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无锡名人事迹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亳州。

    父李晤, 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

    15岁时读书于惠山。

    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

    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

    元和元年(806)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

    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

    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

    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

    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

    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

    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

    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

    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

    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

    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

    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

    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

    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

    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

    居相位4年。

    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

    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

    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

    赠太尉,溢文肃。

    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

    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

    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

    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

    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

    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许多已成为著名艺术家,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

    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次年,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1.5)出生在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家庭。

    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糈”。

    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

    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

    18岁,父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

    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问奇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

    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党,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

    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奥如掘至宝。

    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

    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

    曾于天启元年(1621),为纪念母病痊愈,盖“晴山堂”,搜求先世遗墨、题赠,为之刻石。

    天启四年,因母已届80高龄,打算暂缓远行。

    母不以为然,特命他陪同亲作宜兴、句容之游,以示激励。

    翌年9月母病逝。

    在家守庐。

    崇祯元年(1628)服丧期毕,乃放志远游。

    他有感于“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以更多的精力,对地理现象作考察研究。

    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

    远抵广东罗浮山。

    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

    三年,再南游漳州。

    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

    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

    他身体健壮,携一杖,一仆被,登山捷如猿。

    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顾恺之(348— 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义熙初官散骑常侍。

    博学多艺,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

    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

    画人物尤善点睛,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精通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

    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秦邦宪,又名博古(1907年-1946年4月8日)(此名为俄语“上帝”的音译)。

    乳名长林,字则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五月十四日生,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出身望族。

    ,9岁丧父,19岁赴莫斯科求学,24岁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28岁交出大权,39岁因坠机遇难。

    与王明、张闻天等人是苏联留学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31年9月-1935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

    1933年初迁到瑞金,对中央苏区的影响更大。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最高统帅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是中央红军与张国焘红四方面军较量的干将,在涉及中央红军内部利益时,他站在毛泽东一边。

    博古和周恩来、叶剑英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因此,他们被中央派遣去南京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并取得成功。

    博古在新四军组建初期也有功劳。

    博古是中共长江局成员,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

    博古回到延安后,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这是中央机关报。

    1946年4月8日由重庆飞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1907年诞生,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的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担任过党中央的书记(见《遵义会议文献》,198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或总书记(见《中国共产党组织资料汇编》,1983年红旗出版社出版),长期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

    1946年4月8日与王若飞、邓发、叶挺等十多位同志和先生从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在西安停机加油时,被国民党特务在机上放了炸弹,飞行途中又遇雨雾,飞机迷失方向,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爆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被党中央称为“四八烈士”,那时博古年仅39岁。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

    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

    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

    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

    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

    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B.litt)学位。

    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

    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

    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