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古诗词中的香草

    1. 古诗词中香草美人意象的诗句

    1. 《离骚》中通常会托香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

    2. 《离骚》中一共出现了十八种香草,主要有:蕙茝、菌桂、荃、江蓠、白芷、秋兰、木根、抄薛荔、芰荷、申椒、菊、芙蓉、石兰、杜衡等等。

    3. 上面这些植物作为“香草”,后人对于它们在《离骚》中的具体含义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认为这里的“众芳”比喻zhidao为群贤,而蒋骥则认为是比喻为君。“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句中的“荃”字的解释,王逸、朱熹、王夫之认为前两句中的“荃”字比喻为君,后两句中的“荃”字,《文选》认为是喻忠臣或直臣。

    2. 离骚中有哪些香草名

    翻开我国的最古典的诗骚之作,植物之名遍布章节之中。

    文学作品藉草木特性以寄讽时事或赋志抒情,《楚辞》更有特色地赋予草木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楚辞》中的植物大致可以分为香草(木)、恶草(木)两大类别。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有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草香,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楚辞的香草香木共有三十四种。其中香草有二十二种,包括江离、白芷、泽兰、惠、茹、留夷(芍药)、揭车、杜衡、菊、杜若、胡、绳、荪、苹、襄荷、石兰、枲、三秀、藳本、芭、射干及捻支等,香木有木兰、椒、桂、薜荔、食茱萸、橘、柚、桂花、桢、甘棠、竹及柏等十二种。

    《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是先民采摘香草的一个典型,这种风俗,《诗经》中即有多例,是农事、民俗活动;而《楚辞》中采摘“香草”则是文人“重之以修能”的一种外化、象征,如采薜荔、采莲(芙蓉)等。《楚辞》中有采摘香花相赠更是普遍的现象,如《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其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贻”、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楚辞》文化系统影响下的采花草相赠是文人之间以人格为基点的勖勉、相思之情的流露。

    《楚辞》中有一部分香草香木象征诗人人格高尚峻洁。如“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蒋骥说:“木兰去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故诗人“朝搴”“夕揽”以示自己的坚贞不渝。

    “兰”“椒”“芷”“蕙”皆为名贵香草,故诗人行于兰皋,止于椒丘,茹蕙掩涕,幽兰结佩,甚至在因“蕙纟襄”被替之后还要继续采摘芷草。这象征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来陶冶自己,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

    在《楚辞》中以香草香木比喻美德的诗句有很多,美德与香草几乎成为同义语。仅以《离骚》为例“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芳菲菲而难亏兮,芳至今犹未沫。”

    诗人反复申诉,自己质性香润,虽然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但是美德懿行固存于已身。尽管历尽坎坷磨难,芳香之德非但没有亏损,反倒久而弥盛,再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这是以芳草香花比喻德行美好的贤人。

    “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文中提到的四种植物都是香草香木,诗人用载种香草香木比喻培养具有美德的人才。

    《楚辞》的创作与楚国境内的巫风直接相关,其中的“香草香木”意象则是巫风的折射、移植。荷、兰、蕙、薜荔、桂等构成《楚辞》的“香草香木”意象系统。

    楚国巫风盛行,《吕氏春秋?侈乐》一针见血:“宋之 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 音”;而“香草”就是女巫祭祀歌舞时的祭品、道具。《九 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填,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 藉,奠桂酒兮椒浆。..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出现了蕙、兰、桂、椒等“香草香木”。

    《九歌?礼魂》亦云:“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娉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王逸注“传芭”句云:“言祠祀作乐,而歌巫持芭而舞,讫以复传与他人更用之。”祭祀的目的是达到人与神的沟通,各民族都曾有过用芬芳植物作为祭品的时期。

    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早期人类用熏香供奉神灵:“这些供品以蒸汽的形式升到了灵物那里,这种思想是十分合理的。”“香草”祭祀的起因也主要出于此;《楚辞》中的“香草香木”大多气味芬芳馥郁。

    此外。以鲜花作为女巫的装饰、道具也有取悦神灵的用意。

    《楚辞》中有大量香草香木是用来装点服饰和住所的, 香花芳草,自然本色,纯朴而浪漫。《楚辞》中有很多关于居室、服饰的描写,而奇妙的是《离骚》、《九歌》等浪漫型作品中这些多用香草香木装饰,采用自然色彩。

    《九歌?湘夫人》在对湘水女神宫殿的描写中罗列了众多的花草树木,荷叶编织成屋脊,上面加盖芷草,四周用杜衡环绕,荪草饰墙,紫贝砌院,桂树作梁,木兰作掾,辛夷为门,薜荔为帐,白玉镇席,花椒满堂,荷叶绿色,芷草白色,花椒深红??这些描述,不仅使人感到芳香飘散,而且把人带入了绚丽的色彩世界,带入了纯洁质朴的大自然中。少司命的住处与湘夫人非常相似,少司命的庭院也有秋兰、有靡芜、绿叶白花,令人赏心悦目,各种色彩生于自然,取于自然。

    把陆地的乡草香木纷纷植入水下幻境,构成了浪漫的境界。再看服饰描写《, 离骚》《九歌》中人和神的服饰都以自然物为材料。

    《离骚》抒怀主人公最初的服饰是“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佩带在腰间。用菱叶制成上衣,用荷花编织下裳。

    江离、菱。

    3. 结合离骚内容,说说古典诗歌中的 香草 美人 喻的特点和作用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

    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

    4. 哪些古诗词中含有“香”字

    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2.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3. 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5. 明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6.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7.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8.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骈 9.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秦观《满庭芳》10.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1.《山园小梅》11. 【翻译】: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12. 【作者】:林逋(967年或968年─1028年),汉族,北宋诗人。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

    林逋出生于儒学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隐居于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与梅花、仙鹤作伴,称为“梅妻鹤子”。2.《卜算子·咏梅》:13. 【翻译】: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14. 【作者】: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3.《武陵春》15. 【翻译】: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

    16. 【作者】: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4.《西江月》:17. 【翻译】: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在说着丰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18.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时即参加抗金义军。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5.《梅花》:19. 【翻译】: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20. 【作者】: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6.《醉花阴》:21. 【翻译】: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22. 【作者】: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7.《青玉案·元夕》23. 【翻译】: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有的插满蛾儿,有的戴着雪柳,有的飘着金黄的丝缕,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24.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二十一岁时即参加抗金义军。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追赠少师,谥忠敏。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68岁。

    8.《山亭夏日》25. 【翻译】: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26. 【作者】:高骈(821年-887年),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孙。

    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太行山以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时历淮南节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

    光启中为毕师铎所杀。家世禁衞,颇修饰,折节为文学,笔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

    咸通二年(八六一)张翔所撰唐蹈溪庙记,为其所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

    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9.《满庭芳》27. 【翻译】:真叫人丧魂落魄啊!当这难舍难分的时刻,我暗暗地解下佩带在身上的香袋,你轻轻地解开打着同心结的罗带,彼此相赠。

    28.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