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禅机的诗词

    1. 读过哪些有禅意的诗词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是指登山时溯流7a64e4b893e5b19e31333365636636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一一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一一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字数限制,供参考。

    2. 关于佛语禅机的诗句格言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3. 关于“佛语禅机”的诗句格言有哪些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4. 关于佛语禅机的诗句格言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 佛家有禅机的<名句>都有那些

    佛家经典的醒世禅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伽叶:如何能为离于爱者? 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伽叶: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伽叶:释尊,世人业力无为,何易?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叶:世人心里如何能及?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伽叶:有业必有相,相乱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

    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佛语有云:善恶一念之间。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语有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佛语有云: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佛语有云:君子能忍,必成大器。佛语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

    佛语有云:祸往者福来。佛语有云:无色无相,无嗔无狂。

    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语有云:众生皆平等。佛语有云:有其因,必有其果。

    佛语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佛语有云: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诸法因缘生, 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一切皆为虚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必惹尘埃 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十大经典佛语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 求关于禅理的诗

    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

    吾之最爱独品佳句,与朋友们一同鉴赏。“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一、王维《辋川集》中的几首经典代表绝句: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晨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四、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五、刘长卿《寻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六、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禅 诗 精 选 宿清远峡山寺 (唐)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 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 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 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 何疑无陵源 [注释] (1)清远峡山寺:在湖南武陵山区的石门 (2)岫(xiu):山洞 (3)武陵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之地 [赏析] 首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古刹屹然与巅峰峭壁的雄姿,和飞泉划破石门的壮景。

    颔联极力渲染了禅师与空山深夜修习静虑,心住正定的静寂场景。而“说法初闻鸟”又说明了静寂不是一潭死水,习静不是进入死寂,而是有着活泼的妙用。

    同时该句也以鸟鸣不外说法来告诉我们禅师已悟达佛性。只有悟达了佛性,了知佛性遍一切处,才能于鸟鸣花开处皆闻到佛法。

    “看心欲定猿”,进一步说明了禅师习静的方法。这是典型的北宗禅师参禅法。

    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尾联的文意是讲古刹高远偏僻,远离尘世,如同桃花源一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心寂才是隔于尘世的真正原因,才是入住桃花源的惟一途径。

    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 (唐)陈子昂 钟梵经行罢 香床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 疲病苦攀缘 [注释] (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

    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 (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 (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一,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5)攀缘:攀取缘虑之意,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赏析] 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行经,晚上禅定的日常佛事。

    巧妙地安排了时间的过渡。秋夜会上人禅坐之际,“岩庭交杂树 石濑泻鸣泉”的禅院也随着充满了幽寂的禅意。

    颈联有景到人,讲述了晖上人禅悟境界。禅定使心波平静从而智慧现前,如同水面清静时,能显出月影。

    依靠智慧,观察到诸法本无实义,如同水月虚幻,则能远离而不生染着,成为觉者。如《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尾联点出世人不能如晖上人般远离幻法,息除攀援,饱受病苦,实在是无奈又可怜。最后一句是从《维摩诘所说经》“何谓病本?谓有攀援”化出 江中诵经 (唐)张说 实相归悬解 虚心暗在通 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注释] (1)实相:一切诸法的真实体相,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

    实,谓真实不虚;相,谓事物的本性或相状。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

    (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大乘义章》曰:“质碍名色。” (3)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赏析] 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