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通俗解
1. 诗词的典故及理解
好像高中的复习卷子呀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柔荑:柔嫩的荑草 凝脂:凝冻了的油脂,比喻光洁白润的皮肤。 这是卫风硕人在描述庄姜之美的时候写道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勾勒出那个处处吟唱民歌的时代,一个自然清新、摄人心魄的窈窕美人。而卫夫人庄姜以她的绝美仙姿,走进了诗经,亭亭玉立在千年的历史中。
看来,从古到今,手如柔荑,指如青葱,也是美人所必备的要求。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而:假设联词,如果 仪:礼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如果不懂礼仪, 不死有什么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止:有,"止"作"之"的通假,极为牵强。
反而是"景"作"影"的通假,作如影随形解。止的本义为"停止"。
影行(德行)行(行走、模仿)止。正是见贤思齐,却力不能胜、心有不逮,才有感叹、仰慕、崇敬。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它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高岸为谷: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陵:大土山。
即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原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后用以比喻事过境迁,现多比喻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
细细体味此言,觉得其中的确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和警示。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引申一下,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自己不上进的话就没就了。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辅车相依: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焉:哪里。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那毛又应该依附在哪里呢? 比喻基础是根本,是事物赖以存在的依据,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 想要强加给人什么罪名,难道还会找不到理由吗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言:文章。文:内容。
你写的东西很空洞,所以就不会广泛流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去:除掉。
庆父:人名,鲁庄公的弟弟。意思是不去掉庆父这个人,鲁国就不得安宁。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可以伸直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懂得满足适可以止,就不会遇到危 3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老子) 想要得到什么 必须先要付出什么 即使说 要为你想得到的付出代价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畏:害怕 不怕死的人,怎么会把死当一回事呢?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太直了过后就会弯曲,太灵巧了过后就会笨拙,太能言了过后就会木讷。
形容一种事物达到极限了过后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孰:谁的意思。孰不可忍:谁都无法忍受。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愤:思索。
启:启发。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不极力思索就得不到启发,不是想说而说不出来,就不会更想说出来。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敏:勤勉。
耻:以某某为耻辱。 勤勉好学,不把比向自己差的人问问题当作是一件耻辱的事。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仰:抬头 弥:更加;越发。
坚:坚固 抬头看才知道更加高,钻过之后才知道坚固。形容比想像的更加厉害。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厌:厌倦。
诲:教诲。倦:疲倦 学习不应该一会就厌倦,教诲人不应该一会就疲倦。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三天热情。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谏:匡正;挽回。追:把握。
过去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未来的事还可以把握。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张:与弛相对。张,施弓弦也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在大路上行走,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2. 诗词的典故及理解
[原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译文] 窈窕淑女体修长,披风罩在锦衣上;齐侯女儿多娇贵,嫁给卫侯到吾乡。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谭公是她亲姐丈。
双手白嫩如春荑,肤如凝脂细又腻;脖颈粉白如蝤蛴,齿如瓜子白又齐; 额头方正蛾眉细,笑靥醉人真美丽,秋波流动蕴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驻马停车在城郊;四匹雄马多矫健,马辔两边红绸飘, 鸟羽饰车好上朝;诸位大夫该早退,别让国君太操劳。
黄河之水声势大,奔腾向北哗啦啦;撒开鱼网呼呼响,鳣鲔跳跃泼剌剌, 芦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饰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诗。庄姜夫人如诗中提到,是当时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别小看这句“东宫之妹”,这是明写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后所生,凸显她娇贵的身份。
有人说这位美丽的庄姜夫人嫁给卫庄公之后,受到了冷落谗嫉,没有子嗣,所以卫人同情她,为她做了这首赞美诗——这个“有人说”来自《左传》,力挺者是朱熹,不过这个解释向来很有争议,后人多认为这首诗看不出什么同情怜悯的成分,纯粹是赞美,是庄姜嫁到卫国时卫国人拍马屁的诗。从解释的不同看起来,朱夫子也不是纯粹道学,相当有人情味儿——我也宁愿相信这是人民同情美而无子的王后所做的诗也不愿相信这是无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马屁写的应制歌。
就算不看诗中的生僻字,单从字面也很好理解这首诗赞美的是庄姜夫人的美丽——其实这首诗里多数的语句还是在写庄姜的出身和排场,真正的外貌描写不过是“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这一句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 简单解释一下:“硕人”,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引申为美女,可见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时代,人们(至少是卫国的人们)喜欢高大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健康美还是比较吃香的。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女神雕像,无论哪一个都是高大丰腴、有着结实的臂膀、修长的双腿和一个圆润的小肚子——可见在人类的“先民”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喜欢那种高大丰硕型的美女,可以说,其审美观是十分健康的。究其所以,还是“美与善相统一”的规则在起作用,先民时期的人们,受自然条件所限,寿命没有现在长,高大健硕的女人至少代表着健康、宜生养,所以,是“好”的,因此也就是美的。
女人圆润丰满的身体,就如灌满浆的稻谷,代表了一种生命力,在与天地战斗、生命权得不到保障的岁月里,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激发人关于“美好”的想象呢?至于“白皙是美的”这个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所承认;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正因其苍白的面容而被赞誉为“有圣处女一般的容貌”;十八世纪的法国贵妇,为了使自己变得更白,不惜往脸上涂抹诸如鳄鱼粪便这种恶心的东西。(黑皮肤也很美,是现代才有的审美观。
近几十年,法国女人才流行起黝黑明亮的皮肤,就算巴黎没有海,也要拜托市长在塞纳河边铺上海边才有的细沙然后大家去晒太阳。)而在中国古代也是以白为美的,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
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可见,“白”是中国古代一贯千年的审美观——总之,高大,说明出身娇贵、吃得好、营养好;白皙,说明她不用去室外劳动,从不经风吹日晒,可以说,这是一种属于贵族的美,是一种贵族时尚,除非天生丽质,老百姓是追不起的。“硕人其颀”是说“这位高挑的美女身材真修长啊”,原来古人所谓的高大白胖,是要求凹凸有致,不止是一味的胖下去,还需要颀长优美才是好的;“衣锦褧衣”是说“她穿着锦帛织成的长斗篷”,这位庄姜夫人,不仅美,而且挺会穿,因为身材高,再穿个长斗篷,看起来就会格外修长。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已经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写美女的名句,意思是:手指像细草般柔软灵活,雪白的皮肤像凝脂一般光洁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虫那样既白且长,牙齿像瓜子儿一样扁而整齐;她额头丰满眉毛弯弯,浅笑盈盈,还有两个酒窝,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波——看看吧,令人惊叹吧?庄姜夫人几乎没有缺点啊!弯眉亮眼、皮肤雪白、额头丰满、长长脖子、牙齿整齐、手指滑腻……甚至还有俩酒窝……好事儿都让她赶上了,看来山东出美女所言非虚!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审美观好几千年其实并没有特别巨大的改变,除了皮肤白之外,黑白分明的大眼、长脖子等以上提到的优点我们现在仍然认为很美——以前我们认为樱桃小口是美的,后来西风东渐之后,国人也渐渐能接受大嘴之美了,这可能算是中国人审美观里比较强烈的一种变化,可是,。
3. 诗词典故的内涵,
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
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 3 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
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 诗词中的典故
结草衔环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一亘古不变的天理。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
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
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
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原文』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 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
宣公十五年》) 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为蝼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
’”(《后汉书·杨震传》。
5.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有:
1. 沙漠、古道、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类典故多抒发凄凉悲伤的思绪和孤独惆怅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 李清照《声声慢》)
2.冰雪、松、菊、梅、竹
这类典故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 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 元稹《菊花》)
3.春日、清风、花草等
古代诗人多借这类意象抒发闲情雅致。例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4.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 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 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5.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6.黄昏、夕照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6. 著名诗词典故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作者:严蕊(生卒不详),女,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
【译文】 说是梨花,但不是;说是杏花,也不是; 颜色红白相间,此花的风韵别具一格,超凡脱俗! 还记得吗?在武陵的那一醉?(这就是《桃花源记》武陵源的桃花阿!) 【鉴赏】 对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但决非一览无味,须细加玩味。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道是梨花 ——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白白与红红“紧承发端二句,点明此花之为红、白二色。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极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一树花分二色,确非常见,此花实在别致啊! “别是东风情味”上句才略从正面点明花色,此句词笔却又轻灵地宕开,不再从正面著笔,而从唱叹之音赞美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实在少此一笔不得。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花呢?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结笔仍是空际著笔,不过,虽未直接点出花名,却已作了不管之答。“曾记。曾记”,二语甚妙,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呼唤起读者的记忆,且暗将词境推远。 “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句中“醉”之一字,写出此花之为人所迷恋的感受。词境以桃花源结穴,馀味颇为深长。它可能意味着女词人的身份(宋词习以桃溪、桃源指妓女居处),也可能有取于桃花源凌越世俗之意。 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这是桃花的一种,“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红白桃花,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北宋邵雍有《二色桃》诗:“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城倾国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诗虽不及严蕊此词含蕴,但可借作为此词的一个极好注脚。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曾记严蕊其人及此词:“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依据这段记载来体味此词,不难体会到这位女词人作这首咏物词的一番蕴意。词显然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她的《卜算子》词,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之句,正可诠释此意。孙麟趾《词迳》云:“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此词有清气,有新意,正是词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尤其这首咏物词中,能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似无寄托,而有寄托,就境界言,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一旺。就艺术而言,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7. 浅谈如何用好典故解读诗词
关键词: 用好典故 解读诗词 古诗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仅初中语文教材中就达60 首之多,更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古诗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古诗词中都使用了“典故”。
加之近年各类考试中,古诗词的默写也占了一定的分值,可默写的结果,从每年的中考分析看,结果都是不容乐观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对古诗的解读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按要求默写一类题,更需要学生读懂每句诗词。
可典故在诗词中的出现,又造成了学生解读诗词的难度。这一来,我们如何教学这部分古诗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谈谈我们近年来在教学法中的一孔之见,以求教同仁。何为“典故”?就是古诗词文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其实,作者引用典故的目的无非是想借用古人的身世遭遇,或豁达乐观的精神,或人生理想等来自喻,从而达到含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目的。 如: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中,“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
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那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典故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抓住“典故”分三步来解读古诗词中作者用典来明志这个问题的。 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解读“典故”的出处和内容: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解读作者写作本诗词时的身世遭遇或喜悲情绪;第三步是在一、二步的基础引导学生找出“典故”中内容或人物命运句子与作者欲抒发的情感的相似之处,从而达到理解作者引典自喻的目的,以至读懂古诗词。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上下片就有三次用典故。词的上片“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下片“鬓微霜,又何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孙郎”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孙郎”指“孙权”。
这典故讲的是孙权在一次出行进,他的坐骑为虎所伤,也却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这一故事教材未详注,只注了几个字“孙权曾经乘马射虎”,这简单的注释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出什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备课时去完善)。这表现了孙权的少年英雄气概。
再来看作者当时情景,作者当时40 岁就自称“老夫”,本不该狂,但为回报全城人观看自己狩猎的盛情,自己就暂时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前去射虎。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弄清以上两个人物的相似处,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亲射虎,看孙郎”一句是作者为表现自己的少年狂气而引用了这一典故。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典,“冯唐”出自《史记·冯唐传》,这典故是说,汉文帝时,魏尚是云中(古郡名)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在一次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被免职。后来冯唐劝谏汉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而罢免魏尚,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便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让他继续任云中太守。
第二步,我们看作者当时处 境。作者苏轼在宋(1071 年),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便派他去杭州任通判一职,三年任满后又转任密州太守,这让作者有一种“怀抱利器”而无处施展之感,于是时时想为国尽忠。这两个人物的身世弄清了以后,便可以引导学生找出魏尚和苏轼二人此段人生遭遇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是作者以魏尚自喻,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呢?即把边关之事委托自己,那时我一定会“挽雕弓如满月”。
3、“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即天狼星,出自《晋书,天文志》一书中的一个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这里用以指代当时从西北来入侵中原的西夏军队。
这一引用表达作者杀敌为国,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用典故的古诗也不少。
比如王维《汉江临眺》一诗中末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一句,“山翁”是典故,出自《晋书·山简传》,即晋人山简,是“竹林七贤”中山涛的儿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他性嗜洒,在襄阳进有诗为证“优游卒岁,唯酒是歌。”
有儿歌曰:“山公出保许,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8. 浅谈如何用好典故解读诗词
关键词: 用好典故 解读诗词 古诗词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仅初中语文教材中就达60 首之多,更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些古诗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古诗词中都使用了“典故”。
加之近年各类考试中,古诗词的默写也占了一定的分值,可默写的结果,从每年的中考分析看,结果都是不容乐观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对古诗的解读不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按要求默写一类题,更需要学生读懂每句诗词。
可典故在诗词中的出现,又造成了学生解读诗词的难度。这一来,我们如何教学这部分古诗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谈谈我们近年来在教学法中的一孔之见,以求教同仁。何为“典故”?就是古诗词文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其实,作者引用典故的目的无非是想借用古人的身世遭遇,或豁达乐观的精神,或人生理想等来自喻,从而达到含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目的。 如: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中,“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
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再看尾联。亦用典明志。
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宇,“长使英雄泪满襟”。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那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典故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抓住“典故”分三步来解读古诗词中作者用典来明志这个问题的。 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解读“典故”的出处和内容:第二步是引导学生解读作者写作本诗词时的身世遭遇或喜悲情绪;第三步是在一、二步的基础引导学生找出“典故”中内容或人物命运句子与作者欲抒发的情感的相似之处,从而达到理解作者引典自喻的目的,以至读懂古诗词。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上下片就有三次用典故。词的上片“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下片“鬓微霜,又何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孙郎”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孙郎”指“孙权”。
这典故讲的是孙权在一次出行进,他的坐骑为虎所伤,也却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这一故事教材未详注,只注了几个字“孙权曾经乘马射虎”,这简单的注释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出什么,这就要我们教师备课时去完善)。这表现了孙权的少年英雄气概。
再来看作者当时情景,作者当时40 岁就自称“老夫”,本不该狂,但为回报全城人观看自己狩猎的盛情,自己就暂时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前去射虎。第三步就是引导学生弄清以上两个人物的相似处,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亲射虎,看孙郎”一句是作者为表现自己的少年狂气而引用了这一典故。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典,“冯唐”出自《史记·冯唐传》,这典故是说,汉文帝时,魏尚是云中(古郡名)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在一次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被免职。后来冯唐劝谏汉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而罢免魏尚,汉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便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让他继续任云中太守。
第二步,我们看作者当时处 境。作者苏轼在宋(1071 年),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便派他去杭州任通判一职,三年任满后又转任密州太守,这让作者有一种“怀抱利器”而无处施展之感,于是时时想为国尽忠。这两个人物的身世弄清了以后,便可以引导学生找出魏尚和苏轼二人此段人生遭遇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是作者以魏尚自喻,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呢?即把边关之事委托自己,那时我一定会“挽雕弓如满月”。
3、“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即天狼星,出自《晋书,天文志》一书中的一个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这里用以指代当时从西北来入侵中原的西夏军队。
这一引用表达作者杀敌为国,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用典故的古诗也不少。
比如王维《汉江临眺》一诗中末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一句,“山翁”是典故,出自《晋书·山简传》,即晋人山简,是“竹林七贤”中山涛的儿子,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他性嗜洒,在襄阳进有诗为证“优游卒岁,唯酒是歌。”
有儿歌曰:“山公出保许,往至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9. 求一些带有典故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诗词的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借用历史故事或神仙故事来抒情。还有一种说法,借用或点化前人的诗文佳句来抒情,也叫用典。因此,有的诗人就大量使用典故,堆砌典故。于是形成了一种堆典体。堆砌典故很使人费解,有人就说这是不太好的做法,是故意卖弄渊博。
其实也不尽然。
辛弃疾的词,用典是最多的。
贺新郎----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撵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常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一共用了七个典故。
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燕燕》
4、“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故。《史记》
6、“啼鸟还-----常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
7、“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古代诗人写诗用典的人不少,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在词中,辛弃疾用典是最多的。你可以查一查辛词。
另外,元散曲用典也很常见。
10. 《关于理解诗词典故的几个问题
诗词的用典是从古至今一个广泛运用和讨论的问题,为了 更好地掌握其中的奥妙,本篇文章从诗词用典的含义来源、分类、作 用、常用的用典词语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实例探索等方面把 关键词:诗词用典;释义;分类;作用;问题和实例。
诗词用典是我国诗词写作的艺术手法之一,目的可说是为了“化 典之妙用,增诗之灵秀。” 一、“用典”释义和来源: 典,即典故;典故也即典事;所以用典也称用事。
当然比较权威的辞典也有其解释:一、《辞海》中定义:“诗文中 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二、《辞源》中定义:“诗文 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三、《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语。”显而易见地,典故包含了事 典(古代的故事)和语典(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两个方面的内容。
通 俗地说就是古往今来的诗人词人们为了扩大诗词内涵、丰富诗词底蕴 和增加诗词风采而在诗词写作中引用和诗词内容有关的古代故事,或 者是前人作品中有来历有出处的语句。 “典故”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东平宪王传》,由此我们可知,“用典”来源于古文。
……二、“用典”的分类: 诗词用典既要准确也要简明,通常情况下(按内容和形式)可分 成明用典、暗用典和化用典三类。1、明用典: 也称“直接用典”,表现为字面上下不甚连属,意义不甚贯通,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用典。
例如:曹操《长歌行》里引用前人诗文是比较直接的引用。还有 其中的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直接引用“杜康”,典出中国古代传说:杜康是历史上第一个造酒的人,在诗词里也做酒的代称。用 “杜康”解忧,正引出了深忧难解。
2、暗用典: 又称“间接用典”,即把将要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之中,以隐 喻象征的手法出之,或是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婉转自然地表达出来。 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中用“碧玉”形容柳树,显示出柳树的鲜嫩新翠,同时,“碧玉” 也是用典,有另一种意思是乐府里的《碧玉歌》中“碧玉小家女”之 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代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貌美的女子。3、化用典: 有的诗人,精于构思,字面上气畅意通,无用典痕迹,实际上是 经过加工改造,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5656634或改变愿意,或另释新意。
例如:刘禹锡的《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国势日益衰颓。 诗人表面是咏史怀古,实则借古讽今。
受字数限制,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