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教育30年的发展
2007年,海口市共有幼儿园373所,小学391所,初级中学94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2所,九年制学校37所,12年制学校1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高校6所。
[两基成果巩固提高] 今年秋季,全市普通中小学在校生达29.4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年辍学率为0.002%;初中入学率为城镇100%,农村90%,年辍学率为0.894%;高中阶段辍学率为0.4%;解决了32514名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安排2029.78万元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学生课本费;5150.2万元免除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508966人次;112.86万元补助2852名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186.58万元为2277名高中阶段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学生、孤儿免学费;28.06万元为被中职学校录取的2698名学生免中考报考费;223万元为201932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孤儿、残疾学生免作业本费;安排162.2万元资助了403名特困大学新生。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海南侨中初中部、海口四中高中部和二十五小海甸校区今年秋季已投入使用,增加义务教育学位4200多个、高中教育学位2000多个;12个农村教师工作间项目已竣工;21个省、市改造薄弱学校项目的建设项目全部竣工;签订了海港学校房地产与土地置换协议,完成了滨海九小配套工程及中小学布局调整三期(10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琼山一小、劳动教育基地的选址工作,正在办理园丁大厦、勤工俭学基地项目和甸昆教师村的报建手续等。
[完成省一级学校复评] 海南华侨中学、市一中、海口实验中学、琼山中学完成省一级学校的复评工作,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省一级高中(甲等)学校的荣誉称号。
其中,海南侨中以总分959.6分位居榜首。
[优化民办教育管理] 对全市453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年检。
[落实依法治校措施] 聘请市属12名校长、4个区教科局局长、督导室主任,局机关4名科长为第三届市兼职督学;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共制作法制宣传栏145期,法制讲座28场,组织120多名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工作者参加培训班;完成了春秋两季入学“控辍保学”专项督导,做好迎接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复检迎检工作,共发放迎检知识小题9万份,小卡片11万多份;环保口号8万份,告家长一封信13万多份等。
海口二中通过不定期召开“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理事会,共同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海口九小坚持文化立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今年全市普通高考报考总人数12451人,总录取人数11286人,录取率为92%。
其中:海南华侨中学高考成绩创历史最好成绩,一、二本上线率高达96.31%,比去年提高了12.27%,位居全省第一。
97所中学的21456名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总分91分以上的考生有962人,占全省91分人数的46.61%;高分段人数、优秀率和合格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全市共有395所小学的30840名六年级学生参加全市统一的小学毕业测试,总优秀率和总合格率比去年有明显提高。
基础教育
[幼儿教育] 2007年,在海口市教育局及4个区教科局备案注册的幼儿园共有373所(不含学校幼儿部)。
私立幼儿园342所,其它部门举办的31所。
全市现有省示范园9所,省一级园10所,幼儿园共设1853个班,在园幼儿数49700人。
[小学教育] 2007年,海口市共有小学391所(其中九年制学校37所,十二年制学校1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11所,民办及其他部门办80所。
共设教学班4325个,在校学生183494人。
学制为六年。
城区和原海口市农村小学满6周岁入学,原琼山市农村小学满6岁半入学。
按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年巩固率98.5%,毕业率99.5%,升初中率农村92%、城区100%,统筹安排升入初中。
[初中教育] 2007年,海口市共有初级中学94所(其中完全中学12所,九年制学校37所,十二年制学校12所),其中教育部门办48所,其他部门和民办46所。
共设教学班1380个,在校生80820人。
学制三年。
学生年巩固率98%,毕业率97.7%,升高中率85%。
[普通高中教育] 2007年,海口市共有普通完全中学12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制学校12所。
其中教育部门办13所,其他部门和民办11所。
学制三年。
共设教学班551个,在校生30444人。
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是海口市联办改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产权股份化,运作企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模式运作。
校园占地面积2288亩(含桂林洋高校区1735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 图书馆馆舍面积2.49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128个、馆藏适用图书128.21万册;实验实训室146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20万元;专任教师616名(含外教)、在校生14700人。
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开设专业50个。
2007年12月,教育部派出专家组来学院进行升格本科学院考察。
学院升本后将成为海南第一家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在学院基础上组建综合性的海口大学已被列入海口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 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28所。
其中,普通中专学校1所、公办职业高中4所、民办职业中专22所、技工学校1所;国家级重点校2所,省级重点校1所。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开设56个专业,在校生共14330人。
成人教育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07年,全市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共有14898人,报考专业29个,考试科目222科,合格率为55%;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共有5497人,入围率为84.9%,录取率为84.9%。
[职工教育] 2007年,全市各单位坚持以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目的,继续抓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工教育。
干部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年参加政治理论、电子政务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的干部共有26475人次。
工人培训主要是实施资格、适应性、技术等级和转岗、下岗再就业培训工程,全年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共达74983人次。
[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 2007年,全市23个镇以镇级、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农科教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先后举办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89期,参加学习培训59856人次;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11500人,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3500人;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12000人,其中省外劳务输出3000人。
[职成教民办教育] 2007年,全市职成教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共有127所,其中社会组织办学的有35所,公民个人办学的有92所。
办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化、艺术、外语、职业技术和社会文化生活等5大类,共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近160个,招生和培训人数达6.1万人次。
教师队伍建设
2007年,海口市公办学校教职工总数为13983人。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6.9%、87%。
2007年,全市有3名教师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17名教师获得省级优秀教师表彰。
全市全面推进师资培训,2007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87个,培训 88756培训人次,共举办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70期,辅导班30期,约27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率85%。
选送的25位教师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事例优质课大赛”获得8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选送的2节观摩课被评为优质观摩课。
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班主任全员培训;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和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共有70位园长、68名校长参加培训;实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培训新任教师258人;举办了教研员、培训教师网络研训培训班,指导建立学科研究与课题实验博客网站18个;组织全市14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举办新课程通识和学科远程研修,个别辅导教师的个人博客点击率高达132万多人次。
利用国际智力资源推进我市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工作,邀请第一批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15位环球志愿者,对全市77名中小学英语教师,开展为期15天的第一期英语听说教学项目培训。
启动第二轮(2008-2012)各级骨干教师选拔认定工作。
激情跨越二十年 琼州教育谱新篇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教育改革发展纪实
时光如梭。
转眼,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已迎来20周年。
如今,当人们踏上海南岛这片滚烫的热土,置身于蓝天碧海、阳光椰韵的怀抱,不由得为之动容与赞叹!特别是20年来海南教育的发展变化,更是为这座海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
20年来,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仅有800多万人口,其中贫困地区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有100多万人的海南来说,海南教育走过十分不平常的发展历程。
攻坚10年实现“两基”
20年来,海南教育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两基”攻坚战。
海南的“两基”攻坚战历时10年。
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石秀慧与记者谈起那段岁月,仍激动不已。
她说,那时就像“打仗”,每人手上握着一张全省地图,上面详细地标着“普九”推进路线,一镇一村一目了然,一个地方都不能落下。
建省初期,海南许多校舍破旧不堪,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竟然是用茅草搭起来的教室。
“失学儿童”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字眼。
记得1999年记者前往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市——通什市(现改为五指山市)采访时,五指山乡教学点就是用茅草搭建起来的两间教室,这里会集着30多名黎族学生,孩子们上课的桌椅板凳摇摇晃晃,教室没窗没门,顶棚裂着大口子,孩子们抬头就可以看见蓝天;村民放养的猪、羊、牛、鸡等是这里的“常客”,大摇大摆地在教室门前晃来晃去。
天一下雨,孩子们就得跑到附近的村子躲雨,等雨停了,再回教室上课。
要是遇到台风,孩子们只能回家。
当时给孩子们上数学课的王老师,向记者展示了他唯一拥有的教具,就是从山上拾来的树枝折成的一根根木棒。
他说:“工作苦点累点都没关系,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孩子们能有一间遮风挡雨的教室,那样我们就可以安安心心地教书了。”
就在离这个教学点约5公里的水满乡中学,当时学校没有图书室,虽是水泥房子,但因年久失修,早已成了危房。
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大多是黎族学生,家里穷,盐巴拌米饭是学生的主食。
就是这样的条件,还有的学生因家里穷,根本迈不进校门。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上、有书读,有间下雨刮风不再因安全而忧心忡忡的教室,成了当时海南人民心中最美的梦想。
为了这一梦想的实现,无论是领导还是百姓,甚至是那些远离家乡的海外华侨,全民一心,投入到为海南的孩子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之中,并以“两基”工作为突破口,让教育这个百年大计在海南兴旺发达起来。
2002年12月15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的王湛代表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基”督导检查组在海口正式宣布,海南省已实现“两基”工作目标,成为全国第12个通过“两基”验收的省份。
王湛话音未落,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事隔多年,记者仍清晰地记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当时在场的海南省政府及各有关厅局的领导,许多人眼里都闪烁着喜悦的泪花。
如今,海南拥有幼儿园809所,比1988年增加186所;特殊教育学校从无到有,目前共有4所;小学有2915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5%;初中有450所,比1988年增加153所,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14%;普通高中在校生14.6万人,比1988年增加了8.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0.98%。
全国率先“两免一补”
2008年4月16日晚,海南电视台演播厅,海南建省办特区20周年“十大”系列评选活动揭晓。
从3月10日至4月15日,评选活动历时35天,总投票数高达717万张。
海南率先在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高居“十大民生亮点”之首。
2005年春季,海南省委、省政府在财政并不厚实的情况下,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率先在全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
首次投入2.46亿元,受惠学生高达146.4万人。
2006年至2007年又投入5.59亿元,扩大免收杂费范围,受惠学生达289万人次。
2005年至2006年投入1.36亿元,共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达158.6万人次。
2007年投入1.14亿元,率先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2005年至2007年安排专项资金4449万元,向全省9.54万名农村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
海南昌江七叉镇中心学校校长符旭文在教育战线工作了20多年,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
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海南率先在全国实施‘两免一补’,这是众望所归,是全省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大好事!”
作为一名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者,符旭文对近年来海南农村基础教育的变化感慨万千。
他说:“1997年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农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压力特别大。
尤其是在我们少数民族偏远地区,不少家庭都很困难,因交不起学费不能送孩子读书。”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些孩子多的农民家庭,甚至会像种地那样采取“轮耕”的方式送孩子上学:老大先上学读一两年,然后辍学回家干活,把机会让给弟妹,而弟妹读了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家,让更小的弟妹读书。
从2005年开始,海南省率先在全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学生上学几乎不花钱。
符旭文说,像七叉小学,现在开学只交5元作业本费,家长们都积极地送孩子来上学。
“‘两免一补’卸下了农村学生、家长的负担,也卸下了我们农村教师的负担。
现在我们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拿同样的工资,住房也解决了,很多农村校危房改造后,教师们还有了自己的工作间。
目前,我们最大的工作任务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农村孩子教好!”如今,符旭文最渴望的是能多参加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农远工程”帮农民致富
每个周三晚上9点,海南琼山旧州镇坡秀村的百姓,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村东头的坡秀小学。
自海南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后,设在坡秀小学的播放点,靠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让这个仅有170多户的小村庄的生活习惯悄然改变。
白天,坡秀小学仅有22个学生上课,透过屏幕,感受与了解他们不知道的世界;每个周三晚上9点到11点,村里的近百名农民,到学校学习农业科普知识,掌握致富本领,欣赏家乡的琼剧和革命历史题材和教育的影片。
村长黄进吉感慨道:“村里的学校自从有了电视机和DVD机,我们农民可受益了。
过去村里有些人喜欢赌博,一赌就到天亮。
通过播放教育影片,他们懂得了赌博不能致富,致富得靠农业科技。
现在,村里的赌博现象基本没有了,人人都忙着搞生产,有的还走出山区到外面打工赚钱。”
坡秀小学仅有两名教师,其中,在农村站了30多年讲台、今年已过59岁生日的吴时明感受更深。
他说,我们农村教师没有城市教师的条件好,但现在我们可以和城市教师享受同样的教育资源。
特别是孩子们可以通过观看电视中的课堂教学,学到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
这可让我们这些讲了几十年海南普通话的教师得到了“解放”,孩子们终于有了最好的“普通话教师”了!
当地百姓看到自家孩子个个能说标准的普通话,那高兴劲像“中彩”一样。
他们为孩子们做了30套崭新的桌椅,黄进吉还特别嘱咐吴时明:“电视机你们老师尽管放心大胆地用,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所有电费村里全包了!我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海南省电教馆馆长苏文,说起这项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年底基本完成的工程,心情仍是十分激动。
海南省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如今已建成3411所项目学校,共建设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17个,全部通过省级组织的工程验收;工程总投入1.24亿元,其中国家投入2917万元,省投入6219万元,市县投入3278万元;到目前为止,工程共完成了8552万元的招标任务,装备了计算机14190台、服务器360台、电视机9270多台、DVD机6473台、卫星天线2797套、投影机456套、多媒体展示台370多配套,采购了一批教学软件、教学光盘约500万元;100%覆盖全省农村中小学校。
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由省、市、县三级培训的农村教师达1.3万多人次,使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悄然改变着海南农村教育,改变着在这里世代生活的农民的思维与生存方式。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从省政府到各级乡镇政府,从省长到负责安装调试的省电化教育馆普通的工作人员,大家齐心合力,通过架起来的“天网”与“地网”,引领海南农村教育走上了一条金光大道。
创出“三段式”职教模式
2007年1月30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
时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罗保铭,上任伊始的首个调研就来到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了解海南职业教育情况。
在当天召开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他强调,海南要集中力量,对职业教育重点扶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政府要加大投入,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让贫困地区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孩子免费上职校,就业后能为家里挣“活”钱,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走出一条职教扶贫的新路。
陈华恋是一名来自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农家小妹,是海南省工业学校工业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
虽然在非常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长大,读书时又去了坐落在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市的海南省工业学校,但她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她当年的班主任是闻名全国的职教系统第一个“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陶海林。
学校虽地处贫困山区,但一流的教学管理和独具特色的“三段式”模式,是海南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个职教育人模式。
陈华恋说,她的成长和今天所取得的一切得益于“三段式”职教模式。
毕业前的一年在三亚市一家广告公司顶岗实习,她认真工作,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也为她日后的创业积累了大量的人气。
现在,她在三亚市开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生意愈做愈大。
每年春节她开着车回家乡,村里的老老少少都会围着她的父亲夸个不停。
据了解,海南省现有人口800多万,农村人口550万;全省18个市县,有11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市县。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家庭脱贫,海南采取了“以城带乡”、示范校牵手县职中等措施,走联合办学的新路。
近年来,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海南省工业学校、海南机电工程学校、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等9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和省级示范校,都相继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县等16个市县的职业学校开展了联合办学。
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成为这些国家级重点校的“半壁江山”。
作为一个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省份,海南舍得在职业教育上投入。
仅2007年,全省投在职业教育上的经费就达4.6亿元,当年全省中职招生人数高达47979人,比2006年增加16066人,增长率达50.34%。
目前,全省16个市县全部建起了县级职教中心。
高等教育力促海岛发展
2008年新年前夕,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走进天津科技大学的校园,与该校党委书记魏大鹏等校领导一起,看望了在这里学习的海南籍黎族、苗族学生。
经海南省省长罗保铭牵线搭桥,2005年5月22日,海南省政府与天津科技大学签署了省校合作协议。
天津科大利用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海南黎乡苗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的“希望之星”。
该校每年在海南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20个名额,用于定向招收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目前,已有45名海南少数民族学生在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等11个与海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学习。
来自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成坡村22岁的黎族小伙子符志鸿说自己是个幸运儿。
他从小在黎村长大,那是个仅有30多户人家的小村寨。
他是从那里走出的第3个大学生,也是出来读书走得最远的一个,现在天津科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习。
纯朴憨厚的志鸿说起他在天津科大的生活与学习,连连感叹:“我们太幸福了。”他说,上大学前,罗保铭省长用自身的成长经历,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刻苦学习,提高本领,饮水思源,报效家乡。”我们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海南800多万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学成后要为建设自己的家乡,为带领黎乡苗寨的乡亲们走上富裕之路作出贡献。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现有高校15所,比1988年增加6所;高等教育在校生13.4万人,比1988年增加1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2%。
目前,海南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两家,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1个,硕士点91个,专业学位点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点20个,在校研究生1544人。
初步建立起从专科教育到博士后教育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纵观海南建省办特区20年的教育发展,再次验证了中国选择走改革开放之路的伟大意义。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教育举足轻重。
(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