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朱蕴山纪事诗词选

    1. 朱蕴山 生平 简历

    朱蕴山(1887~1981) 中国政治活动家。

    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汉族,1981年4月30日卒于北京。

    早年参加光复会。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

    1908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主办《平议报》。

    192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曾筹组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并任常委。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通电反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并受通缉。同年参加南昌起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任华北民族革命同盟主任。

    1938年任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总务部部长、代主任。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次年任民盟中央常委,并参与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任中央干事。1948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第一届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朱蕴山纪事诗词选》。

    2. 朱蕴山 生平 简历

    朱蕴山(1887~1981) 中国政治活动家。

    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汉族,1981年4月30日卒于北京。

    早年参加光复会。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

    1908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主办《平议报》。

    1926年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曾筹组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并任常委。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通电反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并受通缉。同年参加南昌起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任华北民族革命同盟主任。

    1938年任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总务部部长、代主任。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

    次年任民盟中央常委,并参与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任中央干事。1948年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第一届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五届中央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著有《朱蕴山纪事诗词选》。

    3. 终难忘余雪中的哪些词

    终南望余雪

    年代:【唐】 作者:【祖咏】 体裁:【五绝】 类别:【】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

    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

    朗,朴实俏丽.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4. 朱蕴山的人物生平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朱蕴山到安庆,考入安徽巡警学堂。

    徐锡麟很赏识这个思想激进的学生,介绍他加入光复会。朱蕴山则对徐锡麟誓死反清的爱国热情非常敬仰。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7 月6 日,徐锡麟率众举事,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场击中安徽巡抚恩铭。随后,朱蕴山等人紧随徐锡麟进占安庆军械所,终因弹尽势孤,与围攻军械所的清军激战四、五小时之后,朱蕴山同徐锡麟一起被捕。

    次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朱蕴山被押至刑场陪斩。徐锡麟在刑场上矢志不移,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使他受到强烈的震动,决心完成烈士未竞事业。

    9 月,朱蕴山获释并被驱逐回乡。是年冬天,重返安庆。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11 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朱蕴山回六安、霍山、舒城一带宣传革命,招募青年,组织青年军,这是当时保卫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一支生力军。

    不久,袁世凯窃踞民国临时大总统,掀起一股复辟逆流后又强奸民意,公然称帝,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讨袁斗争。1916 年(民国5 年),朱蕴山与段瑞兰、杨允中、沈子修等密谋在安庆组织武装起义反袁,组织安徽讨袁第一军,成立讨袁临时军政府,声援云南蔡锷讨袁义举。

    不料事泄,袁世凯心腹倪嗣冲密令缉拿革命党人。为了掩护同志,朱蕴山再度被捕入狱,直到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毙命,朱蕴山才重新获得自由。

    1917年(民国6 年)2 月,朱蕴山秘密来到芜湖,参加当地的新文化运动,并积极进行反对安徽军阀倪嗣冲的斗争。同年6 月初,朱蕴山到上海,会见同乡好友,商量反倪对策。

    亲自撰写《燃犀录》(又名《倪嗣冲祸皖记》),列举倪嗣冲的种种罪行。他将《燃犀录》油印了100 多份,分寄京、津、沪、汉同乡会,呼吁他们团结一致,救乡救皖。

    9 月间,朱蕴山赴北京,访问陈独秀、胡适等人,商谈反对倪嗣冲“安武军”问题,得到他们的赞同和支持。为了迎接孙中山北伐,朱蕴山离京南下,于11 月初回到安庆,会见法专校长光明甫等人。

    大家决定由朱蕴山回六安筹建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以此为宣传革命,教育青年,组织民众的阵地。民国8 年春天,第三甲种农校正式开学,学校聘请钱杏邨(1912 年)(阿英)等一批思想进步、学问渊博的教员任教,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影响日益扩大。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后,朱蕴山等人当即组织学生于5 月7 日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抵制日货,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他还不断地把《资本论入门》、《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书刊介绍给进步学生。

    后来,该校有不少优秀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骨干,这都是朱蕴山精心培育的结果。1921年(民国10 年)初,军阀倪嗣冲及其侄儿倪道烺把持省议会第三届选举,他们贿选议员,安插亲信,削减教育经费,镇压学生运动,屠杀革命学生。

    为了反对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朱蕴山先是在六安出色地组织领导了“学生监视选举团”的工作,接着应刘希平电邀,赴省城安庆,联合李光炯、光明甫等创办《评议报》,并出任主笔。在反对贿选、“六二学潮”、驱逐省长李兆珍等运动中,朱蕴山不仅领导和组织了爱国学生斗争,而且他所主办的《评议报》,在揭露贿选丑闻,挟击军阀统治,推动反帝反封建斗争深入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1922年(民国11 年),北京政府派张勋旧部张文生督皖。张文生和倪氏军阀实为一丘之貉。

    于是,朱联合史恕卿等社会名流发起了“废督裁兵”运动,迫使北京政府答应裁减驻皖部队,调走了张文生。这一年8 月,朱蕴山还在上海拜谒孙中山先生,参与酝酿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1924年(民国13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朱蕴山作为安徽国民党左派的领导人,他衷心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26年(民国15 年)1 月,朱蕴山以中央特邀代表身份在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2 月,根据国民党中央的决定,在安庆成立包括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左派临时省党部,朱蕴山和光明甫、周松圃任常务委员。

    随后,在朱蕴山等人的支持下,安徽国民党左派各级组织也相继成立,有组织地开展了反对国民党右派—— 西山会议派,支持北伐战争的斗争。1927年(民国16 年)1 月,为了配合北伐军,朱蕴山和沈子修一起回六安,准备一举发动六(安)霍(山)武装起义,不幸失败,起义未成。

    同年春,正当北伐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在安庆亲自策划了震惊全国的“三· 二三”事件,其间,蒋介石曾约朱蕴山谈话,企图拉拢,但遭到朱的严词拒绝。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安徽的国民党右派也在安庆开始“四·一六清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

    面对白色恐怖,以朱蕴山为首的国民党左派一部分转入地下,大部分转赴武汉,继续召开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执行委员新增加章伯钧等10 余人,朱蕴山继续当选为常务委员。

    7 月,武汉。

    5. 鹊桥仙夜闻杜鹃诗词赏析

    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 ①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译】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

    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题解】 此词选自《渭南文集》,作者在蜀,曾一度任南郑(今陕西汉中)军职,不久改调成都参议官,投闲置散,抱负难展,失意之极,因咏啼鹃以抒怀抱。通篇借物寓情,以环境冷落渲染凄凉气氛,以莺燕无声反衬杜宇啼鸣,悲凉悉苦。

    《词林纪事》引《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 【简评】 梦中还是从戎南郑的边城角声,醒来却闻羁旅成都的杜鹃啼鸣。

    “千里曜戈甲”的壮景,由此破碎为茅檐孤灯的暗夜;那“气吞残虏”的雄怀,又何堪临对这春晚的“连江风雨”?杜鹃是蜀中望帝的化身,它的啼鸣,似乎总在提醒羁人“归去”。但放翁的志向,本就在“欲倾天上银河水,净洗关中胡虏尘”,他也曾在诗中再三申诉:“四方男儿事,不敢恨飘零。”

    那么,这“故山”就不应只指故乡山阴,当还包含了半壁沦落的故国河山。而半世飘然的“羁旅”,更还伴和着“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无限悲慨了。

    【赏析】 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冬陆游离开南郑,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职,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据夏承焘《放翁词编年笺注》,此词就写于这段时间。

    杜鹃,在蜀也是常见的暮春而鸣。它又名杜宇、子规、鹈鴂,古人曾赋予它很多意义,蜀人更把它编成了一个哀凄动人的故事。

    (《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因此,这种鸟的啼鸣常引起人们的许多联想,住在蜀地的文士关于杜鹃的吟咏当然就更多,杜甫入蜀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

    陆游在成都时的心情本来就不大好,再加上他“夜闻杜鹃”,自然会惊动敏感的心弦而思绪万千了。上片描述杜鹃夜啼的情景。

    词人从景物写起:“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茅檐”、“蓬窗”指其简陋的寓所。

    当然,陆游住所未必如此,这样写无非是形容客居的萧条,读者不必拘执。在这样的寓所里,“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坐在昏黄的灯下,他该是多么寂寥。

    同时作者想象出“连江风雨”、“萧萧暗雨打窗声”。其愁绪便跃然纸上。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这时他听到了鹃啼,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先反衬一笔:莺燕无声使得鹃啼显得分外清晰、刺耳;莺燕在早春显得特别活跃,一到晚春便“燕懒莺残”、悄然无声了,对这“无声”的怨悱,就是对“有声”的厌烦。

    “总”字传达出了那种怨责、无奈的情味。接着再泛写一笔:“但月夜、常啼杜宇。”

    “月夜”自然不是这个风雨之夜,月夜的鹃啼是很凄楚的——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何况是此时此境呢! “常啼”显出这刺激不是一天两天,这样写是为了加强此夜闻鹃的感受。下片是写夜闻鹃鸣的环境,着重于气氛的渲染。

    杜鹃,又名杜宇,这种传说中古代蜀帝灵魂的鸟,常在夜间啼叫,其声凄厉悲凉,往往触发旅人思乡之情。杜鹃这种“悲鸟”,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啼鸣,更加使人感到愁苦不堪。

    接着下片就写愁苦情状及内心痛楚。“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这杜鹃竟然可以在发出鸣叫,催成词人几行清泪,惊残他一枕孤梦之后,又拣深枝飞去。“孤梦”点明:客中无聊,寄之于梦,偏又被“惊残”。

    “催成清泪”,因啼声一声紧似一声,故曰“催”。就这样还不停息,“又拣深枝飞去”,继续它的哀鸣。

    “又”,表明作者对鹃夜啼的无可奈何。杜甫《子规》写道:“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客中愁闷时那能听这啼声,可是那杜鹃却似故意追着人飞!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况。

    鹃啼除了在总体上给人一种悲凄之感、一种心理重负之外,还由于它的象征意义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比如它在暮春啼鸣,使人觉得春天似乎是被它送走的,它的啼鸣常引起人们时序倏忽之感,如《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同时,这种鸟的鸣声好似说“不如归去”,因此又常引起人们的羁愁。所以作者在下面写道:“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故山”,故乡。

    “半世”,陆游至成都已是四十九岁,故说半世。这结尾的两句进一步表明处境,生发感慨,把他此时闻鹃内心深层的意念揭示出来了。

    在故乡听鹃当然引不起羁愁,之所以“不堪听”,就是因为打动了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而此时作客他乡更增加了一重羁愁,这里的“犹自……况”就是表示这种递进。《词林纪事》卷十一引《词统》云:“去国离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於邑”(於邑,通呜咽)。

    纵观全。

    6. 文言文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 换书士人

    我来给你翻译一下,顺便考考我自己:

    张文潜曾经说,最近(眼下)很流行刊印书,并且买书的人经常都是读书人,亲自付出银子(刊印书本).有一个这样的读书人,他把家里的所有钱,大约有千两银子用来买书,(并且)把这写书带到了京城.在半路上,(他)碰到了另一个读书人,拿出书给他看,非常喜欢这些书但是家里很贫穷,买不起这些书.他家有几件古铜器,就用它来交换它.而先前的读书人有喜爱古玩的癖好,一看见这些古玩就很高兴,就说了:"这些不是平常的东西,我就和你估计一下他的价值,用来交换"

    于是拿出他所有的书换取那几十件铜器,等到他回到家里.起的妻子很吃惊丈夫为什么回来得这么快,开他的行李,只见到两三个布袋子发出铿铿的声音,问清了情况,就麻他的丈夫说:"你换来了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可以挣得到饭吃啊?"这个人说:"他换了我那些书,不是也没有饭吃吗?"因此说别人也会这样糊涂.满座的宾客都笑得倒下了.

    有不到位的地方,请自己修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