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君子于役诗词百度汉语

    1.《诗经·君子于役》 译文+注释

    注释

    ①君子:此妻称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 (hé):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今译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赏析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2.君子于役拼音版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jūn zǐ yú yì,bù zhī qí qī。

    曷至哉?鸡栖于埘。hé zhì zāi?jī qī yú shí。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rì zhī xī yǐ,yáng niú xià lái。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jūn zǐ yú yì,rú zhī hé wù sī!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jūn zǐ yú yì,bù rì bù yuè。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hé qí yǒu huó?jī qī yú jié。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rì zhī xī yǐ,yáng niú xià kuò。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jūn zǐ yú yì,gǒu wú jī kě!

    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国风·王风》。

    译文: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所谓“君子于役”的“役”,不知其确指,大多数情况下,应是指去边地戍防。又“君子”在当时统指贵族阶层的人物,但诗中“君子”的家中养着鸡和牛羊之类,地位又不会很高,大概他只是一位武士。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

    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君子于役

    3.《诗经 王风》君子于役 【翻译】

    原文∶ 君子①于役(yì)②,不知其期,曷(hé)③其至④哉? 插画 鸡栖于埘(shí)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⑦? 鸡栖于撅(jié)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苟⑩无饥渴! 编辑本段注释 ①君子:本文指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 (hé):通"何",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撅(jié):通“撅”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翻译 我的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儿进窝了,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远无期不能用日和月来计算,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儿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从牧地回来了。

    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 编辑本段今译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编辑本段赏析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

    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

    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

    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

    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

    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

    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

    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

    “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

    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

    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

    贺贻孙曰:“。

    4.请分析《诗经·君子于役》一诗

    诗经·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诗见于《诗经·王风》,是春秋时代的作品。

    它通过一个妇女对久役在外丈夫的刻骨思念,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造成的痛苦。 全诗分两章,意思和写法基本相同。

    第一章开头三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便写出女子看不到丈夫回来的思念。其中“君子”是当时女子对丈夫的一种敬称;“于役”指丈夫行役在外;“不知其期”的“期”字,指役期,亦可指归期。

    两者实际上是一样的,因为服役期满便可回家,“曷至哉”的“曷”同何;“至”有两种理解,一是到了什么地方,一是回到家来。二者相比,以后说为好。

    联系起来看三句意为:我的丈夫外出服役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期满,何时才能回到家来?寥寥数语,表达出主人公对丈夫的不能自主的怀念之情。中间三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转向描写山村田野傍晚的自然景色;其中“埘”(音时)是指用泥土砌成的鸡窝。三句意为:天气快黑了,鸡儿都进了窝,牛羊也都从山上下来。

    主人公睹景生情,因物思人,鸡儿和牛羊都能按时进窝回圈,可是行役在外的丈夫至今还不回来。不由得产生了人不如禽兽的念头。

    所以接着她便喊出后两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用现在话说即为:我的丈夫服役去了,怎能叫我不想念他呢?这两句好象大水冲开闸门似的,感情一下喷发了出来,她那被压抑着的愁思,实在按奈不住了。 第二章重复地咏叹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渴望丈夫早日回来的心情,中间稍有变化。

    开头三句“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其中的“不日不月”犹言无日无月,既表示时间已经很久了,又说明役期不定,归期不明;“曷其有佸”的“佸”是聚会的意思。

    是说什么时候才能与他相聚会在一起呢?中间三句:“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仍然是描写傍晚景色。其中“桀”(音洁)为木橛子,即供鸡栖息的木架;“括”(音扩)是至的意思,“下括”犹言下来。

    三句联系起来是说:天快黑了,鸡已上了架,牛羊从山下来。最后两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其中“苟”是表示猜度,希望的付词,当“或许”、“大概”讲,意为我的丈夫外出服役,或许他没受到饥渴的折磨吧!这是思妇在惆怅中的企祝,表现了她对丈夫忧虑和关切的深情。

    《君子于役》是一首抒情诗,它主要抒发妻子对久役不回丈夫的怀念和愁思。感情非常纯朴真切,艺术表现手法也极为成功。

    最突出的特色是它对典型环境的描写。全诗上下两章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人读者展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在苍茫的暮霭中,一位劳动妇女倚门张望着,她在等待她的丈夫。

    此时此刻,她是多么想让丈夫出现在她的眼前呀!然而,她看到的却是下山的牛羊和进窝的鸡儿,这怎能不使她忧愁和怅惘呢?这里作者采用白描手法,三笔两笔就给我们勾勒出这幅明晰的田园晚归图,极富生活气息。人们都知道在农村傍晚这个特定时间里,正是六畜进圈、田夫回家、合家团聚的时刻,也正是离人思念亲人最殷切的时光。

    作者把女主人公——思妇置入画面之中,通过热闹气氛的渲染,典型环境的衬托,极为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孤独凄苦的情状。这种以情绘景、以景托表的写法,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从这幅图画中可以感受到由于徭役而造成的妻离子散的辛酸,堪称是首情景交融的动人诗篇。

    5.《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

    中国台湾网 (2006年02月22日)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①,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章) 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②。(二章)

    ①毛传:“凿墙而栖曰埘。”郑笺:“曷,何也。”

    ②毛传:“估,会也。鸡栖于代为桀。括,至也。”郑笺:“苟,且也。”按代,即小木桩。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原载】 《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作者】扬之水

    参考资料:

    6.翻译{{君子于役}}

    [编辑本段]原文:

    君子①于役②,不知其期,曷③至④哉?

    鸡栖于埘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⑦?

    鸡栖于桀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苟⑩无饥渴!

    [编辑本段]注释:

    ①君子:此妻称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编辑本段]今译: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月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参考资料:?tp=0_11

    7.君子于役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

    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没日没月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

    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

    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

    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8.请分析《诗经

    《诗经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①于役(yì)②,不知其期,曷(hé)③至④哉? 鸡栖于埘(shí)⑤,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⑦? 鸡栖于桀(jié)⑧,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⑨。 君子于役,苟⑩无饥渴! ①君子:此妻称丈夫。

    ②役 (yì):苦役。 ③曷 (hé):何时。

    ④至:归家。 ⑤埘(shí):音时,鸡舍。

    ⑥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⑦佸(huó):音活,聚会、相会。

    ⑧桀(jié):鸡栖的木架。 ⑨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⑩苟:大概,也许。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

    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经》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

    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

    “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

    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

    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

    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

    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

    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

    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

    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

    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

    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