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诗词曲韵律谱

    1. 诗词格律;平仄谱

    《平仄用韵歌》 一三五虽通融,句中防孤平。

    一三五虽不论,当防连三平。① 二四六要分明,末字更当清。

    平韵奇句仄,仄韵奇句平。 首句若押韵,一联末字同。

    若是偶字句,两字换仄平。 奇字适掌握,偶字必分明。

    排律小律对,规则一般同。 若用仄声韵,诗谱莫大动。

    每句倒一三,换换仄与平。 再按这歌诀,处理仄与平。

    《五言绝句律谱歌》 首句双仄双平仄,二句双平双仄平。 三句三平又两仄,四句三仄又两平。

    倘若想写平起式,两联颠倒成自然。 两体首句若押韵,倒一倒三换平仄。

    《其他体式诗谱歌》 要得七绝谱简单,五绝句头两字添。 平添仄来仄添平,五绝既把七绝边。

    五律七律谱不难,绝句诗谱重一变。 首句不韵平仄起,各自重复诗谱现。

    两体句首若押韵,倒一倒三换平仄。 倘若要押仄声韵,倒一倒三位置颠。

    《押仄韵律谱歌》 绝句若把平仄押,四三二一倒排法。 原来一二三四序,四三二一来变化。

    首句若把仄韵押,倒一倒三换换也。 律诗若把仄韵押,仍然可按排序法。

    八一呼唤二变三,四五六七字交叉。 若嫌上法不好记,末字倒三换位置。

    *注:以上歌诀中的数字,皆为每字在诗句中的位置数。 补充:①当防连三平,这里颇有争议,在标准诗谱中,有连三平现象是存在的,有网友指出,连三平应是指在句末不得出现,称三平尾,并尽可能避免出现三仄尾。

    格律诗的产生,是为了使得音韵更美,是因美而生,并非因律生诗,因此我不提倡因律而害意。 ——————自刘茂芳先生《诗词格律集成》。

    2. 古诗词吟诵曲调有哪些

    我印象中···

    在敦煌出土过唐朝的曲谱,由于无人能懂,专家在破解(几年之前的看的消息了,楼主不问,我还想不起了)

    至于流传,唐朝的部分曲谱在敦煌就出土了

    宋朝的词到了清朝也就是失传了

    简单来说

    楼主不妨翻开唐诗三百首,凡是乐府类目下的都是可以唱的

    楼主翻开诗经,你会发现有的存目无词,因为诗经全部是用来唱

    至于曲调

    太多了···我手头没那些资料不妨简单点说

    宋词都可以用来唱,诸如蝶恋花,浣溪沙等等一个词牌就是一个名字

    唐诗中也有很多,不过所谓的绝句律诗并不是用来唱的

    3. 诗词曲怎么划分

    这个题感觉不好回答。简单说一下:

    诗歌体与词曲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诗词曲的特点

    1、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均可,句数也不限定,没有严格的律格(南北朝之前“格律”本身就尚未产生),用韵灵活。

    2、近体诗

    近体诗的概念是唐代人提出来的,他们把唐代以前的诗叫“古体”,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诗叫“近体(有的又叫今体)”,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扩大了,凡是古代那些用韵、字数、句数、平仄灵活的诗都叫古体诗,也就是说不仅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有古体诗。近体诗的特点是句数有定,平仄有定,用韵严格。它包含律诗及绝句两种。

    3、新诗

    新诗,兴起于“五四运动”。如果把古体诗看着古代自由诗的话,新诗则是一种在押韵、字数、平仄等方面比古体诗还要自由的白话诗。

    4、词

    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盛行于宋。词的用韵、平仄、字数、句数与近体诗一样,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词是歌唱的文学,因而词有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只是多数词调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看到词牌了。如词牌“渔家傲”所管62字,上阙31字,下阙31字。后人填“渔家傲”的词,就只能按这个规则办(伟大的词作家创新改变另当别论)。例如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在格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方面只是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

    5、曲

    曲与词大体相同,也是歌唱的文学,格式上严格,也有曲调,叫曲牌,但押韵、平仄都要宽松一些,并且多用口语。只要把《窦娥冤》中的唱词与宋词比一比,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提供两篇篇文章:

    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sub_view.asp?ncode=1c031f036714e0fd

    4. 格律诗里的诗、词、曲

    诗歌 1.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地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色彩、音韵之美、含蓄凝练即成为诗歌的三大基本特征.诗歌有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等. 2.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另一类叫近体诗(或“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 近体诗分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词 词是由诗歌演变而来的体裁.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几个字.如《十六字令》,最长的不过240字,如《莺啼序》.一般认为58个字以内为“小令”,59字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不分片)、双调(分两片)、三叠(分三片,如《兰陵王》)、四叠. 4.曲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盛行于元代以后. 曲有散曲和剧曲之分.散曲只供清唱吟咏之用, 剧曲进入戏剧,成为唱词.曲有曲牌和宫调.曲牌是一支曲子的谱式,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的格式,每一个曲牌都隶属于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若干个曲牌. 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单支曲,每支小令只有一个曲牌,一韵到底;套数(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宫调内,联接许多曲牌成为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不仅可用于写景抒情,也可以叙述一个故事片断.如睢景臣的《般涉调.高祖还乡 谈谈古代诗歌的分类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优秀作品极为丰富.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说的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是指诗和歌词. 诗歌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按结构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按时间分有新诗和旧诗;从其它角度还可分为:哲理诗、打油诗、讽刺诗、朗诵诗等. 所谓古代诗歌,就是指与新诗相对的旧诗,即“五·四”前中国社会的诗歌,也称旧体诗. 古代诗歌除可按内容划分外,还可按句式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等;按体裁分为: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格律体等;按声律要求标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 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严整计,格律诗中除律诗、绝句外,尚包括词和曲,但近体诗只称律诗绝句而不含词曲,故严格地说,广义的格律诗不能全等于近体诗. 与广义相对的格律体裁相对的诗歌体裁,则有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等. 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乐府体,是指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机关搜集保存而传下来的可配乐的歌辞. 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一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

    5. 诗词曲怎么划分

    这个题感觉不好回答。

    简单说一下: 诗歌体与词曲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诗词曲的特点 1、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均可,句数也不限定,没有严格的律格(南北朝之前“格律”本身就尚未产生),用韵灵活。 2、近体诗 近体诗的概念是唐代人提出来的,他们把唐代以前的诗叫“古体”,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诗叫“近体(有的又叫今体)”,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扩大了,凡是古代那些用韵、字数、句数、平仄灵活的诗都叫古体诗,也就是说不仅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有古体诗。

    近体诗的特点是句数有定,平仄有定,用韵严格。它包含律诗及绝句两种。

    3、新诗 新诗,兴起于“五四运动”。如果把古体诗看着古代自由诗的话,新诗则是一种在押韵、字数、平仄等方面比古体诗还要自由的白话诗。

    4、词 词是由诗衍化而来的,兴起于唐代中叶,盛行于宋。词的用韵、平仄、字数、句数与近体诗一样,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词是歌唱的文学,因而词有词调,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只是多数词调已经失传,我们今天只能看到词牌了。

    如词牌“渔家傲”所管62字,上阙31字,下阙31字。后人填“渔家傲”的词,就只能按这个规则办(伟大的词作家创新改变另当别论)。

    例如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在格式上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方面只是内容、风格、表现手法等。 5、曲 曲与词大体相同,也是歌唱的文学,格式上严格,也有曲调,叫曲牌,但押韵、平仄都要宽松一些,并且多用口语。

    只要把《窦娥冤》中的唱词与宋词比一比,差别就一目了然了。 提供两篇篇文章: 曲的内核是语态与唱腔/sub_view.asp?ncode=1c031f036714e0fd。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