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顶包诗词

1. 骑马顶包的意思
【骑马顶包】这个来源于清代《嘻谈续录》里一个讽刺昏官的故事里,说一个人顶被包,骑在马上,或问之曰:「因何顶包,不梢在马后 」答曰:「恐马负太沉,顶在头上,可省马力.」
翻译过来就是“有个人头顶被包骑着马走,有人问他:“喂,为啥不把被包放在马上?”他回答说:“顶在头上,马可以省力些。”
---------------------------------------------------------------------------
他认为这样马就不必同时负载人和被包的重量,如此就可以减轻马的负重,从而讽刺了对事务认识不清,看问题不全面的人。
捉糊涂虫
有个地方官常常胡乱断案,老百姓称他“糊涂虫”,还到处张贴嘲笑他的诗:“黑漆皮
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画白虎,青纸写乌龙。茄子敲泥磐,冬瓜撞木钟。天昏与地暗,哪
管是非公。”
他看到后,立即传令差役说:“人们都在怨恨糊涂虫,本官限令你们三天内捉三个来,
少一个不行!”
差役只得喏喏退下,硬着头皮出去办案。忽见路上有个人头顶被包骑着马走,便问:
“喂,为啥不把被包放在马上?”
回答说:“顶在头上,马可以省力些。”
差役说:“这人可算糊涂虫了。”立即把他拿下。
来到城门边,又见有个人擎着一根竹竿进城,竖拿着,比城门高;横拿着,比城门宽,
横竖不得进门,便站在那里干着急。差役想:“这人也是个糊涂虫!”也立即把他拿下。捉
了两个,还差一个,寻来寻去寻不到,只得先把两个带回。
地方官马上升堂问案。对第一个,他判断说:“你头顶被包骑马,还说省马力,真是糊
涂!”对第二个又下判断:“你手拿竹竿进城,竖进,城门矮;横进,竿长。为什么不把竹
竿锯断?可见也是糊涂虫。”
差役连忙跪上前禀告:“老爷,第三个糊涂虫也有了!”
地方官问:“在哪里?把他带上来!”
差役答道:“只等下一任老爷到来,小人马上把他捉来。”
2. “知章骑马似乘船“这首诗词怎么解释,谢
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
出自:
饮中八仙歌
作者:唐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3. 带包的四字词语
山包海汇、
思想包袱、
胆包身体、
包揽词讼、
包而不办、
放下包袱、
感恩红包、
罗裙包土、
归了包堆、
心包积水、
包氏父子、
割包剪柳、
包羞忍耻、
黄土包子、
包元履德、
骑马顶包、
包藏奸心、
兼包并畜、
承包经营、
万象包罗、
一揽包收、
大度包容、
心包积气、
包干分配、
分割包围、
山包海容
4. 一个人骑马头上顶个包怕马累着是什么成语故事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释义]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语出]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正音] 背;不能读作“bēi”。
[辨形] 驰;不能写作“弛”。
[近义] 南辕北辙 适得其反
[反义] 如出一辙 并驾齐驱
[用法] 表示越跑越远;永远达不到目的。一般作谓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南辕北辙”、“分道扬镳”;都有“彼此相反”的意思。但“南辕北辙”一般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恰好相反”。~没有此意;“分道扬镳”比喻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
[例句]
①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
5. 带有包字的成语
包藏祸心 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包举宇内 包举:统括;宇内:天地之间,即天下。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包罗万象 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大度包容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胆大包天 形容胆子极大。
兼容并包 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无所不包 没有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
一手包办 指一人独揽,不让别人插手。
包藏奸心 犹言包藏祸心。
包打天下 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包揽词讼 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包罗万有 犹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