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中华好诗词江城子

    1. 《中华好诗词》中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

    君生吾未生,

    吾生君已老,

    恨生不相时,

    日日与君好。

    《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刘向《越人歌》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严蕊《卜算子》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蝶恋花》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2. 词牌名为《江城子》的词

    作者:黄莽 菊花凋落恨秋凉。晚风怅,独相望。梦里无期,酹酒向东方。徜若有知应告我,黄土路,有多长? 一身病痛助人强!夜茫茫,费思量。良语千言,却是旧时藏。何处再寻师似姐,从此后,共谁商?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江城子

    [1]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3. 苏轼 《江城子》的诗句及翻译

    原文: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 城 子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

    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

    4. 《江城子》·苏轼 诗词赏析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

    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尾三句是梦后的感叹,同时也是对死者的慰安。

    如果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那么,作者对亡妻的怀恋,不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么?本篇在艺术上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由于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

    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

    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

    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

    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

    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

    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

    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水。

    5. 我写了一首词《江城子》,大家看看怎么样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以上是《江城子》的词牌格律,宋词是非常考量格律的,其中的平仄、韵脚都有一定的要求。

    这首词总体来说还是遵循了词牌的基本格律,除了个别的字词有些出入。韵脚基本没有问题,该押韵的都押韵了,看得出作者有一定的古文学基础。

    从整体的意境上讲,还是满符合词牌的意境的,从秋景入手,描述了秋色夕阳、云、落叶等,衬托的作用很明显。下阕中以抒情为主,用鹊桥演绎相思之苦,用冷月、幽琴描写相思之痛,比较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不错的,写出了内心的感受,看的出作者很用心,也许是触景生情,也许是有感而发,应该是真实的情感。作诗写词,最重要的是真实,有了真实的情感,才会有优秀的作品,才能感动读者。

    很高兴今天读到这样一首好词,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学发扬光大,共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