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耳顺之年的诗词

    1. 耳顺之年又叫什么

    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

    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六十岁以上已可称“耆年”。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6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杖者:《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杖者,老人也。”

    《礼记·王制》:“六十杖於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 南朝 梁 沈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沈约 《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南朝 梁 任昉 《答到建安饷杖》诗:“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陈长生)《闻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还山已是杖乡人。’”

    杖乡代指六旬老人。 唐玄宗 《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处处祠四祖,年年宴杖乡。”

    耆龙,耆,耆叟,。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日本称还本卦(本卦还り),古代以干支纪年,60年后又回到了出生时的干支。还有还暦,华甲,下寿,杖突等。

    2. 耳顺之年的解释

    耳顺,亦称作耳顺之年,耳顺的意思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或是清楚理解听到的话。今用耳顺或耳顺之年指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

    语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上文可译作: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学有所成);四十岁时遇到事就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清楚理解听到的话);到了七十岁能达到顺着心愿做事,而不会超越社会所认同的规矩。

    3. 表示年龄的诗句

    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