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几招教你怎么写古诗词

    1. 怎么写诗词啊

    学习诗词是个慢功儿,需要平时的积累。

    诗词的创作方法主要是韵和格律、粘对、拗救等等,在这里一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建议买些诗词入门的书籍看看。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诗词常识名家谈四种》,包括王力的《诗词格律》、启功的《诗文声律论稿》、夏承焘等的《读词常识》和吴丈蜀的《词学概说》。

    这几本书通俗易懂,深浅适度,网上也有相关下载。 古体诗,要是是律诗的话,平仄规矩多点,要是是杂诗的话,平仄一般随便,只求压韵了。

    律诗也很简单,古人读诗是两个字两个字的读,所以要想诗读的好听,偶数的字必须平仄交错才好听。说白了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就是说第一,三,五个字可以不管平仄,但是二四六一定要分明。 一联之中平仄相对,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第二四个字上句为仄平,下句相应的则应为平仄。

    两联之间,平仄应相粘。就是说,两联与两联之间,上一联的后一句与下一联的前一句的二,四六的平仄应该一模一样。

    如“黄河入海流”与“欲穷千里目”二四个字的平仄应一样。七言和五言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阁下可以用基本上任何律诗来试,只要不用什么打油诗来试就行了。另外除了上述规则,还有一些其他要注意的,比如不能三平调,不能犯孤平等等,限于篇幅,我就懒得扯了。

    要是不懂,可以再问我 古代所有关于文学创作的书话,都强调了一个作家在构思以前的要求,就是:虚静 。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南朝刘勰在 文心雕龙。神思 篇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

    说了这些,诸位不要把虚静想的太玄了,其实说白了就很简单。 庄子用庖丁解牛这一类的故事说明了只有早大量的具体认识和实践中,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水平。

    这也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里也说: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做字(这个状态就是虚静了,说的俗了就是潜心构思) 刘禹锡曾说: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则万景入。

    (这是说进入虚静的状态后,人对于事物就产生了感悟) 人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这句浅显)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等到你的文词达到了精妙有内涵的时候,就可以依据声律的要求来创作了) 写文论的太累,先小说下韵律。

    无论古今中外做诗都要押韵,这是共识。但是一朝一代的官话都不一样,所以对于一些字,每个时代的读音不同。

    可能当时念起来和韵,现在读就不和了。所以各个时代的韵书如果严格的分类,就能看出很大的不同来。

    诗经时代,人们完全凭借口语;汉到六朝虽然还是口语为主,但已注意了四声与音韵。隋的《切韵》就是最早的韵书了,后面的《唐韵》、宋《广韵》和《集韵》都和《切韵》是一个系统的。

    唐宋时代对韵的要求并不严格,经常是做在口语上听起来能和谐的就可以了。不一定是找固定的韵脚(所以就有〈减字木兰花〉这样的牌),相对的平仄也是不拘的。

    因此元代归纳其做平水韵。明清至今都是平水韵为主韵了。

    词是诗的一种,当然情况也一样了。 讲这么多,归纳起来就一个意思,现在人眼中的诗仙词圣提起笔来,还要用当时的口语来协韵,那现在学诗的这么做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一味的讲求韵书的规矩,只能束缚住自己,还不一定让人觉得和谐。诗也好,词也罢,无论今古,归根结底都是语言的艺术,念都念不顺口,怎么算是好文辞。

    以韵书为底,适当的改动些音韵,使文字听起来更为流畅和美,再加上言之有物、真情实感,才是好诗。 讲讲风格.现代人学诗是好的,对性情和学问都有好处.但无人指导,不免走如歧路.往往依古诗勉强拼凑,虽能读的顺口,却没了内在的美感,不能品读.关于怎么才写才是好诗,之前发过一帖,取钟嵘的诗品序中的话做了重点的解释.他的说法易懂却不浅薄,说出了根本问题.等下再贴到楼下. 有关于风格美的论述自尚书起至明代董其昌的逸品说,发展了一套完备的理论.我最近比较懒就不一一细说了.源阳刚阴柔,,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到司马迁的实录,魏晋的势和传神说;至唐的风骨与自然,最后董其昌的逸品说。

    就已经几近完备了。终归起来无论是先秦还是明清对诗归根结底欣赏的都是出自真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

    反对画虎之作,放到刚学诗的人身上,我想哪怕是打油诗也好,只要出自真心,不带矫揉造作,就是好的,至于言词、韵律、格调视乎一个人知识品位的积累,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引袁宏道的话作个结。

    故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善为师者师森罗万象,不师先辈。 诗是中文各类形式里要求最精悍的一类.在古典文论里讲诗论的占了很大的比重.什么是好诗历代文人讲的不少.在我看来,钟嵘的诗品序中,讲到了根本,学诗走的歧路多出在这些地方.边写原话,边说吧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这句不用解释)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言外之意是所有中国的古典文化里,所有境界的最高.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如水墨中淡淡的一抹就是山,淡淡的一抹就是水一般神韵在笔外.) 因物喻志,比也(这句没什么。

    2. 哪位写古诗高手`能教教我怎么学写诗吗

    怎么学写诗?

    首先选主题,如果写的是词还要选词牌。定完主题后就可以开始写诗词了。一开始写诗词可以先不考虑押韵,这比较难。第一次写诗可以写一些有点打油诗感觉的诗词,内容可以考虑写身边的事,是切身体会所以可能更能写出好的诗词。第一次写诗要求不必太高,只要能做出一首完整的诗就算可以了,之后只要有感触很深的事情时就可以写诗,熟能生巧嘛。不必太纠结与华丽的辞藻,这需要一定的水平。等你熟练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尝试用较为华丽的辞藻和押韵。押韵真的很难···相信我,我有一次写一首《长相思》写了整整一个半小时,就为了押韵···要按照格式来写啊,诗的要求还好,押韵有很多格式,工整就好,如果是词···表觉得不耐烦,这就是现实,词牌对押韵的要求很bt,我痛苦了很久的,实在太喜欢写词了···怪不得人啊···总之要多练习,偶然灵感突发一定要写下来!还要耐心。这几点你做得到的话,你就离诗圣不远了···我衷心祝愿你成功.

    3. 怎么学写古诗

    首先,你要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你说“大家伙都住在水泥森林里,她怎么就能写那么花花草草,风风雨雨的,还写的那么煽情,好像穿越了一般”其实,有时候,一颗露珠、一片落叶、一声叹息……其实都是有东西可以写的,只不过那要看你有没有这双慧眼哟。

    然后,至于平仄,我想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写完后修改一下喔。最后,至于学诗,我觉得唐诗三百首是值得看的,但是呢,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看,你想写些什么,你就可以看什么类型的诗,找一下感觉,看看别人是怎样写出那件事物的。

    写完后,一定要看看那些字用的不够准确,在加以修改。呵呵,,其实,写诗不难喔!期待你能写出好诗佳作。

    4. 请问你可以教一下怎样仿写古诗吗

    首先你要会写诗。这方面没有特别速成的方法。要能学到可以仿写的程度,至少上佳的古诗要读上个百来首吧。

    其次要熟知古诗常用的意象。比如说摇晃的烛影代表什么,山石竹水能体现什么人物的什么性格。这个通过多读些诗也能很容易领会。

    然后是需要仿写的诗。它的中心思想、原诗写作特点和表达特点,以及它的平仄等等需要先分析出来,然后给自己定一个相仿的中心思想,并用基本类似的平仄和格律写一首就可以了。

    当然,仿写古诗本身也是学习写诗的一种方法。

    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HI我私聊。现在喜欢诗的人不多了,有心情学的就更少。很难得。

    5. 如何教好古诗词的方法

    一、学习古诗文要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入了70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要想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这些古诗时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情蕴意.例如教学《咏柳》一诗,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春天到来之际,你行走在路上,一定会感受到严冬过后,大自然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秃秃的柳树,这时是不是有了变化?它变得怎样了?在学生想象之后,老师就可以提问他们想象的情景,然后就导入诗文,指导他们朗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诗文与他们想象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首诗看似对柳树轻描淡写,实则蕴含着作者很巧妙的笔法.全诗对树干和树枝树叶的赞颂,即对柳树的赞颂,虽然没有一个柳字,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他描写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和细叶这些柳的特征的描写.推测出作者写的就是柳.原本光秃秃的柳树现在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呢?当然是春风了,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大地,作者赞咏春风中的柳树,其实就是赞咏了春风.这棵树是这样,其他的树不是也一样抽枝发芽、绿叶成荫吗?所以,这首诗的主旨是赞颂春风吹得树儿绿,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音乐画画配合,创设意境 古诗文富有韵律、节奏,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配乐朗诵诗是一种创设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的境遇中去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加深学生对诗意、诗境的理解. 如教学岳飞写的《满江红》,通过反复的配乐诵读、歌唱,能让学生体会诗句的豪迈风格,阔大境界,语言的粗犷有力,气氛的雄伟悲壮.教学张志和的《渔歌子》,反复的配乐诵读,能让学生体会诗句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的明白如话,感受到渔人于斜风细雨中那种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教师在进行配乐朗诵时,要适时地指导学生体会声音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高亢与低沉所表达的情绪与效果.在古诗文中,诗与画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诗文的教学,还应注重把诗画乐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三、趣味训练,培养诗兴 学习古诗文,还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1、巧设情境问题让学生填写诗句.如,问学生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男一首《悯农》吗?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 》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中的诗句(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 》中的诗句( )说明了这个问题. 2、按要求写诗句.一是要求学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各一句.如描写春天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写夏天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写秋天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带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字的诗各一句.三是写出带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的诗句.四是要求学生在诗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 3、设计一些文学史常识的回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 ),其中,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抒发了( ). 4、让学生学写对联,感受成功的快乐.如我出上联鸟语花香添美景,学生就饶有兴味地对出下联风和日丽庆新春或风和日丽迎新年.其他的训练还有很多,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个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四、运用故事,点燃诗心 小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来点燃学生的诗心. 特别是讲一些与此有关的奇闻轶事,学生就会更感兴趣.如贾岛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门好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呢?体现了古人对提字炼句的注重.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提炼.还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骆宾王咏鹅的故事,王冕喜画墨梅,写诗咏墨梅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使学生增强对古诗文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能学好古诗文了. 五、课外拓展,积累诗文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的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就会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地促进我们语文的教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更是我国语言中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

    6. 怎样写好古诗词

    第一:我想谈谈关于婉约词和豪放词。现在大多数评论家都把辛弃疾说成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要是我们真正读完他的词集,估计这样的感觉就会基本消失,他的词还是以婉约清丽的为主。婉约处动情动心,教人浮想翩翩,清丽处如坐山前,品茗赏秀,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真正剑拔弩张的词是非常少的,但一但写了都是绝唱,这完全是他深厚的语言功力的结晶。反观我们现在很多的诗词爱好者,在并没有掌握诗词语言技巧的时候一味的“豪放”,好象不“豪放”就不是诗词。大都写出的是疯狂的叫喊,除了总结出一些口号之外,在文字的感染力上是软弱的,疯狂过后给读者留下的是空白。没有用婉约锤炼出来的语言感觉非常的容易流于以上的情况,豪放之词重情在景,重剑在腰,重气在胸,不用喊叫,也气势凌人,要写好豪放词,豪放诗词的写作难度一般是要大于婉约词的,因为婉约词多少还有些实际的感觉可以参照,爱情,友情,秋月,春花,大都自己身有体会。而要真正的风云变换,世事沧桑,乃至上阵搏杀,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到那个亲身的体会。

    第二:诗词最为重要的写作方法,“比兴”!可以肯定的说,一个古典诗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就在于他善不善于比兴之法。所谓比兴,简单的说就是把一样东西的特点用其他的事物形象的表现出来,这个技巧的运用要求作者有高超的艺术观察力和想象力。而辛弃疾正是比兴的大师,这本书中的精彩句子我都一一画出了,可以通过学习他的写作技巧再加上自己的创意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他的手法也是集前辈诗词大师们之大乘)。

    第三:诗词的整体构思,诗词的构思其实用现代艺术来比喻,最形象的就象摄影。不用包罗万象,大而空泛,古往今来无事不容,而要抓住事物的某一个突出的特点和最能表象一件事情的片段。一般词都很少将一件事从头到尾写完了,有一个最精彩的片段就好,词言尽而不如不言,留下一些给读者自己想象吧。

    第四:辛弃疾的词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典很多,但我个人觉得,用典还是少一些的好,辛弃疾的大多数对典故的应用还是很得当的,但有的过于生僻的要是用在现代古典诗词中就不妥了。归根揭底,诗词还是一种大众的艺术任何影响别人理解的东西都应该尽量的避免。所以我个人觉得用典,用别人的句子,要比直接用那件事情要深刻而精彩得多,化用别人的句子用时是能青出于蓝的,正如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要比巨人看得更远。

    第五:关于诗词的内涵。诗词是一门有着多种门类的艺术,作为艺术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以给人美的享受为首要的目的。有时并不需要强调有特别深刻的内涵。就象辛弃疾这样背负这国恨家仇时刻准备上阵拼搏的人,也写出了很多闲逸而清新如山水画般的作品,他的乡间词就是如此(也许是我没看出有更深刻的内涵来)。当然要是能在闲情逸美之间写出丰富的内涵那就是最好的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