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落红与落花的异同
1. 落花和落红的区别
不同的词语,营造的意境、意味不同. 落花,就是一种凋零的姿态,代表凄清的意味.落英,则可以美好一些,《桃花源记》中不就是“落英缤纷”嘛.落红,也是指凋落的花,不一定非是红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在古诗词中“落花”意常用“落红”、“落英”来代替.如在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中,改用“落花”有着不同的韵味“落花”较为通俗,而“落英”较为雅致,且,“英”字属形分析一下——“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当然,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唐代诗人苏颋《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摇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武元衡的《唐昌观玉蕊花》“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李绅《杜鹃楼》“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宋代诗人胡宿的《千叶瑞荷花》“含露自知芳意在,偃风无奈落英何”,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 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早期有还有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纚”,谢灵运《初去郡》“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李白:《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思之,不难有下面的结论:
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四、是用“落花”还是用“落红”,或许跟作者的写作习惯(或曰喜好)也有关.如,南唐后主李煜词中用“花”字的就有不少,有用“落花”的,见其《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与《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也有用“春花”与“花月”的,分别见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望江南》(“多少恨”),却未见有用“落红”的.宋代大词人苏轼词中用“落花”的,共有十首词,如:《木兰花令》(“知君仙骨无寒暑”),有“落花已逐回风去”句,又如《南歌子》(“欲执河梁手”),有“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句;而用“落红”的,仅有两首,除楼主所引之外,还有《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有“落红处处闻啼鴂”句.苏轼词中用“落花”比用“落红”要多得多.可见,这与作者的写作习惯(或曰喜好)有关.
五、“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等用“落红”而不用“落花”,原因如下:前一处用“落红”点染了暮春时节花儿凋谢,满目萧条的景象,与“惜春”的心境很融洽;中间一处用“落红”以色彩反衬小径之静,风之乱;后一处用“落红”比用“落花”更能表现作者对春天离去的“恨”(遗憾)!
《离骚》云"落英",或谓菊花不落而何为落英?一云:"落,大也."一云:"落,始也,谓始开之英."姚宽《西溪丛语》引晋许询诗云:"青松凝素体,秋菊落芳英."沈约云:"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余读韦应物诗云:"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审姚说无疑矣.
2. “落英”和“落红”有何异同
落英”“落红”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诗歌中“落英”出现的情况不少,《全唐诗》约有16句,《全宋诗》中约有36句,而《全宋词》就约有26句,当然,其中也有个别句“落英”不是做唐代诗人苏颋《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摇荡吹花风,落英纷已积”,武元衡的《唐昌观玉蕊花》“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李绅《杜鹃楼》“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宋代诗人胡宿的《千叶瑞荷花》“含露自知芳意在,偃风无奈落英何”,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暮春门有感》“春事已烂漫,落英渐飘扬” 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秋来更有堪夸处,日傍东篱拾落英。”
秦观《如梦令》“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晏几道《浣溪沙》“凉月送归思往事,落英飘去起新愁”等等早期有还有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纚”,谢灵运《初去郡》“憩石挹飞泉,攀林搴落英。”。
以“落红”表落花意的也不胜枚举,《全唐诗》中约26处,仅《全宋词》中就约有91处,如:李白:《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戴叔伦《相思曲》“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张先《天仙子》“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苏轼《水龙吟》“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诗人们为何在当用“落花”时而弃之不用,却钟情于“落英”“落红”呢?思之,不难有下面的结论: 一、花字出现的时间比英字晚,“英”在《诗经》中就有,如《有女同车》中“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而“花”字起于北朝(见《辞源》)。 二、“落英”“落红”与“落花”相比,前两者雅致,后者通俗。
三、意韵不同,“落英”状花瓣缤纷飘落之态,“落红”尽显花的明艳之色,这都是“落花”一词所不能勾画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四、是用“落花”还是用“落红”,或许跟作者的写作习惯(或曰喜好)也有关。
如,南唐后主李煜词中用“花”字的就有不少,有用“落花”的,见其《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与《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也有用“春花”与“花月”的,分别见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望江南》(“多少恨”),却未见有用“落红”的。宋代大词人苏轼词中用“落花”的,共有十首词,如:《木兰花令》(“知君仙骨无寒暑”),有“落花已逐回风去”句,又如《南歌子》(“欲执河梁手”),有“惟有落花芳草、断人肠”句;而用“落红”的,仅有两首,除楼主所引之外,还有《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有“落红处处闻啼鴂”句。
苏轼词中用“落花”比用“落红”要多得多。可见,这与作者的写作习惯(或曰喜好)有关。
五、“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摸鱼儿》)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天仙子》)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苏轼《水龙吟》)等用“落红”而不用“落花”,原因如下:前一处用“落红”点染了暮春时节花儿凋谢,满目萧条的景象,与“惜春”的心境很融洽;中间一处用“落红”以色彩反衬小径之静,风之乱;后一处用“落红”比用“落花”更能表现作者对春天离去的“恨”(遗憾)! 《离骚》云"落英",或谓菊花不落而何为落英?一云:"落,大也。
"一云:"落,始也,谓始开之英。"姚宽《西溪丛语》引晋许询诗云:"青松凝素体,秋菊落芳英。
"沈约云:"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余读韦应物诗云:"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
"审姚说无疑矣。
3. 古诗中落红指什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作者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气势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
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 ,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名句欣赏: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4. 高中语文,诗词欣赏里落红不是落花吗,为什么说是春季的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5. 古诗词中落花意象的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作者写他人对杨花的态度,表达的仍是自己对杨花命运的关注,看似无情,实则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情景交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赞之“煞拍画龙点睛”。
6. 描写落红的诗句或诗中有提到花飘零的诗句写花落或提到花落的也行,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何处繁花笙歌落花落人亡两不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花谢花开花满天 花开花落无寻处树头花落未成阴三月残花落更开花开花落两由之花落何飘飏白发悲花落一树梨花落晚风雨过残花落地红石城花落江楼雨蔷薇花落秋风起樱花落尽春将困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泪花落枕红绵冷花落水流深院宇梅花落处疑残雪 梨花落尽成秋苑花落梧桐凤别凰漠漠花落尽花落黄昏悄悄时已愁花落荒岩底莺残花落却堪愁落花犹似坠楼人落花三月葬西施门外无人问落花断送红飞花落树犹为离人照落花东风无力百花残枫叶荻花秋瑟瑟杨花雪落覆白苹云想衣裳花想容桃花尽日随流水梨花满地不开门妒花风雨便相催今日青苔复落花满地落花春又过栏边清酒落花多此情惟有落花知芳草落花明月榭明日落花谁共醉落花声底仙娥醉落花寂寂黄昏雨落花随水亦东流中酒落花飞絮乱落花舞袖红纷纷落花流水恨空存絮落花残两翅狂落花如雪鬓如霜花落花开泪满膺落花飞絮绕风亭落花满地月华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