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一般都有什么用韵
1. 古诗都用什么韵
十八韵是:
一麻,新华字典里的韵母 a、ua、ia 同属一个韵部。
二波,韵母 o、uo。
三歌,韵母 e。
四皆,韵母 ie、ue。
五支,韵母 i (属 zh、ch、sh、z、c、s 声母,与七齐有别)。
六儿,韵母 er。
七齐,韵母 i (属声母 b、p、m、f、d、t、n、l、j、q、x、y,有别于五支)。
八微,韵母 ei、ui。
九开,韵母 ai、uai。
十姑,韵母 u。
十一鱼,韵母 v。
十二侯,韵母 ou、iu。
十三豪,韵母 ao。
十四寒,韵母 an、ian、uan。
十五痕,韵母 en、in、un、vn。
十六唐,韵母 ang、uang、iang。
十七庚,韵母 eng、ing。
十八东,韵母 ong、iong。
十三辙即十三个通押韵部,分别是:
一发花,十八韵的一麻。
二梭波,十八韵的二波三歌。
三乜斜,十八韵的四皆。
四衣欺,十八韵的五支、六儿、七齐。
五灰堆,十八韵的八微。
六怀来,十八韵的九开。
七姑苏,十八韵的十姑。
八衣欺,十八韵的十一鱼。
九由求,十八韵的十二侯。
十遥条,十八韵的十三豪。
十一言前,十八韵的十四寒。
十二人臣,十八韵的十五痕。
十三汪洋,十八韵的十六唐。
十四中东,十八韵的十七庚和十八东。
因为十三辙的七姑苏和八衣欺对应十八韵的十姑十一鱼通韵,合并就是十三辙。
2. 什么叫韵;在古诗中什么叫限韵、什么叫使用韵,古诗一般用哪些韵
“韵”,这个字你看可以分为“音”和“匀”,“音”嘛。就是音乐咯!“匀”就是平坦整齐的意思!(汉字很神奇你有些可以直接从字面上读懂它!)所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很坦然的、宽裕的、柔和的音乐,但这个音乐是文字朗读上、散发出来的、贴近自然的、音律。
我的限定词很多,抱歉!只是这个“韵”是汉字里最抽象的一种感情载体!
就好像你听到一声悠扬的哼唱,你听到的是歌声,但感觉确实里面的音与空气发生的震荡所产生的共鸣(也就是说感觉是空气自己发出的),什么叫“韵”,这个不是直接创造的,是自然的、有些过程的、产生的音律达到了与我们认知上美的感受,我们就称为“韵”。很烦吧,举个例子,我用“啊”字拖长音,改变音调,你到最后感受到的只有元音后面的那个韵脚eng(鼻音),这就是韵。
给你首现代版的新古诗,看我的标注!
《淑梅》【典韵】
棂台小炊(ch"ui"),
荒原雪堆(d"ui"),
庐燕檐下榻花归(g“ui“),
(自己加的不是原文!韵不过三,不然会腻,歌也一样!往下读)
一雨白梅(m”ei“),
冷素纷飞(f”ei“),
胡琴马啸雏鸦已轮回(hu“i”),
婉歌别了谁(she“i”)?
读起来什么感觉,很有节奏吧!这就是押韵!韵是汉字读音以外的东西,拖长了才会明显,所以要慢读!下面是剩下的全文!感兴趣的话读一下,这个更贴近现代人的主官感受。先说这么多!别关问题我下次来说“限韵”!慢慢来别急,古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需要时间体会的,能体会才能创作它!
坐看青尘俯刻狼珏玉碎,
关下潇潇雪落城池一垒。
语出何续怎诉邀你推杯,
醉极一笑淑我一城凄美。
你浴柔花不知窗寒访闺,
麻草枯荣谱章又是一岁。
而环扣指纤手密绣锦味,
琵琶过枕徒画烟马塞北。
凝香雪,
台上有人醉,
伊人泪,
滴弹断思睡,
莫憔悴,
为伊终不悔,
枝头坠,
正待我唤谁。
城头望月,
月语听悲,
春来千里融冬水,
二月花碎,
幻境回味,
羌笛怅然旧调惹新蕊,
淑落一剪梅。
好了,我来回答“限韵”。这个词是说让你作诗,但限定某几个字让你作为韵,或者限定某些韵
让你作诗。这个不难,比如上面那首诗,如果不准用ui做韵,那就用其他咯,古代社会用来考察文人的古诗词能力的,为了拉开等级故意刁难而为之!也是科举题目之一在那时!
3.
诗用韵较严,写古体最好用平水韵,用中华新韵也行,但不能古韵今韵混用.诗词韵脚的书,韵字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对于组词各有特色,便于发散思维.你说的一些韵母不同的字,在同一个韵部,那是古今语音演化所致,上古音,中古音,和后世的音都是不同的.现代拼音方案是按现代音的北京话整理的,古代的入声字没有了,已经没有了平上去入的分法.所谓韵部,就是指的韵母,如果你感觉到不了一些不同,那说明你觉察到了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些基本现象.词在古代是用来唱的,就与流行歌的概念相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所以用韵上只要唱得顺就可以.所以用韵比较宽泛,词林正韵也是对几个邻韵进行归并.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词韵的归并,直接用成诗韵,也是完全可以的,也很显水平的(不过,如果酬唱,次韵的词只能按原词的韵字来,是无从选择的).。
4. 诗词有哪些韵
古代诗词用韵,不同时期有差别。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诗韵为《平水韵》,词韵用《词林正韵》。
【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原书已经遗失。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到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其平声部分包括:上平十五部、下平十五部。仄声部分包括:上声二十九部、去声三十部。入声十七部。
【词林正韵】是清人戈载编纂的一部词韵书,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他的分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这就是他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
【韵的定义】:
1、通韵:古体诗写作时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2、窄韵:某韵部的字数很少。(宽韵与窄韵意思相反,略去不提)
3、出韵:应该按词谱规定用韵时,诗词里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叫做出韵。
4、和韵:在唱和别人诗词中所使用的韵字来押韵作诗叫和韵。
5、次韵:也称“步韵”,既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且前后秩序都必须相同。
6、用韵:既使用别人原诗中相同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秩序。
7、依韵:既用与原诗词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8、抱韵:既首句与末句押韵,第二句与道第二句押韵,以此类推向中环抱的押韵方式。
9、偶韵:既逢偶句才押韵
10、随韵:既一呼一应进行转换的押韵方式,一般是上句定韵,下句随押。
11、排韵:既从地一句到全章甚至全篇,每句都押同一种韵。
【古诗、古词用韵的不同点】:
古诗的用韵与古词的用韵有一些不同。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古体律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律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2、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3、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齐梁体”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词的用韵可以在词谱里查,填词时的用韵不象格律诗那样要求一韵到底,在词韵允许范围内可以选择其它韵部使用,这样的做法称为“通押”。通押的韵部也不是可以自由使用的,依然还是词韵中规定的部分。
诗韵、词韵和曲韵都有所不同,可以从网络搜索中找到,这是知识全是古诗词创作时的必备工具,如想写出一首合格合律的古典诗词,就不得不依靠它们才能做到准确无误。毕竟诗韵的内容太多,我们根本记不住,所以,打印出来放手边,或者是购买一本书籍,还是最佳选择。
5. 诗词有哪些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
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
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粑尢Γ?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喏,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喏”(绕)字不押韵,因为“喏”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
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
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
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是;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
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
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
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
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
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
某。
6. 诗词中用什么韵的多
平水三十韵是最常用的,严格的话就要按照韵部来用韵,也可以通押,比如一东和二冬。一般的格律诗要押平声韵,古体诗和歌行也能押仄声韵,而且可以换韵。词的韵则有平有仄,这要看你选用什么词牌了。大体说来词韵比诗韵要宽松,诗韵中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是分开的,词韵中可以合并。
个人觉得最好用的是 ong, an/ian, ao, iu, ei/i,
仄声是 u, an/ian, iu
入声韵要注意,很多入声字的读音与现代普通话不一样了,所以这要看韵书。大体说来,格律诗与词中不合格律的地方一般都要读作入声,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此句平仄应该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绝句忌三平,因此 “白” 应读为入声。或者岳飞的 “凭栏处潇潇雨歇”,“歇”一定要读为入声,不然的话就完全不合格律了。《白香词谱》后面附有词韵,可以参看。
7. 诗都有什么韵 有什么书可以教我 写诗或词
词和诗一样是有格律的,近体诗每句字数相同,词则按照固有的词牌,词牌代表曲的格,而曲谱已经失传了,就像今天写歌一样,先有曲再进行词的填写。每一首词牌都有特有的格律和用韵。几乎所有的词牌在网上都能找到。自己去研究把平仄搞懂,建议买一本古汉语大辞典,王力主编的。也可以像楼上的朋友说买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来看看。不过把诗词格律搞懂并不意味着能写出诗词,但也是必要的条件!而且对你这种崇古的优秀价值观,尤其需要。接下来就多看古人的诗词,最好能背下来,什么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这是培养语感也是学习古人。这又要延伸到语言问题上,诗词属于文言文,虽然历代不乏通俗之作。但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而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对写古诗是必要的,语音不对,说明你普通话不好,汉语拼音不过关,平仄和用韵都会很糟糕;文言文和白话文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太多不同,只是一些用法要掌握,比如名词作动词、作状语,动词的特殊用法,还有虚词的使用。另外在语法上有一点至关重要,着考验你的白话文基础,就是对词性或者说句子成分的掌握。因为诗和词中都有一定的对仗,你需要知道这个字是做状语,那个词是宾语补足语抑或是谓语;语汇尤其重要,就是识字多不多。因为在古诗词创作中要用到一些不常用的字,如果脑袋里不多装些字就不能表达。还有,写诗词总是受到平仄的限制,如果某个字由于声调而不符格律,则要用一个字义相同而发声相反的字来替代,这时候就需要语汇。语汇还包括一些事物的别称,比如说,月亮别称玉轮、太阴、蟾魄、婵娟等;我国别称九州、华夏等;等等等等,很多。我国有出版过专门的别称词典,可以翻阅下!
对历史文化也要一定了解,写诗难免要用写些典故。
写诗关键还是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当做功课,不要造作,想象要合理,要有逻辑。尤其是景物描写,千万不要出现类似于北风呼啸却鱼儿浅游的错误,这很可笑!
做到形式与内容并长。并要认真,抱有传世的作诗态度。不要学乾隆,为诗万首,却没有一句让后人记住。
祝你成功!
8. 汉语诗歌通用的韵有哪些
诗韵,是做诗所依据的韵书,一般指《平水韵》,平、上、去、入四声一共106韵。韵头不同而韵相同的字如干、满、南、叹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⑴麻韵:a,ia,ua
⑵波韵:o
⑶歌韵:e
⑷皆韵:ie,üe
⑸支韵:-i
⑹儿韵:er
⑺齐韵:i
⑻微韵:ei,ui(uei)
⑼开韵:ai,uai
⑽模韵:u
⑾鱼韵:ü
⑿侯韵:ou,iu(iou)
⒀豪韵:ao,iao
⒁寒韵:an,ian,uan,üan
⒂痕韵:en,in(ien),un(uen),ün(üen)
⒃唐韵:ang,iang,uang
⒄庚韵:eng,ing(ieng),ueng
⒅东韵:ong,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