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小 王亚娇 这学期,我接任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入学后,他们对学校的一切感到非常新鲜,行为习惯更是无拘无束。
每到下课,他们就冲出教室,如同出笼的小马在操场狂奔,结果可想而知,重则头破血流,轻则大哭小叫。
下课是这般模样,那上课呢?有的自由漫步,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嘴里吃着什么,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什么都和自己没关系一样。
开学伊始还满怀激情的我,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但冷静下来,当务之急要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
小孩子看懂了,学会了,还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
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还要经常检查,经常指导,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习惯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我们需要经常在孩子们耳边耐心唠叨,并且以身示范,让孩子们耳听目染,学会跟着做。
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教。
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无辄。
要知道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漫长的较量的过程。
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有的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坐立不稳,东张西望;有的学生喜欢吮吸手指;还有的喜欢课间追跑……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过来,是不可能的。
往往你刚提醒,转身之间他又那样了。
所以,我们班主任要在平时多提醒,多督促,多鼓励,多表扬,多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一定能看见成效和回报。
二、养成教育要方法多样 1、以儿歌规范学生的言行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的是汉语拼音,其中就有不少关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如“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学生通过读这个儿歌,就能知道要爱护文物,爱护公共物品,这比老师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讲要好许多倍,再比如讲握笔姿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头正、肩平、脚着地,一寸、一拳和一尺。”学生一下子就加深了印象,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也注意到互相提醒了。
2、以竞争指导学生的言行 我们班有五十个孩子,由于是一年级刚开学,学生言行特别随意,对此,我用竞争的方法规范孩子的言行。
无论哪方面做得好,就奖励一个笑脸,五个笑脸换一张奖券,五张奖券换一份奖品。
奖品虽然钱不多,但起码让孩子体验到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再比如: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能给本组挣得荣誉的给改组加分,下课时进行统计,获胜的小组予以奖励。
通过竞争的方法,不但规范了孩子的言行,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
3、以榜样感染学生的言行 模仿是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对周围的人和事很关注,尤其崇拜自己的班主任。
所以,班主任的言行对于引导一年级的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说至关重要。
平时在和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交流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
教室桌椅不齐时,我总是轻轻地摆放整齐;讲台不干净时,我总是及时清理干净……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就会学着去做。
有的时候老师怎么说学生也记不住,这就要求老师抓典型事例,加深学生印象。
针对学生随地扔纸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在大家放学出去排队时,大多数同学都离开了座位,这时候,周希瑶同学蹲下去把自己座位下面的纸捡干净后才去站排,这时候,我大声地表扬了周希瑶,同学们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然后我再慢慢地教育全班同学,这样同学们也印象深刻,从此每个人都能在离开座位前把纸捡干净。
总之,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我们一年级的班主任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个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强化训练,加深烙印,习惯成自然,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