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喜欢看诗词的人

    1. 喜欢古诗词的男人是怎样一种人

    内心应该很孤单`很寂寞,不一定能和周围的人合群;但是一定是很温文尔雅的人,心思完全可以用“比较细腻”来形容,即使喜欢的是驰骋沙场的豪迈诗篇,也多少沾染了些书卷的气息,当然,我说的是喜欢到了一种境界的人,当代的很多文学大师既是如此;但是,不排除有人叶公好龙一般地喜欢诗词,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有点软弱,有些不愿意面对事实,甚至是没有直观的对现实的意识,而仅仅是潜意识里的一种惊慌;这些人,值得怜悯,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跟旁人有一些差异,言行举止有些怪异,或者有些生硬,这也决定了他们以后很可能有一番大的成就,而且,他们一定很单纯,心地一定不坏~。

    2. 大家说说喜欢诗词的人有怎样的心境和情怀

    荷塘月色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 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 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 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 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 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 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 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 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 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 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 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 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 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 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 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 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 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 了。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匆匆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 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 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 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 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 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 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 喜欢古诗词的人应该怎么开始研究

    这个是我大概十几天前写的,好像契合度还挺高,直接复制粘贴了。

    ————————————————————————————————

    因为个人很讨厌学,所以不从“学”的角度,单从“用”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哈。

    首先呢,要先弄懂自己需要知道什么,或者说,古诗词的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促使你去认识它,去理解它:是韵律,还是情感;是平仄,还是胸襟;是朗朗上口的文字巧合,还是丰富多样的内在感情……明确目的是很重要的,否则再怎样也是徘徊于诗词殿堂之外。

    抱着想要知道什么的目的,紧接着,就是要广阅博览,诗海泛舟,弄懂每首诗的意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看多了,无非就那么几类:或是怀古,或是伤今,或是咏物,或是歌景,或是酬和,或是答赠。其中有写得好的,有写得一般的,有眼光独到的,也有循规蹈矩的。总之,见的诗多了,就像是人的阅历丰富了,再遇到一个陌生人,也能对他评价得八九不离十。

    广阅博览之后呢,自己看的诗肯定会很多,这时候,就要有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不能完全说是去粗取精,应该是取自己所需。比如说,我喜欢那种惆怅的诗词,那么就会重点去看李煜、柳永等人的小词;如果我喜欢大气磅礴的诗的话,自然应该多去找李白、杜甫的诗去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看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诗,所以可以适当查阅作者的生平,写诗的背景等等,争取可以脱离所谓专家的论断,对该作者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诗观,甚至是自己的作诗风格。

    能做到前边这些的话,想必对古典诗词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了。无论是具体到哪一首诗,还是宏观到古典诗词的综论,都能有比较独到且切中要害的见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很多点要注意,这是每个人求学过程中各自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要做到换位思考啦,比如要注意积累啦,再比如要谦虚,不能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之类的,很难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嘛,不管怎样,古典诗词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瑰宝,希望你能够发现其中的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