官司,仍属保靖宣慰司管辖。
明隆庆三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 清朝 顺治三年,清朝为了镇压苗民,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设镇竿协副将。
清康熙三年,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将沅州镇总兵官移驻五寨司城,将镇竿副将换防驻沅州。
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在凤凰山的原凤凰营地设置通判。通判本应管理地方行政,但当时土司大权在握,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
雍正七年,设辰沅永靖兵备道。乾隆元年,改沅州为府属兵备,十六年改凤凰营为凤凰厅,通判升为同知。
嘉庆二年,凤凰厅升为直隶厅,属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后,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凤凰光复。
民国 二年9月,废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仍为湘西军政统治中心。 1949 年凤凰县解放,初属沅陵专区,1955年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改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直至如今。
建筑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美食湘西凤凰姜糖, 凤凰血粑鸭子, 酸汤煮豆腐,苗家酸鱼,苗家的火烧食,农家菜豆腐,酸辣子炒沙萝菇,湘西糍粑,湘西腊肉, 凤凰酸萝卜,蕨菜炒隔年熏腊肉工艺品这里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
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
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 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格,手工编织,作工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
古城区内银饰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样。这里的银饰分老银和新银。
老银从民间收集而来,无论在作工和设计上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这里一般以苗族银饰为主,这样的银器价格较贵。新银,现代加工及设计,都具有标准含银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价格不。
七、求湘西诗句
1、湘西斜日边(唐·刘昭禹·《晚霁望岳麓》)2、湘西古渡夕阳明(宋·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近在湘西原(唐·柳宗元·《种仙灵毗》)4、昔者湘西借榻眠(宋·赵蕃·《呈潘潭州十首》)5、愿卜湘西冉溪地(唐·柳宗元·《冉溪》)6、湘西一回首(宋·赵蕃·《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7、想见湘西路(宋·赵蕃·《初夏山居有怀长沙从游四首》)8、湘西古刹双蹲蹲(唐·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9、北望三湘西九嶷(宋·黄梦得·《句》)10、我欲湘西看(宋·赵蕃·《次滕彦真韵三首》)11、平生耳里湘西寺(宋·张嵲·《游岳麓寺三首》)12、湘西不得归关羽(唐·杜甫·《奉寄章十侍御》)13、湘西明在眼(宋·曹彦约·《盘谷胡季随挽章二首》)14、湘西一杯酒(宋·赵蕃·《次韵酬吴德夫去秋送行之作》)15、湘西寻旧盟(宋·赵蕃·《次韵王照邻去秋送行并呈滕彦真》)16、湘西不屡来(宋·赵蕃·《同见可过书院》)17、梦寐湘西游(宋·孔武仲·《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18、兴落古湘西(宋·赵蕃·《衡山道中怀清江旧游寄长沙诸公》)19、湘西绝学今谁绍(宋·赵汝腾·《谢胡绣使招饮》)20、珍重湘西山与水(宋·郑刚中·《先君守官司醴陵日予尝随先生读书岳麓山法华》)。
八、《腊八粥》写作背景
在冰心关于故乡、童年的若干散文中,《腊八粥》尤显特别的是它并非一篇纯粹的忆旧文字。自然,作者也用“满蕴着温柔”的委婉尽意的笔致,抒写着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然而,在这篇散文中,拨动读者心弦的,并不限于往事的回忆;孩子们那“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准备煮腊八粥的情景,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具肃穆与天真的感人的力量!事实上,《腊八粥》正是冰心纪念周总理逝世三周年的精心之作。
在此之前,她也曾“笔与泪俱”地写下悼念周总理的文稿。《腊八粥》则以孩子们纪念周爷爷的独特的角度,抒写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怀念之情。
九、求沈从文的《湘西散记》、全文
西行的桨声 ——读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有感 作者:茜雪 就是这样静静地坐在灯下,翻阅着这本早就倾慕已久的书《湘行散记》。
从沈从文的梦里走过,便时时害怕我深深的呼吸会打扰了他和三三的对话,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静静地翻着书页。这样的时候,四周都很安静,或是一盏昏黄的灯下,也或是一个下午的时光,一个人坐在窗前,也或是个静悄的夜里,一个坐在电脑前,什么也不做,只静静地将书一页一页地打开,翻过……然后用笔轻轻地划下感动我的句子。
如果说沈从文的小说是一朵奇葩,散文是一股清新的风,那么沈从文的这本《湘西散记》就是一壶温软的米酒,甜糯得很,让你在读罢,心中就有一种温暖的心绪溢满心头,许久不能平息。 合拢书,站起身来,我瞧向窗外—— 上行的船中枯燥的舱中游记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让你顿时就被他的文字所迷住,好像你在他的文字中听见船行之时,窗外的摇橹声,轧轧地作响,两岸的风光旖旎地滑行,一路的艰辛也稀释在浓浓的儿女情意之中,所见的都是一些温暖的风俗人情,连妇人唤水手的声音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些平凡的生命,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存的人物,就在他的窗外,就在他的视线里,是那样地鲜活,他没有理由不记下来,然后变成他笔下一个一个的人物。 船行有时很慢,在一些湍急的滩上,船时刻就会面临船翻帆破的命运,有时还得有水手下船在岸上拉纤。
旅者坐在船上,他在描述着平凡而真实的生命的同时,也用一颗温软的心在体会这个世界众多平凡的人物,不仅是这些真实的生命让他感叹于生命的不易,沿途走来,这山这水,秀美的湘西山水让他陶醉于西行的旅程。 也许,在他的心里,三三是一直陪伴在他的心里的,在他的心底,他的三三在遥远的北京听他一路安静地走来,所以他的笔总是充满了深情…… 这一位旅者的笔常常地变换着它的形式,时而是用因想念而濡湿的笔,时而是用彩色的画笔,时而是和快用尽墨水的笔,这旅途中的一切艰难也融于这时刻更换的笔中。
旅者写下这一路上所有的温暖的思念。于是,常常地,我的眼前会出现这样一幅情景,一个旅者在船上不停地写着,有时看着书,有时看看窗外的景,有时却是紧锁着眉头,作着一些文卷的修订,但时时地他会忘记这是在行程之中,远离他心爱的人千万里的路程,他与他的三三用文字说着话,他将她的一切收藏在怀中,将那张相片时刻放在身边,看见她时,恍然她就在他的身边时刻不离地陪伴着他,静静地听他说话,静静地听他为过去的一些往事道歉,然后就笑了,这笑声也好像抚摸着他寒冷的四肢,让他一时忘了他是在艰难的旅途之中。
他又怕她如果知道了旅途的艰辛担心来着,又用文字细细地道说着一些快乐的琐碎细节故事,似在安慰她,所以这船上似乎不只是旅者一人,是两个人,是一大家的人在围绕着他,话着一些里短家长的话儿,灯光下,每一个人温暖地笑着,屋外的寒冷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当然,旅者的窗外是天寒时节,稍许的雪花飘落,因为水路暂时不通,所以船又在一个埠头停留下来,看样子旅途会无比地漫长,他却没了任何法子,即算是焦急着回那个多年以来在梦中的家园,即使是盼望快点看到他早已病重的母亲,赶着与在家的母亲叨咕几句多年不在身边的闲话,也听着母亲对爱儿的声声呼唤。
看着下着雪子的湘西,他与山风作伴,他与这一湘西的水作伴,即使是旅途中的千难万险都只是旅途中一些记忆罢了。我们在文字中领略的只是一位思乡的旅者安静地回家,安静地记录的旅途。
就算是那些枯燥的日子,也因一份温软的思念而变得容易捱过了。 就这样,旅者一路西行的桨声,轧轧地,悠扬地响起,又幽幽地落下,于是这一路,桨声总是如在梦中一般,就在耳畔。
也许西行,是带着思念一路前行,山水便有了情,连风声也有了思念的甜蜜,就算旅途艰险,那么迎着风朝向遥远的一盏灯奔去,那旅途的疲惫也可以随烟消云散了吧。 (初稿于2006年7月27日)。
一、湘行散记写景的句子摘抄
《湘行散记》和《湘西》可以同小说《边城》和《长河》互文理解,它们都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迥异于小说“牧歌氛围”“乐观超越”,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
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由五四时期兴起的中国现代散文,至30年代,创作多以小品形式为主。收入《湘行散记》、《湘西》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