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描写栖居的诗词

    1. 人,诗意地栖居的美文赏析

    德国诗人荷尔格林的一首诗《人,诗意地栖居》中的一句。

    其原诗是:“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昭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能够让世人所知,真得感谢海德格尔。由于他以浪漫哲学家的情怀无休止地诗化解析,加之海德格尔在世界思想史与哲学史上的地位,使荷尔德林这个原创者被忽视了。

    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就得去解读诗意的内涵。一般情况下指的是诗思、诗情,或者指诗的内容和意境,而诗的意境就是能给人以美感或者强烈的抒情意味的境界。

    在西方的国度,诗意不仅具有中国所包含的韵味,而且它更具有神性和超越性,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对诗人来说,至高无上与神圣本是同一种东西,即澄明。她是万乐之源,因此又是‘极乐’”。

    诗意地栖居,在我朴素的内心里,以为就是要惬意地栖居在伊甸园式或者桃花源式的环境里。随着认识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在这个通讯日益发达,交流日益国际化,生活节奏日益快速的时代,还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它还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这就是一种诗意。

    人与自然相亲,不必一定要居于宁静的山野,优雅的园林,只要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灵,你就一定可以诗意栖居于这个大地上。人来自于自然,那么人心天然应该与自然相通、相融,如果因为忙碌而忽视了自然的存在,那么你的情感会慢慢干涸、枯萎、直至麻木。

    栖居,当然也不是仅指的居住,你再迁延一下吧,其实它的内涵就是生活。欣赏大自然就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背上行囊,越数重山,趟千条河,行万里路,溪泉处自有水声,树荫里自有鸟鸣,水穷处更有几片云起……从浩淼无垠的东海边走到茫茫的帕米尔高原,从万里雪飘的北国边陲走到灿若星辰的南沙群岛,你就会发现,河山大好,美景无边。如果可以,你再乘一叶轻舟泛于长江,坐一只羊皮筏行于黄河……你便成了李白,成了杜甫,你便是郦道元,你便是徐霞客。

    登上泰山,整个世界就在你的脚下,留连西湖,瑶池仙境就在你眼前,你可以想念苏小小,可以眷顾白素贞,可以重温《满江红》。此时祖国河山就是画,就是诗,就是一曲曲优美的浅吟低唱,一首首壮美的大吕黄钟。

    你在不经意间,走过了秦、汉、唐、宋、直至明清,这就是美,这就是诗意啊!也许你工作太紧张,不能徜徉于名山大川,行吟于江河湖海,但你也可以在居住的高楼上,远望群山迤逦,斜晖脉脉。或者你可以怀着喜悦的心情,去凝视一朵花的开放,一棵树的新绿,还有那不用钱买的明月清风。

    你再为心情放一天假,在小区假山下,看蚂蚁搬家,在林荫道上,听鸟鸣蝉噪,你还可以将植物的种子,植于碗里,静静地等待它发芽,一片,两片,三片……这也是一种诗意,诗意是什么?即是以超脱世俗的心融入自然,欣赏自然的雅趣,此时心也空灵,梦也空灵,诗意不知不觉驻于你的心中,你诗意地栖居着。诗意地栖居,就是还能够去感悟情感的美丽。

    美丽的情感,是超越了自然世界的清纯童话,是小我世界的高贵性灵。它是慈母手中的线,是游子身上的衣,是春天里紫燕的细语,是夏日里浅浅的清潭,是秋风里怒放的菊韵,是冬雪中第一支梅开。

    世界上任何强力都无法摧垮的是人情,可以摧垮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也是人情,所以它既最阳刚,也最婉约。曾记得汶川大地震有这样关于母亲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在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可是救援人员发现她死亡的姿式特别奇怪,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

    于是人们发现了这位母亲身下面还有一位活着的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母亲的庇护,孩子安然无恙,毫发无伤,抱出来时,她还恬静的睡着。人们在检查物品时,发现孩子襁褓中有一个手机,手机屏幕上写着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你一定记住,我爱你”,那一天是2008年5月12号。

    此时,当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什么也不说,你也知道什么是人情了,你如果因此而感动,你的心便有了诗意,你的情感层次便是丰富的。我知道,这一天有人给我打过电话,虽然我当时无法接到,但这种关心,依然让我感动,依然让我感激,这就是人情啊,人情!在感受浓浓亲情之外,还必须能够珍惜和体悟真挚爱情和友情。

    只有能够珍惜与珍视情感的人,诗意才从心灵深处汩汩地漫溢出来。即使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只要你感动于他们的对爱情的坚贞,为主人际遇感叹唏嘘,你的心就诗意着了。

    能理解牛郎之于织女,柳梦梅之于杜丽娘,阿诗玛之于阿黑哥。能听懂《华山畿》的深情吟唱,能悲悯《雨霖铃》的无语凝咽,能体悟汪伦送李白,王维送元二,王勃送杜少府的深厚。

    2. 荷尔德林的诗歌“诗意的栖居”

    大概一年前读过那首“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先驱,引用这首诗大概是用它做存在主义思想的旁证。“存在”是一种状态,而存在的意义是存在者自己赋予的。这“诗意的栖居”是海德格尔所推崇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诗意”不仅来自外界,更重要的是来自存在者的内心世界,存在者应首先追求诗意的存在,才能达到“诗意的栖居”这样一种状态。

    以上是存在主义的某些观念,跟我们基督徒的看法完全不同,我们认为,存在的意义是上帝赋予的,惟有接受耶稣基督做救主,生命才有意义,否则人的一生毫无意义,转瞬即逝,轻如鸿毛。

    3.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出自哪首诗

    在柔媚的湛蓝中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Dasha 译 在柔媚的湛蓝中 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

    燕语低回,蔚蓝萦怀。 旭日冉冉升起,尽染金属尖顶, 风中,风向标在高处瑟瑟作响。

    谁在钟底缘阶而下, 谁就拥有宁静的一生,因为 一旦外表被极度隔绝, 适应性便在人之中彰显。 钟声中的窗,恰如向着美的门。

    同样,因为门依然遵循着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纯真毕竟也是美。

    严肃的心灵生自逝去之物的内部。 影像如此单纯、神圣,以至于 我们事实上时常畏惧于将之描绘。

    上苍,始终至善至美, 拥有富足、德行与愉悦。 人或可仿效。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同样 造物主的世界不曾阻挡雷霆的步伐。

    花是美的,因为花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的双眼总会在生命中发现,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为名。

    哦,我对此颇为明暸! 莫非神矢志于身心喋血, 而不再完整存在? 灵魂,我相信,必当葆有纯真, 否则,就会抵达权力之巅,在鹰翼之上,膺受 赞美的歌咏与众鸟的和鸣。 这就是本性,这就是外表。

    哦美丽的溪流,波光粼粼,你在波光中清澈流淌, 宛若穿过银河的神的目光。 我如此熟谙你, 泪水夺眶而出。

    我看见,在我的外表 一个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开万物,因为 我不曾不恰当地将之与墓地上的孤鸟相提并论。 只缘我有一颗跳动的心, 微笑依然是我在忧伤着世人。

    我是否能成为一颗彗星? 我相信。因为彗星拥有鸟的迅疾轻捷;盛开在烈火中, 宛若向着纯洁的赤子。

    伟大岂是人之本性所敢僭妄。 德行之喜悦理应得到嘉许, 得到花园里飘荡在三圆柱间严肃神灵的 嘉许。

    窈窕淑女必当头饰 爱神木之花,因为她的本性与情感 酷似爱神。而爱神木仅仅 生长在希腊的大地。

    当一个人向镜中凝望, 在镜中看见自己如同被临摹的影像; 影像酷似真人。 人的影像生有双目, 明月秉有辉光。

    而俄狄浦斯王拥有一目或已逾分。 他的人之苦难,无法描绘,无以言表, 无可置辩。

    一旦戏剧表现这样一个人物,苦难油然而生。 当此刻我怀念着你,苦难于我意味着什么? 当溪流将我裹挟至亚细亚般 绵延的某处尽头。

    无疑,俄狄浦斯饱受着这苦难。 无疑事实如此。

    是否赫拉克勒斯也曾苦难? 毫无疑问。这对相交莫逆的朋友 不也承受着他们的苦难? 赫拉克勒斯同诸神干戈相向,就是苦难。

    分享这些被生命嫉妒的不朽, 也是一种苦难。 而当一个人被太阳斑所覆盖,被些许斑点 彻底覆盖,更是一种苦难!这是艳阳的作为: 太阳裁处着万物。

    太阳以光芒的魅力玫瑰一般 引领着少年人的道路。 俄狄浦斯承受的苦难, 看上去恰如 一个穷人悲叹 丢失了什么。

    哦,拉伊俄斯之子,希腊大地上穷困的异乡人! 生即是死,死亦是一种生。 译后记: 荷尔德林的汉译名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是出自本诗。

    荷尔德林在汉语语境中成为神圣,“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个诗句想来是其根本魅力——面对冷漠现实而无可奈何地归隐心灵,原因自然颇多。荷尔德林的诗歌汉译,钱春绮是目前最常见的,但篇数寥寥;北大出版社1994年也曾出版过一个叫顾正祥的人的译文集(顾的译文,在Dasha眼中,绿原的徒弟罢,从略)。

    而目击思想界,则荷尔德林的流传离不开马丁·海德格尔。不想揣度颇有争议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大陆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海氏热中于用哲学思辨阐述荷尔德林的诗思(或者说借荷尔德林来阐明自身),却因此引进了荷尔德林,以至于许多人谈论海氏便自然而然地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意”。

    海氏谈论“诗意栖居”的专文全译,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上Dasha是在刘小枫主编、魏育青等译的《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上看到。Dasha手中是一本红色封面的精装本,里面“……人诗意地栖居……”,译者陈维纲,译自海氏的Vort?ge und Aufs?tze。

    可惜:一,海氏没有援引荷尔德林全诗;二,抛开将荷诗第一句blühen(动词,开花、花开)轻率误译外,关于“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句,海氏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良善’一语究指何物?它只是一无关紧要的字,但荷尔德林却用大写的修饰词‘纯真’来命名它……”,而这样的译文我们能看出“纯真”是“良善”的同位语指称着同一个物么?(而大陆学人引用的某些不知从什么地方译来的这句话,竟成为“只要良善和纯真……”),海氏的论述如何在译文中自圆其说?然而,说实话,在看到戴晖的《荷尔德林文集》前,陈维纲却是我最折服的人。因为他的译文中的“彰明”、“较著”、“劬劳”、“功烈”,我一直畏惧于动笔翻译荷尔德林。

    Dasha一直坚持,荷尔德林作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高古诗人”,译诗必须文质彬彬、好尚古文(他的原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也是令如今普通以德语为母语的人费解的),也是这个原因,本诗的翻译。

    4. 描述暮秋的诗句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秋色横空,暮秋龙凤湿地行,

    来逐晴霞。望云移素淡,

    水涤浮华。寒芦不惮身怀老,

    梢头漫指天涯。萧疏叶,

    坦荡花。竟赚得茫茫秋恁佳。

    且许诗心幻想,以此为家。

    风景这边独夸。喜相亲沙渚,

    鹭雁无邪。更怜拥抱清清浪,

    菱角隐约泥蛙。耽幽境,

    任思遐。纵有那泠泠霜复加。

    信万里春回,新梦发芽。

    诗词】暮秋感思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正文:

    西风吹垂杨,条条脆如藕。上有噪日蝉,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难,何独朱颜丑。欲慰一时心,莫如千日酒。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

    《暮秋》作者:元稹唐朝代:唐 体裁:七绝

    看著墙西日又沉,步廊回合戟门深。

    栖乌满树声声绝,小玉上床铺夜衾。

    ====

    ==

    暮秋

    作者:陆游·南宋

    万里归无策,八年淹此留。

    羞蒙子公力,宁倦长卿游。

    听雨潇湘夜,飞鹰鄠杜秋。

    更须论富贵。

    此记亦悠悠。

    暮秋

    作者:陆游·南宋

    时序中年速,风霜客路长。

    孤愁巴月白,清梦楚山苍。

    灯暗秋衔壁,钟疏夜殷床。

    端居有微禄,不敢恨殊方。

    5. 诗意的栖居阅读答案

    1、缄默不语: 形容人闭口不说话。 作用:对失去传统的无奈、无助和惆怅

    2、“金黄黄”和“肥硕硕”通过颜色和形态描写,突出藕饼和老菱的长得好,越发对小城的怀念

    3、说明小城历史悠久,经过了宋朝,亲历了元朝,并送走明朝。。

    4、不可 与前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众人对待历史、文化的麻木无知,发人深思。(说明现在的人为了不懂的历史的珍贵,为了眼前利益,对传统的大肆破坏)

    5、现代化不能以丢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代价,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诗意的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6. 以“诗意地栖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生活需要精神 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大地。生存于天地间的生物数不胜数,然而只有人才能活出精彩,活出诗意。生存不等于生活。生存是生活的前提,而生活是生存的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讲,懂得生存者并不一定懂得生活。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创造了文明,凝聚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生存对人的威胁进一步降低时,人们开始探索什么是生活,应该怎样生活。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人的精神。没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失去了对明天的期望,抛弃了对生命真谛的探索,这样的生活是麻木的。它和自然界动物的生存斗争没有本质区别。一个拥有精彩生活的人要有一颗纯真的心,有一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热情,并且不知疲倦地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 没有生存谈不上生活,生存支撑着生活,然而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生存。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是一种生活,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是一种生活,对真理的崇拜,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不公平进行斗争也是一种生活。在人类历史上,不少先进分子抱着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而成就了丰功伟绩。岑参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宁愿过着艰苦而又充实的生活。居里夫人为了人类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爱迪生在他七十岁生日的时候,自豪地宣布他已经做了一百多岁的人能做的工作。对生活的追求需要勇气,有时候甚至需要牺牲生存的权利。文天祥坚持堂堂正正地做人,放弃了高官厚禄,面对生存的希望和死亡的威胁毫不动摇。格拉瓦,当代最伟大的理想主义战士,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不平等,不惜辞掉高官直奔玻利维亚丛林,以血肉之躯挑战一个强大的社会体系,直至壮烈牺牲。 一代又一代彪炳千秋的英雄人物,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为现代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人类社会无论在物资上发展到什么程度,总需要精神上的追求。如果只有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失去了与不公平作斗争的勇气,失去了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对理想的向往,失去了精神的独立,这样的社会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见,从生存到生活的升华,离不开对精神的追求。 只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认识生活,投入生活,才能更好的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精彩的生活。 人能够“诗意地栖居大地”,是因为人有精神的追求。当拥有了健康的灵魂时,生活将是精彩的,世界也将充满诗意。

    祝您早日找到满意的答案!

    7. 人,诗意地栖居的目录

    第一部分:世相掠影(小说)

    《我的家在雪山脚》、《天作之合》。

    第二部分:菩提闲谈(散文、评论及杂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如何诗意地栖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情人——诗歌》、《爱情:一场不愿醒来的美梦》、《以人籁传天籁之美》、《见证表哥的初恋》、《原来写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诗书人生》、《走的断想》、《品味茶马》、《一切当如是观》、《你那该死的温柔》、《做个火腿般的男人》。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想资源》《文学批评如何不忧郁》、《曾经沧海,曾经幸福》、《知识分子象什么》、《仁者鲁迅》、《知识分子的广场》、《善意的批评如何成为可能》、《青春作伴好还乡》、《守护好生命中的舍利子》。

    《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人还是要有点臭美精神的》、《人有病,天知否》、《做人要怎么做》、《中学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两个沉重的教育话题》、《李师科在活着》、《少奇之痛》、《金庸:一个活在当下中国的韦小宝?》、《泥牛水上行,酒肉穿肠过》、《走火入魔世间人,菩萨心肠李翠莲》、《超越者》。

    第三部分:诗意栖居(诗歌)

    、《麻将》、《风情园中的风情女》、《在鹤庆》、《春天的故事》、《拜谒华藏洞》、《水漫金山寺》、《你的哭泣就象我的葬礼》、《还乡的N种另类方式》、《还好,我没把自己给丢了》。

    《在春天感受动物凶猛》、《在苍茫的海上落日如幕》、《担心》、《再次体察内心的宁静》、《我生命中的298》、《为什么我女儿的眼里常含泪水》、《山气日夕佳》、《天空飞过一条蛇》、《汶川地震二周月祭》、《不寂寞,不要说爱我》、《古堡和诗人》、《有没有人告诉你》、《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寂寞的头发虚伪的笑脸》、《我们是一群睡在土地上的贪欲》

    《中国,我的良心丢了》、《痛并快乐着》、《我到底怎么了》、《如果还有来生》、《只有我无话可说》、《燃烧的酒歌》、《天黑了,就请你做一个朴素的梦》、《天晴了,就请你出来晒晒太阳》、《天亮了,就请你快快醒过来》、《喊我的声音》、《一匹奔驰的马》。

    《中毒太深》、《骑上摩托去赶月亮街》、《为贾晋蜀被打再发“而已”之叹》、《这手伸向……》、《关于地震的一点思考》、《镜潭壁沉水穷处,泷溪影空云起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