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为什么讲平仄

    1. 写诗讲平仄,平仄是什么意思

    平仄(拼音:píng 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2. 古诗所讲的“平仄”是什么意思唐朝以后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希望能帮助到你

    3. 古诗为什么那么强调平仄压韵

    古典格律诗词对文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要求,稍谙古文者皆知。

    以七律为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中,对中间两联尤其要求严格对仗。这种对仗不紧紧是字数,词性上的,还包括声调。

    从声调上讲,首先是平仄相间,即不能出现连续的平声或仄声,当然仅对偶数位字作这一要求,也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其次是联间沾,联内对,即上联后句与下联前句平仄相同,同联当中平仄相对。

    词的词牌格式更多,平仄之式更为复杂,但平仄相间和固定仍是重要的原则,对词而言,在固定的位置上只能放入符合平仄的字。 律诗绝句以及词曲的各种固定形式,(包括句数,字数,对仗,压韵,平仄几方面特定要求)自有其鲜明的美学及诗学特征。

    律诗绝句以五字和七字为一句,一是读起来节奏鲜明,另外从记忆心理学上讲则是更符合记忆的要求,这种分句法最容易记住;对仗具有典型的轴对称形式的美感,恰好又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特征相协调一致,如古代建筑典型特征就是它的轴对称性;韵脚一致能使阅读吟诵和谐流畅;平仄相间使诗句抑扬顿挫;联间平仄相沾则能起到整诗语气贯通的作用,类似于汉语修辞手法中的顶针。各种固定形式特征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由此看出不尽相等。

    比如压韵,即使现代汉诗也有这样要求。由此可见压韵在诗歌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性。

    比较而言,平仄的重要性又如何呢?平仄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声调是汉语特有的,它是一个汉字必备的语音特征,不像英语单词仅有音节特征,没有声调(英语所谓的声调完全不是此处所讨论的定字要素,故不深究)。声调的本质是一个字发音时音高,升降长短的变化特征,现在的普通话,阴平是高平调(不升不降),阳平声是中升调(不高不低谓中),上声是低升调,去声是高降调,简单说为音调的高低升降变化变化就是声调。

    但是声调口口相传,因而岁历史变迁变化很大,又有地域之别,更难统一,不象文字有固定的流传形式而比较稳定。现在将普通话中的阴阳平声归入平,上声去声归入仄,而古韵则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上去入归入仄声,与今天的声调分类不一样。

    其具体的发音情况也不能详细知晓。一个编辑论及拙诗“坐看寒山一片湿”中的湿字,认为属入声,归仄声类,以古韵而言的确如此。

    确实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地方语言中保留有入声,象古音一样,而且不同地域也不尽相同,但是现在推广的普通话已经删除入声,将其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划归阴阳上去这四声中,“湿”字按新韵讲为阴平,属平声类。那么究竟在现代的古诗创作中,是以普通话为标准呢,还是以古音为标准呢,或者以地方语音为标准?如果要有标准的话,当然该以拥有最多使用者或者说拥有国家指定的普通话作为标准。

    有唐七绝第一(其实文无第一,这里仅仅是借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明这首诗的重要地位)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笛”古为入声,属仄声,入格;今普通话为阳平,属平声,出格;且“杨”字为平声,也出格。这也从侧面说明关于平仄的要求是不能太严格苛求的,因为有时我们连平仄的统一标准都不能完全确定。

    由次事实可见,平仄在律诗绝句的创作中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古音读来入格的诗,现在以今天普通话的标准来朗读,很多竟然出格,可是我们仍然欣赏它,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为甚?因为我们重视的是诗的内容之实之丰,意境之美之巧,而忽略了平仄,由此可见,平仄的重要性实在次之又次之。

    古诗词是能够入乐而唱的,诗有吟诵之说,吟不是唱,是拖长了字音,改变了音调的,吟到得意之处还要将音抖几抖,是这样一种读的方式。词也有倚声填词之说,实际词牌就是一首已经谱好了的曲。

    古诗词一旦入乐,或吟诵,其声调之性质便不复存在,平仄也就失去了意义,仅在以纯语言形式存在下,平仄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从吟或以诗入乐来看,平仄在诗中,其美学特征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即古诗词创作中声调的作用主要应该是限定一个字是什么字,仅凭正确阅读就能判断出来,而不是非得在这个位置上固定平或仄,这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应该像建筑为了对称美而严格要求一样。

    一个著名声乐家在教授怎样唱出“琴手”和“禽兽”的区别时,要求前者发声以软起,后者以硬起来区分,软起是发音时由弱逐渐到强,类似于阳平音或上声,硬起是指发音时突然将声均匀发出,类似于去声的发音,这是用音强去比拟于音高,也说明汉字入乐已经失去了声调的意义,不得以以另外的声音形式来加以区别,以便听者能够根据声音判断出是委婉的“琴手”呢还是骂人的“禽兽”。歌唱时还有一种处理的办法是在发音前根据字的平仄声调加一个倚音。

    在实际语言表达中,汉语单字的平仄也处于灵活的变化中,如双声叠韵等连绵词中的轻声(轻声出现的地方很多);一七八不几个字的变调,(一条,一在平声前,读去声,为仄声,一个,一在仄声前,读阴平,为平声);双上声(如理想一词),前面的上声变为半上,等等。在具体的语境当中,还会有个人创造性的变化。

    我听到过足球进球时,解说员激动的“好球”一词,有时把好念成半上声,有时则直接念成阳平声。这些灵活的变化处理。

    4. 诗词的平仄怎么区分,为什么一定要平仄

    为何要讲平仄

    汉语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通过字音微妙多变的对比,也就是平仄交错,可以达到听觉上的享受,使之悦耳动听,增强诗词的抑扬顿挫效果,形成汉语的音乐美。平仄是汉语特有的东西,并非古人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历代声韵学家在研究分析古代语音规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带有一定的约定束成的因素。

    平仄区分

    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

    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相当现代汉语的二、三、四声)。

    实际上两套系统的差别也不是很大,虽然记忆并不是问题,适度的了解也是好事,但是目的在于写诗创作而非研究字音,依据现在的字音其实就可以了。

    5. 诗词中“平仄”为何意

    诗词的平仄 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为了保持音乐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统读。

    (仿作是否也要照猫画虎,问题复杂,以后谈。)这是原则,或理想;真去读,就不能不顾事实的一面。

    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

    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不可能,只好放松一些。

    放松还可以有宽严的等级之别:严是平仄(不是四声)完全从旧,宽是只有关键字从旧。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一首为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加点的字都是读音古今有别的(当然还是就语音系统说),其中除“论”这里旧读平声以外,都是入声字。

    照入声读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满足于维持仄声,即读如去声。这是严的一路,即凡入声字都读如去声。

    可以再放松,只关键字维持仄声,其他非关键字从今音。这样,变读的字就只剩下“识”、“论”两个(“曲”读上声,不变为去声也可以)。

    为什么可以这样放松?以下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问题由音乐性来,相当复杂,甚至相当微妙。

    前面说过,格律是音乐性的基础,这话没说清楚;想说清楚,就要理清音乐性和格律的关系。先打个比方,音乐性是道德性的,要求严而细;格律是法律性的,所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道德管得宽,兼及路遇佳人多看几眼的小事(所谓诛心)。法律就不能这样,只要没严重到动手动脚就不管。

    音乐性也是这样,也许情调的不同也应该算在内吧?如果竟是这样,那就,例如平声韵开朗,仄声韵沉闷,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还可以加细,如同是平声,十五删韵宜于表现豪放,五微韵宜于表现怅惘,也就与音乐性有关了。

    还可以再加细,甚至同是仄声,同是十灰韵,以杜甫的格调高的“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联为例,上声的“扫”换为去声字,“开”换为“裁”,且不问意义,音乐性也会差一些吧?这类细微的地方,我们一向不管,是因为:一,不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而就抓不准;二,即使弄得清,法令如牛毛,负担太重,也必将苦于无所适从。于是不得不退一步,走切实可行的一条路,也就是粗略的一条路,只求合于格律。

    格律保证的是明显而重大的音乐性,此外就都交给作者去神而明之了。 格律,与声音有关的主要是两种:一是押韵,二是平仄协调。

    先说押韵,这是用回环的方式以表现音乐美。韵字一般放在句尾。

    说一般,因为,如《诗经·周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韵字是放在句尾的虚字之前。中古以来的诗词之作就不再有这种形式,所以也可以说,韵字都是放在句尾。

    押韵的格律要求是韵字要同韵(这是就近体说,古体和词限制较宽,详情留到后面说),所以读,遇到韵字古今音不同(主要是平仄不同)的,就要从旧,以保持押韵的音乐美。举下面几首为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欧阳修《采桑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读平声)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前两首是诗。第一首押平声十四寒韵,第四句“看”照今音读去声,不能与“寒”、“盘”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要读平声。

    第二首押入声九屑韵,韵字照今音读,“绝”是平声,雪是上声,不能与“灭”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都要读如去声。后两首是词。

    前一首押平声六麻韵,上片末尾的韵字“车”,今读chē,不能与“华”、“家”、“哗”、“斜”、“花”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要读chā。后一首基本押入声六月和九屑韵(只有“阔”是七易韵,词韵第十八部入声五物、六月、七易、八黠、九屑、十六叶同用),“歇”、“发”、“噎”、“别”、“节”、“说”今都读平声,不能与“切”、“阔”、“月”、“设”押韵;为了保持音乐美,都要读如去声。

    2 诗词的平仄 就押韵的格律要求说,韵字是关键字,关键字读音与中古音系统不合,就打乱了格律,也就破坏了音乐美。至于韵字以外,如果没有其他规律(指平仄协调,下面谈)拘束着,就放松些也未尝不可,至少是关系不大。

    例如上面举的四首,第二首的“独”是入声字,照今音读为平声,也不会感到怎么难听;同理,第三首“直”也是入声字,照今音读为平声,也不会感到怎么难听。这是宽的一条路,只求合乎格律,或只管关键字,用大话说是得凑合且凑合主义。

    目的是减轻负担,让大量有志于学的人不。

    6. 古代诗词为什么有这么多平仄讲究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三声、第四声。绝句中,上下两句,出句与对句,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要平仄相对,上句的字若是平声,下句的字就要是仄声,反之相同

    古人写诗词讲究平仄相对,是利用汉语声调的平衡交替来造成语言中抑扬顿挫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韵文淳厚

    7. 宋词是否讲格律平仄

    首先,宋词是一篇一篇的,每一篇,有个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格式,都是不一样的,是固定的

    比如虞美人的格式,就是: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其次,曲(或者说元曲中的小令),也有类似的格式。

    最后提点建议:要写这种东西,最好能押韵。

    比如“征夫去,望江山。”,如果改成“征夫去,江山望”,会不会更顺口一些?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要写的话,首先必须确定一个韵脚,当然抛开唐诗不谈,在整个篇幅中是允许转韵的,但是一般不提倡隔一句两句就转韵,不然就没有韵味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