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百科 > 百科
  • 漆器诗词

    给一篇介绍中国古代漆器的文章

    漆器的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已见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

    在汉代,漆器被作为日用器具,日渐普遍。唐代的漆器实物制作也有明显的发展。

    宋、元、明朝之后,漆器的制作有20多种。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利用。

    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韩非子.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

    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发现了漆制实物。在古代种植漆树相当普遍,战国大哲学家庄子就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职。

    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

    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中国漆器工艺是古老华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所谓漆器,就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和美术品。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彩,光彩照人。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首先须制作胎体。胎为木制,偶尔也用陶瓷、铜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

    胎体完成,漆器艺人运用多种技法对表面进行装饰。漆器的主要特点是可以抛光到可与瓷器媲美。

    漆层在潮湿条件下干燥,固化后非常坚硬,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性。像陶瓷、丝绸一样,中国漆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宋漆器 在中国,漆之为用,已经有近万年的历史;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根据是1978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涂料为天然漆。

    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在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据记载,庄子年轻时曾经做过管理漆业的小官。

    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被国家列入重要的经济收入,并设专人管理。漆器生产工序复杂,耗工耗时,品种繁多,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

    当时的漆器虽然很昂贵,但光亮洁净、易洗、体轻、隔热、耐腐,并嵌饰彩绘,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

    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汉代漆器也是以黑红为主色。

    作为漆器的鼎盛期,漆器品种又增加了盒、盘、匣案、耳环、碟碗、筐、箱、尺、唾壶、面罩、棋盘、凳子、危、几等,同时,还开创了新的工艺技法,如多彩、针刻、铜扣、贴金片、玳瑁片、镶嵌、堆漆等。漆器图案根据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简练的线条或繁缛复杂的构图表现,增强人或动物的动感与力度。

    黑红互置的色彩产生光亮、优美的特殊效果。在红与黑交织的画面上,形成富有音乐感的瑰丽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人神共在、流动飞扬、变幻神奇的神话般的世界。

    到了明清两代,中国漆器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漆工艺与建筑、家具、陈设相结合,并由实用转向陈设装饰领域,进入了以斑斓、复饰、填嵌、纹间等技法为基本工艺的千变万化的新时代。

    明代雕漆,初以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塘张成、杨茂为榜样,由张成的儿子张德刚与包亮主持内廷果园厂官办漆作的生产。成化、弘治年间内廷雕漆,器胎变薄,花纹疏朗,标志西塘派雕漆已进入尾声。

    云南大理为另一雕漆产地,名漆工现仅知王松一人。至嘉靖年间,云南雕漆始进入内廷,取代西塘派,使内廷雕漆为之一变。

    其特点为刀不藏锋、棱不磨熟。明末清初雕漆艺术一度失传,至乾隆四年由雕竹名匠封歧刻样,苏州织造漆作仿制成功,宫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苏州制做。

    扬州雕漆有螺钿、百宝嵌等品种,所制漆器花纹纤细且五彩缤纷。名工有王国琛、卢映之、夏漆工等,后者尤善制仿古剔红漆器。

    苏、扬两地漆作毁于清廷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之战中。福州漆器以脱胎见长,色泽华美,器体轻巧,系由名工沈诏安用传统夹□法所创。

    扬州漆器 现代漆器工艺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其中,北京雕漆是在木胎或铜胎上髹饰数十层甚至上百层,再进行浮雕,色彩以朱红为主,风格富丽华贵。

    江苏扬州漆器以镶嵌螺钿为特色,在光线照映下,非常精美。福建脱胎漆器,以其色泽光亮、轻巧美观、不怕水浸、耐温耐酸碱腐蚀为点。

    凉山漆器 四川漆器,多用推光的髹饰技法或以雕填见长,或以研磨绘著称。此外,还有厦门漆线装饰,天水的雕填等,都各有不同的艺术特色。

    急求关于漆器的文章(散文,议论文等皆可,说明文除外)

    在近些年来的拍卖市场上,战汉漆器崭露头角,创造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天价。

    例如,2007年一把战国漆器拍出了352万元的高价;2004年,一个战国龙凤纹漆盒博,得了154万元的价格。然而令人颇感疑惑的是,无论在拍场上出现的,还是在博物馆展出的以木为胎、以漆敷面的战汉漆器,在历经千载之后,不但丝毫未腐,而且依然光亮如新,焕发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古人究竟凭借怎样的工艺,令得战汉漆器能有如此的神奇呢?为了破解此中谜团,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著名文物鉴定家须小龙先生。战汉漆器金丝楠木胎鉴宝:我们知道木器是较为容易受自然环境影响的,湿润或者干燥的环境都会加速它的腐朽,再加上长久的使用,可以说木器难以长时间的保持原貌。

    那为何同为木制的漆器却能在历经千年后,依然光亮如新呢?须小龙:要解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了较漆器是如何制作的。在漆器发展鼎盛时期的战汉两代,人们大多以木为胎制作漆器,选用的木料是当时就极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而众所周知,已在明代绝迹于中国的金丝楠木,具有不怕水的特点,而且是无论多少年也泡不坏。 同时,在用漆上,战汉漆器选择了在漆树汁液中提炼的天然漆。

    具体的制作过程是先将金丝楠木料削制成型,脱胎刮漆灰后再打磨抛光,制成漆器的胎体。然后反复涂漆,并以彩绘装饰。

    待这之后,将制成品放入温室中烘干,并最终完成漆器的制作。由此可见,以具有防水能力的金丝楠木为材,涂以天然漆料的战汉漆器,不但色泽明亮,光彩夺目,而且因为属性相近,木材与漆料结合的十分紧密,因此具有非同寻常的防腐、耐酸,耐碱能力,所以能够长久保持光亮如新的外貌。

    战汉漆器没有传世品鉴宝:天然的木材,再加上取自木中的天然漆料自然能够有如此的效果,但据我所知漆器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传世品,这又是为什么呢?须小龙:是的,据史料记载,传世的漆器到了宋代就已绝迹,这是因为虽然它比瓷器结实,但毕竟是木制的,在长久的使用中,必然会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自然磨损。 再加上瓷器工艺的提升,战乱等各方面的原因,漆器在东汉时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没有像铜器一样实现流传有序的收藏,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战汉漆器都是出土品。

    鉴宝:墓葬中的环境虽然比外界要稳定,但也很复杂,除了青铜器,玉器等随葬品能够获得有效保存外,很多丝织品、纸制品等也会在长久的埋葬后残存无几,为何漆器能够独善其身呢?须小龙:从历年来的发掘状况来看,作为随葬品的漆器并不能躲避墓葬中水分和土壤的侵蚀。 在考古界中有这样一句话“干千年,湿万年,半干不湿就半年。”

    漆器也是一样,土坑中出土者,不但颜色会失去光泽,而且木质会在经过上千年的埋葬后完全碳化,变成乌黑色。水坑中出土的漆器则会因为在水中的长时间浸泡,而渗大量的水分,使得外形膨胀,并附着有大量泥浆。

    出土漆器必须脱水处理鉴宝: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得见的精美漆器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呢?须小龙:我们说,恰恰是因为水的浸泡,才能让漆器能够回复2500多年前的样貌。首先,水能够隔绝空气,使得漆器的氧化速度得以延缓。

    其次,金丝楠木是天然耐水的,即便渗入了大量的水分,但其内部的纤维结构并没有受到损害,更没有腐败。第二,因为漆器所涂用的漆料取自漆树,内在结构与木质相近的它与木胎结合得十分紧密,有较好的亲和力。

    因此,浸泡过后的漆器漆层并没有出现与木胎分离的现象。 基于这两点,今人仅需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将渗入大量水分的漆器予以有效脱水即可恢复其往日神采。

    比如考古人员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比如冷冻法,真空热干燥法,或将其放入离心机中快速甩干。也可以用化学的方法,用药水将其中的水分子置换出来。

    但这些方法虽然用时较短,但效果并不太好。目前已知的最有效方法是自然干燥法,其是先在水坑漆器的出土地附近挖一个5米深的地洞,再横向挖一个两平米见方的洞,然后将漆器用麻袋,或者湿布包好后,放入其内,再用锯末覆盖。

    在这之后,为了减慢漆器的干燥速度,使之不会开裂、褶皱或变形,还要不断地淋水和翻动养护。 总之是要使漆器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缓慢地去除内内里的水分。

    据了解,以这样的方法干燥水坑漆器时间较长,一般小器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大器则需要两年以上。

    但即便这样地精心照料,也会有20%到30%的器物受到损害。脱过水的漆器就是真品鉴宝:水坑漆器出土后必须进行脱水处理的特性,是否对鉴定市面上所见的漆器,有所帮助?须小龙:是的,我们刚刚说过,战汉漆器没有传世品,当今所见之物皆为出土品。

    而且,只有出土自水坑的漆器,方可在经过脱水处理后恢复原貌。所以凡是经过脱水处理的,完全干燥或是略含水分的漆器,可断定为真品。

    当然,判断某件漆器是否经过脱水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首先,凡是脱过水的漆器,在重量上要比其入土前要轻。

    因为在脱水的过程中,不但水分会离开漆器,而且木胎中的有机物也会随着水分的流失被溶解去除,因此在重量上要比原木胎要轻。其次,凡是脱过水的漆器表面都会有蛤蜊光。

    因为其在墓中被水浸泡。

    有关瓷器的诗词?急需

    送许屯田诗 宋·彭汝砺 浮梁巧烧瓷, 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 从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 从事古未有。

    咏景德镇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 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 此器能输郡国材。 赠昊十九 明·李日华 为觅丹砂到市廛, 松声云影自壶天; 凭君点出琉霞盏, 去泛兰亭九曲泉。

    赠昊十九 明·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 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 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 收藏价比璆琳高。 元精融冶三百载, 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 中丞嗜古衡览精。 网罗法物供品藻, 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 虞夏商周谁复数。 约略官均定汝柴, 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 政治余闲呈艺可。 雨过天青红琢玉, 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 景德镇上望无余。 俯看全境如焚火, 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 喷烟不断转如轮。 苍黄光彩凝画笔, 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 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 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 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 渔滨栖息故乡同。 马鞍山碧里村雨, 鸭尾船轻昌水风。

    鬼儡丰神箫鼓外, 报酬事业榷陶中。 霜清使节洵阳道, 枫意如春万树红。

    窑民行 清·沈嘉徴 景德产佳瓷, 产瓷不产手; 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富户利生财, 穷工身鍸口。

    食指万家烟, 中外贾客薮; 坯房蚁蛭多, 陶火烛牛斗。 都会罕比雄, 浮色抵一拇。

    昌江杂咏(选二首) 清·凌汝锦 重重水碓夹江开, 未雨殷传数里雷; 舂得泥稠米更凿, 祈船未到镇船回。 百种佳瓷不胜挑, 霁红霁翠比琼瑶; 故家盆盎无奇品, 不羡哥窑与定窑。

    浮梁竹枝词(选一首) 清·郑风仪 碓厂和云舂绿野, 贾船带雨泊乌蓬; 夜阑惊起还乡梦, 窑火通明两岸红。 陶阳竹枝词(选九首) 郑廷桂 蚁蛭蜂巢巷曲斜, 坯工日夜画青花; 而今尽是都鄱籍, 本地窑帮有几家。

    坯房挑得白釉去, 匣厂装将黄土来; 上下纷争中渡口, 柴船才拢槎船开。 码头柴槎各分堆, 伙计收筹记数来; 窑位客行催要紧, 先后三日一回开。

    巧样瓷名尚脱胎, 金边细彩暗炉开; 寿溪不是侬家卖, 昨日新窑试照来。 青窑烧出好龙缸, 夸示同行新老帮; 陶庆陶成齐上会, 酬神包日唱单腔。

    九域瓷商上镇来, 牙行花色照单开; 要知至宝通洋外, 国使安南答贡回。 轻灵手巧补油灰, 估得明堆又暗堆; 好约提篮小伙伴, 黄家洲上走洲来。

    鹅颈滩头水一湾, 驳船禾秆积如山; 瓷件茭成船载去, 愿郎迟去莫迟还。 五月节迎师主会, 六月还拜风火仙; 龙缸曾读唐公记, 成器成人总靠天。

    追赠昊十九 清·朱琰 丹泉兄弟知名久, 甄土新裁总后尘; 独有琉盏在江上, 壶中高隐得诗人。 陶歌(选三十五首) 清·龚鉽 江南雄镇记陶阳, 绝妙花瓷动四方; 廿里长街半窑户, 赢他随路唤都昌。

    武德年称假玉瓷, 即今真玉未为奇; 寻常工作经千指, 物力艰难那得知。 方方窨子滤澄泥, 古语儿童莫坏坯; 炼到极稠捶极熟, 一归模范即佳瓷。

    几家圆器上车盘, 到手坯成宛转看; 坯堞循环随两指, 都留长柄不雕镘。 出手坯成板上铺, 新坯未削等泥涂; 钧陶自古宗良匠, 怪得呈材要楷模。

    坯乾不裂更须车, 刀销圆光不少差; 此是修身正心事, 一毫欠阙损光华。 画坯上釉蘸兼吹, 一体匀圆糁絮宜; 只有青花先画料, 出新花样总逢时。

    青花浓淡出好端, 画上磁坯画面宽; 识得卫风歌尚絅, 乃知罩釉里同看。 白釉青花一火成, 花从釉里吐分明; 可参造物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

    看他吹釉似吹箫, 小管蒙纱蘸不浇; 坯上周遮无渗漏, 此中元气要人调。 青料惟夸韭菜边, 成窑描写淡弥鲜; 正嘉偏尚浓花色, 最好穿珠八宝莲。

    如椽大笔用羊豪, 颠旭能书莫漫操; 看他含釉如含墨, 一样临池起雪涛。 官古人家釉果多, 含成胎质镜相磨; 非如饭器酥研甲, 果釉多将灰水和。

    浇釉看来似易皱, 一般团转总均匀; 倘留棕眼兼鱼子, 却使微瘢玷美人。 滩过鹅颈是官庄, 沿岸人家不种桑; 手搏砂泥烧匣钵, 笑他盘子满桑郎。

    匣钵由来格不同, 一般层叠着砂工; 更多平匣排清器, 遥望馒头正出笼。 匣钵烧皱破不妨, 倩他薄篾尽箍藏; 一经红火同镔铁, 格物谁能理工详。

    魏氏家传大结窑, 曾经苦役应前朝; 可知事业辛勤得, 一样儿孙胜珥貂。 满窑昼夜火冲天, 火眼金睛看碧烟; 生熟总将时候审, 此中丹诀要亲传。

    窑火如龙水似。

    赞美烙饼的诗句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

    【作者:正念】

    蚕熟柔桑更绿,莺啼小麦初黄。

    吃饼且随燕蓟,缲丝空忆荆杨。

    分水铺道中

    【作者:张以宁】

    长忆闽中路,今朝马首东。

    山高云易雨,谷响水多风。

    蝶抱落花片,鸟啼深竹丛。

    功名一画饼,身世独飞蓬。

    汪明生

    【作者:张民表】

    燕市住西庵,重来续一谈。

    煎茶移竹火,煮饼渍鱼泔。

    日月颠毛记,风霜足茧谙。

    传闻东郡旱,何以慰如惔。

    奉怀钱宗伯受之海上

    【作者:于嘉】

    东望叠璟霞,有山虞吐翠。

    天和丙舍游,日穰庚居遂。

    俗嶂壅文河,拓由灵掌负。

    关龙感狩麟,金版徙穿地。

    羹热雉膏登,羞寒鸡肋弃。

    嫫嫱斗弄姿,定镜精裁伪。

    著录布如云,何人丹漆器。

    玄风白马谈,紫气青牛志。

    食疏仰琼厨,先须征饼字。

    膺门讵可阶,通好时交屣。

    双阮秀参筠,两宗香品笥。

    夙倾向若心,烟液终申譬。

    扬州漆器阅读答案-扬州漆器的品种、工艺、特点

    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扬州远、近郊区许多汉代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及其残片,多达万件。

    器物中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魁、笥等日常用品,有琴、俑、砚、盒、弓背、剑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还有漆棺、椁、面罩等丧葬用具,器形繁多,体现了广泛的用途。 其装饰工艺则有彩绘、针刻、贴金、金银嵌等类别。

    其胎骨以木制为最多,故有关学者称扬州为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有不少以干漆夹 为胎的,世称脱胎漆,尚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制器。

    据《酉阳杂俎》、《杨太真外传》等书记载,唐玄宗和杨贵纪曾多次将扬州所贡金银平脱等名贵漆器赐给安禄山和其他臣僚。 唐僖宗时,高骈任扬州盐铁史,为献媚朝廷,曾一次向长安运送扬州漆器逾万件。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quot;本尊毗卢舍那佛坐像"、"药师如来立像"、"千手观音菩萨立像"均为鉴真弟子扬州兴云寺僧义静所造,都是日本的国宝。至元代,扬州已成全国漆器制作中心。

    雕漆尤为精美。元末明初时,"点螺"工艺出现。

    明清时代是扬州漆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名家荟萃,诸品具备。清代后期,扬州漆器出口外贸已较兴盛,远销欧美等国,年销量2万多件,"岁入三万两"。

    新中国建立以来,扬州的老中青三代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创新发展。 今天的扬州漆器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点螺、刻漆、彩绘钩刀、漆砂砚7个类别。

    产品有屏风、地屏、挂屏、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

    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工艺富丽沉静的民族特色。60年代初制作的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陈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内。

    70年代初期创作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大地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受到过毛主席的赞扬。1979年春,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朝鲜,将点螺《锦绣成年春》台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金日成主席1987年9月,点螺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在东京、大阪专柜展出,受到各界人士赞美,后以400万元人民币售出。

    1988年2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件柔性可卷漆器《烟花三月》,其质地刚柔相济、可舒可卷、体积轻巧、便于携带和收藏,是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的巧妙结合,1989年4月在香港展出,各界人士视为奇观。扬州现有市、县属3家漆器工业企业即扬州漆器厂、漆器二厂、江都特种工艺厂,产品销售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