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的主要事迹 张富清事迹

1月21日,试刊号出版,正式命名为《南方周末》。
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号面世。
6月,南方周末报社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8月,免费给全国各地学生赠阅《南方周末》,总数达50万份,丰富了学生的暑期文化生活。
1月2日,《南方周末》第一个航空分印点在上海设立。
8月至12月,《南方周末》开展业务大讨论,树立起“办一张有全国影响的综合性大型周末报”的办报目标。
8月26日,由南京市集报协会举办的第二届民间评选“您最喜欢的十佳报纸”活动揭晓,本报名列第三。
10月21日,《南方周末》第一张彩色报纸面世。
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五周年。
中顾委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题词“喜闻乐见”以示祝贺。
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词:南方多佳讯,周末有奇文。
11月1日,山东齐鲁集报协会举办的“全国首次华夏报纸博览大点索”活动,本报被列入“最受喜爱报纸”名录中。
1月,北京分印点期发数飚升至15万多份。
9月,由南京市职工集报协会、南京市工人文化宫联合主办的“您最喜欢的全国十佳报纸”评选在南京揭晓,本报再度金榜题名。
1月,《南方周末》第一次扩版,从对开4版扩大为对开8版。
9月,“1992年全国文化艺术类报纸十佳”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与《光明日报》《文汇报》一起名列三甲。
9月,由北京工人集报协会、石家庄集报协会、呼和浩特市职工集报协会、苏州市职工收藏协会集报分会、莱州市剪报中心、四川省渠县集报协会联合主办的评选“我们最喜爱的中国五星级报纸”活动,本报被评为“五星级报纸”。
10月29日,本报第507期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大关。
9月2日,由本报捐资22万元建成的“南方周末希望小学”落成典礼在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乡隆重举行。
“希望小学”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有两层主教学楼一座,有近500名适龄儿童入校就读。
10月18日,《南方周末》驻上海记者站正式成立。
6月,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时任本报主编的江艺平同志榜上有名。
9月,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北京工人集报协会主办的“我们喜爱的全国百家优秀报刊评选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本报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称号。
10月,增设济南分印点。
年初,第三次扩版,从对开16版扩至对开20版。
7月,增设南京分印点。
8月,长江、嫩江特大水患,本报员工共捐款81450元。
2月,本报创刊15周年,收到4万多封读者来信,对报纸改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7月,增设福州分印点。
1月,南方周末《新经济》、《新文化》、《新生活》正式登台。
7月,南宁分印点开印。
1月,郑州分印点开印。
3月28日,本报版面全面刷新,分为新闻、经济、文化、城市专题四大版块(京、沪、粤三地每期赠阅城市专题8个版)。
4月4日,本报成都记者站成立。
7月,杭州卫星传版分印点设立。
至此,全国共有15个印点同时印刷本报。
8月1日,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本报主办的《名牌》杂志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一本主要针对精英男性群体的高品位杂志。
1月,本报第五次扩版,将32版发行到全国,并且重新整合为新闻、经济和文化三大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