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苏东坡诗词西湖

    1. 【苏轼写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解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2. 【苏轼写的西湖风景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夜泛西湖五绝【宋】苏轼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原注: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3. 苏东坡的西湖诗词

    苏东坡关于西湖的诗词:

    《饮湖上初睛后雨》两首

    (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湖上夜归》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瘴。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夜泛西湖》五首

    (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二)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三)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注:当时湖上禁渔,渔人皆为盗钓者。

    (四)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五)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

    滞留江海得加餐。

    (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

    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

    吴儿不识楚辞招。

    (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虎跑泉》

    亭亭石榻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趋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玞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4.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西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扩展资料: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

    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5.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

    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6.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题解】 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春天杭州西湖上。

    作者以绝世的天才,宦游物华天宝的杭州,为名山胜水所陶醉,挥笔写下了许多描绘湖山美景的佳作。此诗是他杭州风景诗中传诵最广的绝唱之一。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湖楼醉书其一 (苏轼·七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7. 关于苏轼的西湖的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作者: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还与去年人 共藉西湖草

    《卜算子·感旧》

    作者:苏轼 【宋代】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 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8. 苏轼游西湖的诗句

    根据你的要求,应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参考资料: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解说]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