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哪些

    我国德育泛政治化倾向的现实表现

    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在于其内在规定性。

    德育就其本意来讲是指道德教育。

    但现在它的外延已经赋予了新的内容, 由道德教育扩展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三位一体”, 有的甚至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加进来, 从而使德育走向了多元化。

    现实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 真正的道德教育无论从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任何一方面来看, 似乎都走向了空乏和虚无。

    德育已经步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 从而使其泛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 德育渐渐演变为“顾左右而言它”, 它的内在质的规定性则在逐步削弱和淡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德育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

    人的认识有层次性和渐进性, 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实践过程。

    但建国以来, 制定的德育目标脱离实际, 凭空拔高, 德育目标过分理想化和政治化, 不仅违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有时德育目标伴随政治风潮而摇摆不定, 甚至被扭曲。

    相当一段时间里, 对大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构建要求的政治素质越来越高, 而对道德品质的要求越来越少, 愈益概念化。

    1952 年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中规定的中小学德育目标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 的“五爱”国民公德为主, 同时提出诚实、勇敢、团结、守纪律等要求;1963 年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拥护社会主义, 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逐步培养工人阶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唯物主义观点”的德育目标;1979 年提出的德育目标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 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 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

    而“文化大革命”期间, 更突出地强调了一切学校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来抓。

    德育目标的构建没有考虑学生成长的自身需要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更无法顾及德育目标构建中的统一性、多样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等特征。

    使得长期目标与阶段目标无法有机统一, 阶段目标与阶段目标缺乏有效衔接;使得少数先进分子的目标成为所有人都要达到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成为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而且还存在着“将提倡变为规定”的简单做法。

    2. 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 抽象和摇摆不定。

    从上述德育目标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德育的目的已经成为社会主导意识形态要求的集中反映, 其内容自然而然地服从于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形势。

    德育完全演变为政治教育, 其内容与党内路线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紧密联系, 而党内路线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又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情况, 于是德育的内容变来变去, 教师无所适从, 学生逆反心理严重。

    而真正属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则几乎无法涉及, 最多冠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至于哪些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实质内容没有, 外在形式也无法体现。

    上世纪50 年代, 我们进行的是“五爱”教育, 1958 年进行的又是“四个观点”的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进行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育, 1989 年动乱以后, 进行的是“反和平演变”和“两史一情”教育, 现在又要进行“三个代表”进“两课”的教育。

    3. 德育途径追求目标各异, 形不成合力。

    德育途径是内容、方法、过程的承载体。

    德育途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真实可见和不可或缺的。

    学校、家庭、社会为三大基本途径。

    应该以学校德育途径为主, 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 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但由于德育的政治化倾向, 使学校的目标和内容理想化, 而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则明显实际得多, 三者之间的配合存在明显的裂痕, 形不成合力, 有时甚至相抵触。

    学校的围墙很难抵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负面影响, 加之一些社会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以权谋私、官员腐败日甚一日;使学校一周的教育抵不住家庭和社会一天的影响。

    学校在轮回以往的模式时, 已经回答不了时代赋予的新的命题。

    4. 德育方法和评价单一, 可操作性差。

    尽管德育由思想、政治和道德所组成已成为普遍的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上思想政治课却代替了伦理道德的全部内容。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 没有哪一门思想政治课不是当一门“课”来上的, 平时有作业, 期末有考试, 中考、高考和考研前还没有不作为考试科目来抓的。

    而真正的伦理道德教育却从来没有作为一门“课”来对待。

    加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只有分数可操作性强, 是用于评判和考察教育效果的指标和手段, 无形中促使教育部门在教育的方法和评价上不得不围绕分数而开展工作。

    这样在实际教育方法上就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而一味灌输, 结果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教学效果极不理想;政治课的分数成为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准。

    这样既不能将教育的结果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信念, 更不能外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