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我这里有一份。

    共享吧。

    今年的试题确实太难了。

    可是怎么上传文件啊,我不会。

    我是新手不好意思的说.整个太多了,先贴其中一门吧。

    2007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中药学知识答题

    科目:药事法规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B B A E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A C B A A A E D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A B D C A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D D A A B C C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BCD ABCDE ABDE ABCD ABC ABCD AB ABCDE ABCDE ABC

    四、简答题

    1.答: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2.答:用药人应用药品,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应用假药、劣药;

    (二)违反药物禁忌或者配伍禁忌应用药品;

    (三)应用明显超出治疗疾病所需种类和数量的药品;

    (四)无正当理由未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应用药品;

    (五)以非药品充当药品治疗疾病;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五、研讨专题(任选一)

    53.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加上信息渠道的畅通更使人们在保健和生活方式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有关数据表明,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三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大部分百姓吃药凭经验。

    很多人在自我用药时,对耐药性、服药时间等明显认识不足,在用药习惯上盲目加大服药剂量,甚至频繁更换药物等。

    这些行为和认识直接危害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剂量、时间准确用药。

    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并且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

    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了。

    要做到安全合理选用药品,首先应当确诊患者得的是什么病,然后对症下药,不能只凭患者自我感觉就随便用药。

    比如发烧、头痛,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不能简单地服一些止痛退烧药就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症状,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止痛药,就会掩盖一些急腹症的症状,贻误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了解药物的性质、特点、适应症、不良反应等,要选用疗效好、毒性低的药物,医师常常讲的“首选药”和“二线药”就是这个道理。

    (一)加强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情况和专有标识的规范情况的检查,积极促进药品零售企业达到药品分类管理要求。

    (二)加强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及在岗情况,以及处方审核制度的落实情况的检查。

    结合GSP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驻店执业药师配备制度和处方审核制度。

    (三)对已明确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要加强监督检查。

    对违规经营的,按《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四)对已经明确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要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执行凭处方销售规定情况的检查。

    对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按规定处罚。

    (五)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结合医疗和药品广告的整顿工作,加强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广告的监督和检查,特别要加大处方药在大众媒体违规发布广告和非处方药在大众媒体扩大宣传的检查力度。

    (六)非处方药的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产品标签、说明书和专有标识等规定改换包装。

    另外,有人认为价钱贵的药就是好药,其实不然。

    因为药物的价格是由其本身的来源、成本、生产的产量以及生产的厂家来决定的,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就比国内药厂生产的贵,进口药就更贵了。

    贵不等于好,关键在于要对症。

    科目:生理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C B E A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B E D B D A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D E A D D B E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D B A A C B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BC ABCD BCDE DE ADE ABCD BCD AC BCE ABC

    四、简答题

    1、答: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

    壁被牵张的程度增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兴奋,发放神经冲动增多,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到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故动脉血压下降。

    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紧张减弱,交感神经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回升。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经典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感受器感受血压变化的范围为60-80mmHg,其中对100mmHg动脉血压的快速变化最为敏感,因此,该反射的生理意义是对动脉血压快速变化进行精细调节,从而维持人体正常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2.答:甲状腺激素对集机体的正常发育成熟是必需的,甲状腺激素能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的生长;还通过促进某些生长因子合成,促进神经元分裂,轴、树突形成,以及髓鞘及胶质细胞的生长。

    因此,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情况下,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全部受损,导致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加速肌肉、骨骼、肝、肾等组织蛋白质合成,尿氮减少,表现为负氮平衡,有利于幼年时期机体的生长发育。

    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又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故甲亢时出现肌肉消瘦乏力,生长发育停滞。

    五、研讨专题

    答: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使前膜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入突触前末梢内。

    进入前末梢的Ca2+促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和胞裂,引起突触小胞内递质的量子式释放。

    进入突触间隙的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改变,使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结果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即突触后电位。

    如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出后膜,使后膜尤其是对Na+通透性增大, Na+内流在突出后膜上产生局部去极化电位(兴奋性突出后电位,EPSP)。

    当EPSP达阈电位,触发突触后神经元轴突始暴发动作电位,即完成了突出传递的过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指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出后膜发生的去极化电位。

    科目: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D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A A D A B B C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E C C C C C A D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E F C B E C D A B B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D CD AC BD CE BE BC ACD AE B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ACDE ABC ACE ABCD ACE ABCE ABC ABD ADE ABDE

    四、简答题

    1、答:生物拮抗:病原菌要侵入宿主机体,首先要突破皮肤和粘膜的屏障,而寄居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等方式拮抗病原菌入侵。

    促进消化:肠道中正常菌群可将肠道中不溶性蛋白质、糖类转为可溶状态,促进人体消化和吸收。

    营养作用:正常菌群中大肠埃希菌、乳链球菌等能合成维生素B、C、K

    等,双歧杆菌产酸造成的酸环境,促进机体对维生素D和钙、铁的吸收。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一方面可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正常菌群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作用和佐剂作用,可持续刺激宿主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此外,肠道正常菌群与机体抗衰老有关;还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2.答:在自然条件下,皮肤和粘膜是病毒入侵机体的重要门户。

    病毒感染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由媒介动物参与的传播,称为水平传播;病毒从亲代直接传给子代称为垂直传播。

    一、水平传播

    1、通过粘膜表面传播 多数病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侵

    入机体,粘膜表面上的上皮细胞为某些病毒最先增殖的部位。

    如流感病人通过咳嗽的飞沫等将流感病毒传至周围人群,浸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内增殖,并沿细胞扩散引起呼吸道疾病。

    甲型肝炎病毒经粪-口途径入侵机体,先在肠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经血流到达肝脏,在靶细胞内增殖引起肝病变。

    还有些病毒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如直接接触眼结膜引起角膜结膜炎,通过性接触,病毒经泌尿生殖道粘膜感染引起性传播疾病。

    2.通过皮肤传播 有些病毒可通过昆虫叮咬或动物咬伤从皮肤伤口侵入机体而致病。

    如流行性乙脑炎病毒,狂犬病病毒。

    3.医源性传播 经注射、输血、拔牙等口齿科处理、手术、器官移植等,病毒经血感染,如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等。

    二、垂直传播

    1、通过胎盘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等十余种病毒均可通过胎盘传播。

    2、分娩时妇女产道的病毒感染新生儿 如疱疹病毒2型、HIV等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并可成为病毒的终身携带者。

    病毒感染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五、研讨专题

    答: 在抗体生成过程中,对td抗原的应答已证明是由mφ、t系细胞和b

    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mφ直接呈递抗原的对象是t细胞还是b细胞?或者二者都是?就现有资料分析,它们可能存在着mφ与t的相互作用,t与b的相互作用以及mφ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巨噬细胞与th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th细胞必须由静止状态的th转变活化为th才能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关于th细胞活化的机制,根据现有实验资料提出一个双信号假说。

    近年的实验证明在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至少有二种分子与th细胞的活化相关。

    一种是抗原呈递分子,它是由mhc分子组成,它可与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肽片段结合,然后运送至细胞表面并呈递给t细胞,通过tcr/ce3刺激产生第1活化信号。

    另一种分子即所谓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ing molecules,cm),它是由一组粘附分子组成,它不仅能促进apc与t细胞的直接接触,而且也具有诱导信号传递的功能。

    这组分子可与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ostimulatory molecules recptor,cmr)结合,刺激其产生协同激信号,即所谓第2信号。

    t细胞上的cmr或称为辅助分子(accessory molecules)也是由一组粘附分子组成。

    对cmr及其配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及信号传导途径有待深入研究,但对其中的cd28分子和ctla-4分子及其配体b7/bb1分子被认为是产生协同刺激信号的主要分子。

    在这二种信号的作用下,才能使t细胞活化并合成和分泌il-2和表达il-2r,最终导致细胞分裂和克隆扩增。

    如无第2信号存在则t细胞不被活化也不引起克隆扩增,处于克隆不应答状态(clonol aneergy)。

    阻断或给予第2信号,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或抑制,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如阻断第2信号的产生可使t细胞处于免疫耐受状态,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这对防止移植排斥的发生和对超敏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有利的。

    如将b7基因导入一定的肿瘤细胞则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目前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已有较多的报道。

    二、th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b细胞对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

    一般情况下当大量抗原进入未经免疫的机体后,诱发初次免疫应答时其抗原呈递细胞多由巨噬细胞完成。

    经mφ活化th细胞后再由活化的t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和形成记忆b细胞。

    但当再次免疫应答发生时,抗原呈递细胞则主要由已扩增的b细胞克隆承担。

    由于其膜ig受体亲和力增高故对少量抗原也能摄取,故可取代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

    过去曾认为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抗原的桥联作用使之发生接触,即b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半抗原部分,而th细胞的抗原受体可识别抗原分子的载体部分。

    但近年的实验证明b细胞与mφ相同,也是通过抗原呈递作用与th细胞相互作用。

    即b细胞可通过其膜ig受体蛋白质抗原,即t依赖性抗原结合,经内化作用将抗原摄入。

    然后经过加工处理,使t细胞决定簇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形成mhc-肽分子复合物并运送至b细胞表面,将其呈递给th细胞,所以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也是mhc限制性的。

    b细胞和th细胞通过其粘附分子及抗原呈递作用可彼此直接接触,并能相互诱导使之活化。

    活化b细胞在th细胞的辅助下,b细胞最终增殖分化为合成和分泌各类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浆细胞。

    b细胞可通过其抗原呈递作用刺激t细胞抗原受体(tcr/cd3)产生活化信号1,并通过其表面b7及其它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分子如cd28、ifa-1等相结合,可激发产生协同刺激信号(即信号2),在双信号作用下可使th细胞活化。

    b细胞要通过其bcr即表面ig受体与抗原结合,iga和igβ链与cd3分子相当,可传递活化信号1。

    近年证明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cd40分子可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分子gp39(即cd40配体分子,cd40l)结合可激发其产生活化信号2,在此双信号作用下可使b细胞活化。

    活化的b细胞在活化的th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在再次应答时可发生ig类别转换及抗体亲和力成熟等一系列变化。

    (二)b细胞对非t细胞依赖抗原的应答

    b细胞对非细胞依赖抗原(t1)的活化机制与t细胞依赖抗原完全不同。

    对ⅰ型t1抗原,例如细菌脂多糖抗原,在高浓度时,它是b细胞的多克隆活化剂。

    这类抗原的决定簇部分可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另外它具有促分裂素(mitogen)的结构,可与其相应受体结合。

    在这两部分结构的结合作用下,使b细胞多克隆活化。

    而型t1抗原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多个重复出现的抗原决定簇呈线性排列,在体内不易降解,例如肺炎球菌等多糖抗原。

    这些抗原决定簇对b细胞抗原受体亲和力强,由于受体交联而使b细胞活化。

    a.ⅰ型t1抗原是多克隆活化剂 b.ⅱ型t1抗原有多个重复排的 抗原决定簇使受体交联

    t1抗原虽可被apc摄取,但不能被加工处理,所以不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故b细胞对t1抗原的应答无th细胞参予,只表现初次应答的特性而不出现次应答的一系列变化。

    三、巨噬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这二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尚不能肯定。

    但由于b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有th的协同,所以b细胞活化至少是间接的需要mφ对b细胞的活化有直接作用,其分泌的il-1对b细胞活化有促进作用。

    科目: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0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C D A D E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B B E B E E D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20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题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A D B A C B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D C A C B D A C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C ADCDE ADCD BCE ADCD ADCDE ADCD ADCD DCDE ADCDE

    四、简答题

    1、答:辨病论治,是在确立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原则。

    对于比较简单的疾病来说,辨病论治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是,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很难确定划一的治疗方法。

    因此,只能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来确定治疗方针,也就是说,不是根据辨病,而是根据辩证来确定治疗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辨证论治比辨病论治用的多的道理。

    在同一疾病当中,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就不同,这种情况称为“同病异治”。

    与此相反,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近的证。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证相同治疗也相同,因而,出现不同疾病采用相同治法的情况,这称为“异病同治”。

    事实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其意义是相同的,总的来说,都是在强调的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所以,中医治疗过程,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以辩证为主,以辨病为辅;选药时,辩证施治,兼顾辨病。

    临床上,在辨病论治或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在总的治疗方案中,有时针对病人的症状,来用一些以及时减轻病人痛苦为目的的对症治疗方法,也是必要的。

    但是必须明白,对症治疗只能减轻病人一时的痛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有时还能掩盖一些主要症状,造成辨证论治或辨病论治的困难,所以,对症治疗可以用,但要谨慎使用,不可用作主要治疗方法。

    2.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地理环境、患者体质差异等。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不同的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个体体质差异等因素考虑进去,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宜的药物。

    1、因时制宜: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

    一般来说,春夏气候由温转热,阳气升发,人体腠里疏松开泄,此时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其伤津。

    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寒渐盛,人体腠里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感风寒,辛温发散之品无碍,但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之品,以免损伤阳气。

    2、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由于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所以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亦各有特点,治疗用药亦有差异。

    如我国江南一带,气候温暖潮湿,人们腠里开泄,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热为多,常用辛凉解表药;西北地区,天寒地燥,人们腠里致密,感受风邪而感冒,以风寒居多,常用辛温发汗解表药。

    即使相同的病证,治疗用药时亦当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

    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可以用重剂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散之品;而江南地区,天气温热,即使使用麻黄、桂枝辛温发汗,用量则宜稍轻,或改用荆芥、防风等辛温发散力轻之品。

    3、因人制宜

    (1)年龄:不同的年龄,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不一样,故治疗用药时,

    必须考虑年龄因素。

    (2)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各有不同。

    (3)体质:在体质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还有偏寒偏热以及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不同情况,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当有所区别。

    如,阳旺之躯慎用温热,阴盛之体慎用寒凉。

    此外,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治疗用药也应考虑。

    综上所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运用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只有全面的看待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达到辨证论治的目的。

    五、研讨专题

    答: 治则是治疗疾病原则,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选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

    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

    (一)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首要原则。

    任何疾病的发生,总是通过若干症状而表现出来的,但是这些症状只是疾病的表面现象,只有通过这些表面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邪证关系,才能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标与治本,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

    在复杂多变的病症中,应仔细分辨其标本缓急,来确定治疗上的先后主次,

    合理的选择药物。

    (1)缓则治本:是在治病求本治则指导下,针对标病不急的病证,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缓则治本的原则,一般适用于慢性疾病,或当病势向愈,正气已虚,邪尚未尽之际。

    (2)急则治标:是在标病紧急的情况下,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后发之标病影响到先发之本病的治疗时,采用首先治标的方法,待标病缓解后,再来治本。

    急则治标的原则,一般适用于卒病且病情非常严重,或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危及生命的某些症候时。

    如治暴病不宜缓,初病邪未深入,当急治以去其邪,邪去则正气不伤,病人易于恢复。

    又如大失血病变,出血为标,出血之因为本,但其势危急,故常以止血治标为首务,待血止后再治出血之因以图本。

    必须指出,所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不能绝对化。

    急的时候也未尝不须治本,如亡阳虚脱时,急用回阳救逆的方法,就是治本;大出血之后,气随血脱时,急用独参汤益气固脱也是治本。

    不论标本,急者先治是一条根本原则。

    同时,缓的时候也不是不可治标,脾虚气滞病人,用理气药兼治其标更有别于单纯补脾。

    (3)标本同治:也就是标本兼顾。

    标本同治适用于标病和本病俱急之时。

    如痢疾患者,饮食不进是正气虚(本),下痢不止是邪气盛(标)。

    此时标本俱急,须以扶正药与清化湿热药同时并用,这就是标本同治。

    又如脾虚气滞病人,脾虚为本,气滞为标,既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益气以治本,又配伍木香、砂仁、陈皮等理气行滞以治标。

    标本兼治的原则,运用非常广泛,诸如补散并用之参苏饮,消补兼行之枳术丸,攻补兼施之增液承气汤等等。

    根据病情的需要,标本同治,不但并行不悖,更可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

    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2、正治与反治,及其对药物选择的指导作用

    (1)正治: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故又称“逆治”。

    它适用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正治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

    如“寒者热之”就是指寒性病变出现寒象,用温热药治疗,即以热治寒。

    如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热者寒之”就是指热证现热象,要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如表热证用辛凉解表法,里热证用苦寒清热法。

    “虚者补之”就是指虚证见虚象,用补益的药物补其虚。

    如阳虚证用壮阳法,阴虚证用滋阴法。

    “实者泻之”就是指实证见实象,则用泻法,泻其邪。

    如食积之证用消导法,水饮停聚证用逐水法,血瘀证用活血化瘀法,虫积证用驱虫法等。

    (2)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

    即采用方药或措施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故又称“从治”。

    它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仍然是“治病求本”。

    如“热因热用”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之法。

    “寒因寒用”是指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之法。

    “塞因塞用”是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之法。

    适用于因虚而致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如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所致的脘腹胀满等症,治疗时应采取补脾益胃的方法,恢复脾升胃降之职,气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