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红楼梦诗词讲座

    1. 有关红楼梦的讲课稿

    今天,学校领导让我来给大家谈谈红楼梦,其实,我对红楼梦的解读,大多已发表在互联网上了,再要我谈些什么,恐怕很难有新意,真有点勉为其难。

    不过,盛情难却,我最终还是答应来了。那么来了,谈些什么呢? 我想来想去,还是谈谈贾宝玉的“情僧”问题吧,所以,我讲解的题目很现成,就叫做千古情僧贾宝玉。

    大家记得的,在红楼梦第一回,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见了一部石头版本的《石头记》,看完之后,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以上这段话,粗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空空道人怎么由道成僧了呢? 还有,既然已成僧,又怎么会成为“情僧”?情与僧,在世人眼里一向是水火不相容的,它们岂能相互融合,又相安无事?这些问题,看起来复杂,但在曹雪芹眼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红楼梦里,癞头和尚与跛脚道人结伴而行,说说笑笑,根本不分彼此,俨然是一对知心密友;柳湘莲在尤三姐死后,懊悔莫及,大彻大悟,跟了瘸腿道士随风而去,但他将头上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从形象上看,分明是做了和尚;还有,贾府里既有铁槛寺,又有水月庵,至于妙玉所住栊翠庵,更是路人皆知。二十九回,贾母又与清虚观张道士打得一片火热。

    贾府人眼里,明显是佛道不分,佛道混同。那么红楼梦里佛道不分、佛道混同对不对呢?---当然是对的。

    因为在中国人眼里,佛教一旦进入中国,就立刻被道教溶化。我们在民间,可见观音菩萨变成了送子娘娘,岂不足以令人发笑、令人深思?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从印度输入我国,在隋唐时代才广泛流行。

    可道教,乃中国本土宗教,发端于太古,可谓源远流长。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一种民间信仰,更是一些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精神寄托。

    ----红楼梦里,甄士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脂砚说他乃“羲皇上人”,即太古的人。那时候的人,无忧无虑,生活闲适,颇有仙风道骨。

    甄士隐落难后,被跛脚道人点化而去。他当然去做道士,决不会去当和尚。

    佛教被道教溶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遭遇到中国儒家文化的抵抗。儒家文化从本质上来说,讲究功名利禄,提倡发奋拼搏,光宗耀祖。

    它着眼于现实,务俗不务“虚”。当然它更不会讲鬼神迷信,典型例子是金钏死后,宝钗主动将自己的新衣给金钏作妆裹。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

    可佛教,讲的是生前、死后,还有“因果报应”以及“轮回”理论。---这套学说、理论在缺少文化的愚昧人群中颇有市场,但在“高级知识分子”眼里就没有魅力,往往面目无光。

    中国封建士大夫一般关心今生今世,并不关心生前、死后,对“轮回”理论,内心深处并不认同。毕竟,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在中国占有着绝对统治的地位,对外来的佛教,无疑会进行一番必要的抵制、改造乃至消化吸收。

    最终,佛道同流,势在必然。那么儒、道是什么关系呢?是互补关系。

    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话其实说的是进退两方面。

    退是无奈的选择,进才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始终把读书做官当作唯一的人生选择,希冀有朝一日,登上政治舞台,大展宏图。

    如果达不到此目标,当然只能“独善其身”了。此“独善其身”,到了道家手里,往往是归隐山林,诗酒自慰,所以有一个时期,假道士出得比较多,犹如红楼梦里的李纨。

    李纨在儿子贾兰战死沙场后,“戴珠冠、披凤袄”。但这并不等于说世上没有真道士,比如黛玉、妙玉,同是苏州人,同是含有玉。

    黛玉是花神,妙玉是嫦娥,她们鄙薄功名利禄,向往精神解放,心灵自由。事实上,儒、道在某种程度上,还合二为一。

    我们看红楼梦中宝钗,明显是儒家子弟,而黛玉,无疑是道家代表。但在四十五回,《互剖金兰语》,黛钗分明互帮互助,合二为一。

    宝钗给黛玉送来洋糖和燕窝,而黛玉替宝钗作了《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有人以为曹雪芹笔下的黛钗乃千古情敌,此不过是程高本看不懂曹雪芹的红楼梦而胡乱编造的谎言,我希望在座的老师们、同学们不要去上续书者的当!但儒家压制人类天性,故薛宝钗得大量服用冷香丸,而道家追寻诗意生活,个性张扬,故黛玉在现实生活中四面楚歌。

    宝钗为人处世的胜利以及黛玉的失败,不仅是社会原因造成,也是性格不同造成。很显然的,现实生活接纳了薛宝钗,排斥了林黛玉。

    林黛玉尽管属于“道”,但她仍然摆脱不了现实生活中的污泥浊水。所以,佛儒两家,大谈色空,无异于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乃理论上行得通,现实上行不通,是欺人之谈而已。

    红楼梦里,贾宝玉与黛钗均不相同。他欣赏黛玉的仙风道骨,厌恶宝钗的儒家气味。

    黛玉虽然从来不说禄蠹们的“混账话”,但她也从来没有积极鼓励宝玉的叛逆精神。说白了,黛玉倾向于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生活上诗情画意,性情上极度率真。

    但她这种过分的“率真”,其实已经伤害了许多人。红楼梦里,宝玉是陶渊明,湘云是魏晋名士,他俩相加,才是。

    2. 关于红楼梦的诗歌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探春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宝玉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湘云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其二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菊花诗忆菊-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种菊-怡红公子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供菊-枕霞旧友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画菊-蘅芜君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簪菊-蕉下客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菊梦-潇湘妃子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对菊-枕霞旧友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咏菊-潇湘妃子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问菊-潇湘妃子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菊影-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残菊-蕉下客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咏柳如梦令-湘云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西江月-宝琴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 偏是离人恨重!如梦令-黛玉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临江仙-宝钗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大观园题咏旷性怡情匾额-迎春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文章造化匾额-惜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怡红快绿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万象争辉匾额-探春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文采风流匾额李纨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蘅芷清芬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即事诗春夜即事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

    3. 红楼梦32回讲解词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诉肺腑,是宝黛两人把各自的心里话都向对方倾诉。世上最快乐的事是情人之间的灵犀相通。当宝玉真正了解到黛玉心中只有他一个人,并铭心刻骨爱着自己时,他简直高兴得忘乎所以了,着迷了,竟然把袭人错当了黛玉,活的宝玉像迷了心窍似的,这叫做“情迷心窍”。我有诗:

    情迷心窍发了痴,乐莫乐兮心相知;错把袭人当黛玉,宝黛爱情纯是诗。(评:好诗!好一个“情迷心窍”!末句好!是笔者的体验!)

    含耻辱,金钏熬着瞌睡为王夫人捶腿,不过和宝玉说了一句话,被王夫人打了一耳光,已是冤枉了,还要受到开除的惩罚,人权横遭摧残,无冤可诉,只好含耻辱死了。金钏是爱宝玉的,她对宝玉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是爱语也。她的死,从她主观方面来说,是因爱而死,故曰“情烈死金钏”。

    金钏之死,是为爱的不自由而死,是对专制主义扼杀人权的抗议。比起那些苟且偷活的芸芸众生来,金钏之死死得烈,死得有骨气。这又使我想起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宝玉挨打的本质原因

    4. 红楼梦诗词赏析

    咏白海棠 限韵门盆魂痕昏(翻译是我自己意译的)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夕阳斜照之下,重门掩映当中,雨后的海棠,盛放在翠苔碧草之间。若说海棠的风神犹如美玉,美玉尚有瑕,也比不上它那般洁白;若说它的肌体是白雪堆就,那白雪无情又怎比得上海棠婀娜销魂。摇曳在风中的海棠花娇弱无力,映照在月色中的白海棠倩影动人。莫非是天上的仙子随时会羽化飞升么?可我却如此多情,为它吟咏,度过这样一个个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白天,我如此珍爱重视海棠的芳姿,自己提携着水瓮来浇灌海棠的花盆。秋阶上映衬着海棠的影子,如此清澈纯净,有如洗净了脂痕粉迹;真是冰雪凝成一段香魂,又好似清露堆砌一般纯洁。这白海棠呀,是淡雅到了极致,反而更觉出它本身的美艳至极;倘若如人一般多愁善感,只怕美玉有瑕,哪比得上这般无暇之美呢?要报答青帝对它的栽培爱护(青帝主管百花,如“他年我若为青帝”诗意),只凭这与生俱来的清雅高洁,海棠亭亭玉立,默默无语,迎来一个又一个黄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秋日的白海棠,淡淡容光浅浅风韵映衬着重门高户,犹如满盆里堆砌着冰雪一般。这海棠洁白无瑕若杨妃出浴,纤细袅娜如西子捧心,真是冰雪般的身影,美玉般的精魂。晓风吹拂,吹不散海棠凝结的愁思千缕,夜来的风雨,凝聚成花心一点不散的泪痕。画栏深处,我怅然若失,海棠似乎也同人心意,伴着一声砧一曲笛送别这一个寂寞的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帘半卷,绣户半掩,隐约可见那白海棠,是谁碾碎了冰霜滋养它,雕琢着美玉容纳它,(才有这般风神清雅肌骨冰澈?)想必,这般的洁白,是偷取了梨蕊的三分姿色;如此的韵质,是借学了岁寒三友梅花的一缕风韵吧?就好比月里嫦娥缝就的衣袂飘然若仙,又好似深闺女儿秋怨拭去的啼痕万点那么幽怨。你这一种娇羞情思向谁倾诉呢?默默无语中,已是人倦黄昏,风冷清秋,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62363663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昨天神仙临凡到京城,种下了这盆蓝田玉(蓝田种玉典故),结出了这品白海棠(仙品非凡种)。犹如霜娥仙女本来就偏爱清冷呀,又何必倩女离魂才写就这点芳魂?秋阴下捧出如此洁白疑似白雪一般,宿雨点滴又添了几抹愁痕。对此,诗人是爱不释手,吟咏不觉疲倦,怎么舍得让它如此芳姿独度朝夕岁月呢?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蘅芷等花儿盛放了满阶满园,掩映着门后海棠风韵独存,无论是寂寞在墙角,还是珍重在玉盆,都是一般可人。这花天性高洁,寻寻觅觅,这堪匹配的伴侣却很难找到;深秋时节,依旧孤独无伴,越发引起了断魂愁绪。夜色中的海棠,犹如玉烛风中泣泪如珠,隔着水晶帘我遥遥望去,月光下的海棠摇曳着动影留痕。这一段幽情,想来想去只有想月宫嫦娥倾诉,可回廊深处,月光如水也照不澈,夜色昏昏,又何从说起呢……

    我也看了,主要是对海棠诗隐喻意义的分析,不是字面翻译,就不引用了,需要的话,搂主自看吧

    5. 两分钟讲解《红楼梦》主要讲了什么

    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的高明在于,他没有表面地、简单地表现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去挖掘这一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残酷虚伪和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罪恶。

    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大胆锐敏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6. 百家讲坛红楼梦有谁讲解

    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周思源:《周思源评说红楼梦》、《正品三国人物》

    蔡义江讲:《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李希凡、张庆善、孙玉明:《新解红楼梦》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1_曹雪芹其人其书(上)-周汝昌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2_曹雪芹其人其书(下)-周汝昌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3_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顾平旦、张书才、沈治钧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4_《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上)-蔡义江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5_《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下)-蔡义江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6_漫话宝黛钗-李希凡、张庆善、孙玉明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7_是是非非王熙凤-周思源、吕启祥、丁维忠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8_大观园里的丫鬟们-李希凡、蔡义江、卜键.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09_《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吕启祥、曹立波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0_《红楼梦》的艺术个性(上)-周汝昌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1_《红楼梦》的艺术个性(下)-周汝昌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2_《红楼梦》的思想与研究流派-段启明、张俊、孙玉明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3_《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4_《红楼梦》的言与味-王蒙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5_周汝昌答疑《红楼梦》(上)-周汝昌

    百家讲坛_新解《红楼梦》16_周汝昌答疑《红楼梦》(下)-周汝昌

    7. 关于红楼梦的讲解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

    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

    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

    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

    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

    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

    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

    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

    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

    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

    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

    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

    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

    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

    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红楼梦》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

    《红楼梦》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

    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80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

    另有《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则为120回,前80回主要据“脂评本”抄集校改。乾隆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红楼梦》,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20回。

    乾隆五十六年排印本称程甲本,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对程甲本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小说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封建朝廷屡禁不绝。

    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历来以《红楼梦 》题材创作的诗词 、戏曲 、小说 、电影不胜枚举。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也日见繁盛,人称红学。

    知名的学派有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

    8. 红楼梦演讲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