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李白的故事或长篇古诗词

    李白长篇古诗

    其一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

    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

    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

    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

    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

    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

    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 【上日下文】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其二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入紫微。

    【虫带】【虫东】大明夷朝晖。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其三秦皇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 挥一作飞 )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

    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

    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

    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

    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

    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

    扬波喷云雷。鬈鬣蔽青天。

    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

    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

    金棺葬寒灰。其四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 首一作手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唯应清都境。

    长与韩众亲。其五太白何苍苍。

    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

    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不笑亦不语。

    冥栖在岩穴。我来逢真人。

    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

    ( 启玉齿一作忽自哂 )授以炼药说。铭骨传其语。

    竦身已电灭。仰望不可及。

    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

    永与世人别。其六代马不思越。

    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

    土风固其然。 ( 固其然一作其固然 )昔别雁门关。

    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

    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

    【虫几】【歇欠换鸟】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

    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

    白首没三边。其七五鹤西北来。

    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

    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

    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

    ( 一作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

    寿与天齐倾。( 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

    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

    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

    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

    倏忽无留形。遗我金光草。

    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

    对博坐蓬瀛。)其八咸阳二三月。

    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

    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

    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

    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

    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

    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

    但为此辈嗤。其九庄周梦胡蝶。

    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

    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侯。富贵故如此。

    ( 故一作固 )营营何所求。其十齐有倜傥生。

    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

    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

    拂衣可同调。其十一黄河走东溟。

    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

    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

    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

    年貌岂长在。 (年貌一作颜色 )吾当乘云螭。

    吸景驻光彩。( 上二句一作谁能学天飞。

    吸景驻光彩。 )其十二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

    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

    还归富春山。清风洒六合。

    邈然不可攀。使我长叹息。

    冥栖岩石间。其十三君平既弃世。

    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

    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

    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

    □□有时鸣。 【上狱下鸟】【上族下鸟】安知天汉上。

    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

    谁人测沈冥。其十四胡关饶风沙。

    萧索竟终古。木落秋草黄。

    登高望戎虏。荒城空大漠。

    边邑无遗堵。白骨横千霜。

    嵯峨蔽榛莽。借问谁凌虐。

    天骄毒威武。赫怒我圣皇。

    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

    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

    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

    安得营农圃。不见征戍儿。

    岂知关山苦。( 一本此下有争锋徒死节。

    秉钺皆庸竖。战士死蒿莱。

    将军获圭组。四句 )李牧今不在。

    边人饲豺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

    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

    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

    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

    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鹤举。

    千里独徘徊。其十六宝剑双蛟龙。

    雪花照芙蓉。精光射天地。

    雷腾不可冲。一去别金匣。

    飞沉失相从。风胡灭已久。

    所以潜其锋。吴水深万丈。

    楚山邈千重。雌雄终不隔。

    神物会当逢。 ( 当一作相 )其十七金华牧羊儿。

    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

    未去发已白。不知繁华子。

    扰扰何所迫。昆山采琼蕊。

    ( 蕊一作蕤 )可以炼精魄。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

    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

    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

    年年桥上游。鸡鸣海色动。

    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

    ( 西上阳一作上阳西 )余辉半城楼。衣冠照云日。

    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

    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

    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

    列鼎错珍羞。香风引赵舞。

    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

    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

    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

    绿珠成衅雠。何如鸱夷子。

    散发棹扁舟。 ( 棹一作弄 )其十九西岳莲花山。

    ( 岳一作上 )迢。

    李白长篇古诗

    蜀道难

    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上是三首最有名的长篇

    另有一些好的长篇

    长干行

    梁甫吟

    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

    侠客行等

    比较好的中篇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相思两首等

    我很喜欢李白的两首词

    菩萨蛮(平林茫茫烟如织)

    忆秦娥(箫声咽)

    自己百度上查一下全诗吧

    希望能有帮助

    关于李白古诗的故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写诗的故事

    1、《清平调》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

    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

    《清平调·其一》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2、《赠汪伦》的故事 一天,汪伦听说大诗词家及浪漫诗人李白要路经安徽,而汪伦又对李白十分敬畏,心里十分激动,于是,便想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一起欣赏诗词,自己也能请教一下诗词技巧。但汪伦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素来高傲,不问人事交情,怕自己邀请不来李白,所以,便开始想办法,引李白来这里。

    汪伦听说李白有几大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三爱作诗四爱走,汪伦想,自己何不投其所好,编一些情景,引诱李白来自己所在的泾州呢?于是,汪伦苦思冥想,写了一封简短却十分有吸引力的信给李白,信中写道:“您不是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您不是喜欢饮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请您屈尊,千里跋涉来泾州看一看吧,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汪伦怀着忐忑的内心命人将信转交给李白,并且一直期待着李白的回信,一段时间后,汪伦收到李白回信,说自己会来泾州游玩,兴奋极了,提前就开始准备着,时刻迎接李白。李白收到信后,一看,乐坏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自己心心念念的地方,竟这么容易自己上门邀请,于是便十分兴奋的改变原来的行进计划,取了一个捷径,在途中历经跋涉,也观赏到许多美景,交了许多朋友,千里迢迢来到了泾州。

    汪伦听说李白来了,也是十分的激动,汪伦非常诚心的自己接待李白,二人一见面,汪伦就十分歉意的对李白说:“我信中所说的这里有十里桃花,是谭水名,并不是真的有十里的桃花,我说的万家酒店,是有一个酒店名叫万家酒店,并不是真的有一万家酒店。我之所以辩此谎言邀请您前来,是因为早听说您是位豪侠之士,又对诗歌如此精通,我也十分的热爱诗词,为了同您交个朋友,想像您多请教一些问题不得已才编出这段话来引诱您的。”

    李白听了之后当即明白怎么回事,之后便哈哈大笑,在之后的交谈中,李白见汪伦如此诚心诚意和自己交朋友,不惜顶着不诚实的黑锅写信邀请,又听了他很符合情理的解释,内心的不快很快雪融冰释了。李白又见汪伦和自己一样对唐诗有如此热爱的追求,就和他谈诗论剑,饮酒作诗,便在泾州多留了一段时间,在这其中向汪伦说了许多与诗词有关的技巧。

    临走时,汪伦送给了李白八匹好马,十匹锦缎,并亲自送李白离开,为其举行欢送仪式,李白看他如此热情,自己兴趣全来,便写了一首《赠汪伦》来答谢他:《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3、 《静夜思》的故事 李白四十二岁的时候,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长安。当时是天宝元年,玄宗皇帝召见了李白,并给李白很好的待遇,封他为翰林学士。

    唐玄宗并不想让李白参政,而是赏识他的才能,喜爱他的诗,想让他陪在身边做一个文学侍从。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转眼间李白在长安已有三年了。

    三年来,李白做梦都想在政治上施展报负,却不如人意,加上他在长安放荡不羁,过着狂放的生活,有不少人嫉恨他,甚至到处诬陷诽谤他,使得唐玄宗也开始讨厌他。李白意识到自己远大的抱负不能实现,心中万分失望,他毅然辞官,准备离开长安。

    临行前,李白躺在床上彻夜难眠,想着自己以前走过的路以及三年来在长安的生活,更是感慨万千。这时,一缕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李白的床前,那么洁白,那么柔和,象是蒙在地上的一层秋霜,顺着月光,李白抬起头来,看着空中皎洁的月光,激动不已,故乡,我的故乡,你在何处?激动之后,李白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静夜思》。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西游献赋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中的景象,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

    谁有关于古诗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老师这么给我们讲《赠汪伦》的,不知道真假。

    李白经常四处云游,李白游经(在今安徽省)桃花潭附近时,附近贾村的汪伦非常爱慕李白的诗篇,便写信邀李白前来,信中提道: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桃花成潭(知道李白喜欢桃花和美酒)。李白信以为真,前来拜访,王伦更是盛情款待,当提及美酒桃花时,李白知道上了当,原来这里有个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和一个叫桃花潭的景观,追悔莫及,便对汪伦要求写诗的事只字不提。

    当李白要走的时候,汪伦仍是热情欢送,李白深深感动,便写下了《赠汪伦》这首诗。

    李白与诗歌的有趣故事(140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玻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朝诗人崔颢的一首七律诗,题在长江边上的黄鹤楼。

    作者以子安乘黄鹤的神话为缘由,渲染出一种令人深深向往的环境气氛,描绘出祖国锦绣山川的胜景,历来让人百读不厌。据说在天宝三年,李白也到黄鹤楼漫游,看到崔颢这首题诗,越看越爱,赞叹不已。

    望着长江上下如画的风景。李白也想再写一首题黄鹤楼的诗,但想来想上,总是跳不出崔颢诗的意境。

    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随后,他便独自乘船到江南一带漫游去了。

    黄鹤楼所题的古诗中,以崔颢的诗最为人称道。有关李白为此而“搁笔”的传说,值得考究。

    李白在崔颢题诗前已两登斯楼,均有诗作。崔颢题诗后,李白并非很快见到。

    李白对崔诗景仰之至,《登金陵凤凰台》似欲超越,与崔诗互有短长;《鹦鹉洲》则明显学舌,故难以流传。

    要看古诗,我要看李白的故事词

    1.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7.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很多,很多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