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的诗词

1. 【浣溪沙,宋,秦观的诗句有哪些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词语解释】 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2.清寒:阴天,有些冷.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诗文解释】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 暮春三月,人在小楼.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回头看看室内,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动为静,意境悠闲,使人玩味不尽.。
2. 求秦观的好词10首
长相思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绮陌南头,记歌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332643233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如梦令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满庭芳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蓝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寒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梦扬州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
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
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
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
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点绛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
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虞美人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
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调笑令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
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
画堂春落红铺尽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拈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
此恨谁知。
3. 秦观的主要诗词有哪些
人物评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
有《淮海集》。 传世名篇 望海潮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题作“洛阳怀古”,内容实写“怀旧”。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分界,随感情发展的需要,一气呵成。
以今昔之殊,抒盛衰之感。全词以写景为主,只从“东风暗换年华”、“重业是事堪嗟”二句透露身世之悲,体现秦词之和婉风格。
【原文】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八六子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此词为怀人之作。八六子,词牌名。
【原文】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领先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鹏又啼数声。
满庭芳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据说此词作于会稽(浙江绍兴),作者是年三十一岁。
《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云:“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度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是也。”
此说与本篇内容相合,当属可信。上片写离情,回忆往昔,不胜惆怅;下片写临别赠物留念,并托疚意。
【原文】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城子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上片以柳起兴,牵动离忧,引发伤感;下片叹韶华易逝,哀身世之不遇。 【原文】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鹊桥仙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此词以古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历来歌咏牛郎织女的诗歌甚多,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带有伤感情绪,独此词不落陈套,自出机杼。
《鹊桥仙》,《草堂诗余》作《七夕》。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汲古阁本《淮海词》题为“郴州旅舍”。宋绍圣初年,秦观以旧党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削去官职,远徙郴州(湖南郴县)。
此词为绍圣四年(1097)在郴州所作。上片写客馆凄凉情景,反映作者迷惘惆怅心情。
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 【原文】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千秋岁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哲宗年幼,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以苏轼为翰林院学士,兼侍读,于是苏辙、黄庭坚、秦观等著名文人,集中汴京,极一时之盛。
不久高太后死,哲宗任用新党,旧党被纷纷贬逐。秦观连遭贬斥,直至徽宗即位后始自雷州(广东海南)放还,行至藤州(广西藤县)而逝。
关于此词作年,各书记载不一。汲古阁本《淮海词》谓此词当为秦观谪处州时作,较为可信。
上片即景抒情,写遭贬谪流失所的无限愁思。下片忆昔伤今,表现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和对前途绝望的痛心。
【原文】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
4. 谁有秦观的词
秦观 目录·作者生平 ·历代文人对秦观的评价 ·代表词作 ·其他词作 作者生平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
高邮人。北宋文学家。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
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
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
《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
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
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
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历代文人对秦观的评价 宋苏轼戏评秦观、柳永对联:“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宋苏轼东坡绝爱其尾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宋苏轼:“有屈、宋之才。”
宋王安石:“其诗清新妩媚,鲍、谢似之。” 宋李清照《词论》:“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中乏富贵态。”
《宋词三百首》:“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少游《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
“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
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有不得不变者。”“少游词寄慨身世,闲情有情思。”
“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张炎《词源》:“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孙兢《竹坡老人词序》:“苏东坡辞胜乎情,柳耆卿情胜乎辞,辞情兼胜者,唯秦少游而已。”
张耒:“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故后之为文者,喜为穷人之辞。秦子无忧而为忧者之辞,殆出此耶!”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评秦观诗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李调元《雨村词话》:“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
清刘熙载《艺概》:“少游词有小宴之研,而幽趣则过之。”(小晏指晏几道) 清周济《介存需论词杂著》曾经引用前人评语评秦词说:“少游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终不能到。”
周济《宋四家词选》:“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少游最和婉醇正,稍逊清真者,辣耳。
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 楼敬思:“淮海词风骨自高,如红梅作花,能以韵胜,觉清真亦无此气味也。”
清代词论家冯煦:“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四库全书总目》:“而词则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
清王国维评秦观与周邦彦说:“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 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代表词作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
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
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
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
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望海潮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 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
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
5. 关于秦观的诗句 越多越好
/qg.htm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望海潮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望海潮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望海潮 洛阳怀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鸯.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调笑令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阮郎归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调笑令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调笑令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调笑令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调笑令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点绛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临江仙千里潇湘挪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南歌子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
6. 秦观的诗句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望海潮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望海潮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望海潮 洛阳怀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鸯.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渔村,望断衡门,芦荻浦、雁先闻.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萍,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骄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如梦令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调笑令心素,与谁语,始信别离情最苦.兰舟欲解春江暮,精爽随君归去.异时携手重来处,梦觉春风庭户.阮郎归褪花新绿渐团枝,扑人风絮飞.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红成地衣.游蝶困,乳莺啼,怨春春怎知.日长早被酒禁持,那堪更别离.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身有限,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调笑令辇路,江枫古,楼上吹箫人在否?菱花半璧香尘污,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啼笑两难分付. 调笑令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调笑令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调笑令柳岸,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虞美人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点绛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临江仙千里潇湘挪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南歌子霭霭凝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南歌子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7. 秦少游的著名诗词及资料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有《淮海集》。
易安居士说,秦观的词像贫家的美女,“虽极妍丽丰仪,而终乏富贵态”。即所谓缺乏高贵的气质。如果这个评价,也包括秦观那些纤丽清新,情词并美的雅词,似欠公允;如仅指秦观的俚词,则很精当。
秦观被誉为宋朝婉约派词宗.纵观秦观的全部诗作,不难看出,秦观的诗歌风格并不是单一的,“女郎诗”的评价不能代表它的全貌。评价秦观诗歌的风格,应顾及诗人的全部诗作及其创作背景。秦观现存诗歌共400余首,其中真正有“女郎诗”味的,也不过占作品总数的四分之一。吕本中《紫微诗话》云:“少游过岭后诗严重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在《淮海集》中,《泊吴兴西观音院》(卷二)、《答朱广微》(卷二)、《蓬莱阁》(卷八)、《寄少仪弟》(卷九)等诗作,就表现出“严重高古”的一面。如“人生迕意十八九,月得解颜能几度。著书准易空自疲,服药求仙良自误”(《寄朱广微》)。如“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志士耻沟渎,征夫念桑梓。揽衣轩楹间,啸歌何穷已”(《泊吴兴西观音院》)。这些诗歌或用典,或自抒,寄托着深沉的人生感慨,颇有旷达疏放之气,岂能以“女郎诗”一语以蔽之。(寒砧:“渠”也可以是指《春日》这首诗,不一定就是指秦观这个人啊!说《春日》是首女郎诗是没错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在这位“伤心人”的诗集里,贯串着一种深广莫名的悲哀和抑郁。这种风格特征与他一生中的不幸遭遇分不开。秦观生长在江苏高邮的一个寒士之家,少年丧父,借书苦读,“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神宗熙宁十年(1077),初见苏轼,作《黄楼赋》,苏轼誉为“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苏轼特荐其诗与王安石,安石以为“清新似鲍谢”。青年时期的秦观已是闻名于世的才子,黄庭坚称赞他“国士无双”。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后,历仕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但不久(绍圣六年,1094),即因与苏轼的关系牵连党籍,列名《元佑党人碑》“余官”第一,一再遭贬,远谪南荒,身心受到双重折磨。1100年,徽宗即位后,始得复职北还;不幸中途逝世于藤州。仕途上的坎坷遭遇,理想抱负的一再受挫,使秦观的诗歌染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和凄凉哀怨的情调,透露出对整个人生的绝望与究诘。
8. 秦观的主要诗词有哪些
人物评传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初为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苏轼荐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
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
有《淮海集》。 传世名篇 望海潮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题作“洛阳怀古”,内容实写“怀旧”。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分界,随感情发展的需要,一气呵成。
以今昔之殊,抒盛衰之感。全词以写景为主,只从“东风暗换年华”、“重业是事堪嗟”二句透露身世之悲,体现秦词之和婉风格。
【原文】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八六子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此词为怀人之作。八六子,词牌名。
【原文】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领先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鹏又啼数声。
满庭芳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据说此词作于会稽(浙江绍兴),作者是年三十一岁。
《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云:“程公辟守会稽,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度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所谓‘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是也。”
此说与本篇内容相合,当属可信。上片写离情,回忆往昔,不胜惆怅;下片写临别赠物留念,并托疚意。
【原文】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樽。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江城子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上片以柳起兴,牵动离忧,引发伤感;下片叹韶华易逝,哀身世之不遇。 【原文】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鹊桥仙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此词以古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为题材,歌颂坚贞纯洁的爱情。历来歌咏牛郎织女的诗歌甚多,往往以双星会少离多为恨,带有伤感情绪,独此词不落陈套,自出机杼。
《鹊桥仙》,《草堂诗余》作《七夕》。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汲古阁本《淮海词》题为“郴州旅舍”。宋绍圣初年,秦观以旧党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削去官职,远徙郴州(湖南郴县)。
此词为绍圣四年(1097)在郴州所作。上片写客馆凄凉情景,反映作者迷惘惆怅心情。
下片写贬谪飘零之苦,思乡感旧之悲。 【原文】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千秋岁 【题解】 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哲宗年幼,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以苏轼为翰林院学士,兼侍读,于是苏辙、黄庭坚、秦观等著名文人,集中汴京,极一时之盛。
不久高太后死,哲宗任用新党,旧党被纷纷贬逐。秦观连遭贬斥,直至徽宗即位后始自雷州(广东海南)放还,行至藤州(广西藤县)而逝。
关于此词作年,各书记载不一。汲古阁本《淮海词》谓此词当为秦观谪处州时作,较为可信。
上片即景抒情,写遭贬谪流失所的无限愁思。下片忆昔伤今,表现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和对前途绝望的痛心。
【原文】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