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文诗词欣赏
1.不要关于母亲节的古诗、白化文语句
现代诗:
母亲节 文 / 老枪
妈妈不在身边
我为她过节
——用心!
翻开往事
远逝的歌谣记载着
少年时赶着牛车
循着妈妈的呼唤
回村的日子
我知道
儿女的身高
烙在那双
包满老茧的手掌上
我知道
儿女的欢笑
刻在那个
顶风沐雨的额头上
节日的夜晚
妈妈不在身边
我聆听那古老的门环
突然叩响时
妈妈的目光
古诗:
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现代文:
母亲,像一堵墙,遮住了风雨,挡住了烈日,好让我们这些不经风雨的小树苗能茁壮成长;母亲,像慈祥的鸟妈妈,每天都用充满爱的手抚摸着我们这些幼雏的羽毛,鼓励我们去搏击万里长空。
我的母亲也像墙,像鸟妈妈对我呵护倍至,鼓励有加,尤其让我感激的是母亲常常对失落的我进行引导和鼓励,让那深刻的道理在我的心里生根,她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施主,实在不懂你要什么,索性全给你!
2.白化文是不是写古诗意思
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而文言文则是官方的语言,是公卿文人的文字语言。
然而中国还存在并行的一套汉语,就是白话文,这是平常老百姓会话所用的语言,平民百姓不懂什么文言文,更不可能用文言文来作为日常会话,这个白话文才是中国历史上占绝对多数使用人口和使用频率的汉语。但同样不能说白话文是没有文字的语言。
中国古代文字之多、音域之阔远远超出现代人所使用的狭小的几千个字的范围,现代文就是从这个平行的汉语中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唐宋白话文文学、元代的戏曲、明代的象《三言两拍》等文学巨著中窥视到古代的白话文跟现代文其实并没有象跟文言文一样的太大的差别。
如果不能考证它们的发音,起码它们的语法和文字的使用在纸面上是一目了然的。古代的白话文经五四的现代白话文到现代文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现代人把西方的语法给它做了条理化和增加了很多的词汇。
3.渔家傲秋思翻译为白化文 不可直译
原文: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
赏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4.蜀相改编成白化文300~400字
今日,偷得浮云半日闲,与明媚春光相邀,共游诸葛亮丞相祠。
诗人闲庭信步,佯倘在无限春光中,多惬意呀!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总算暂且安定下来了!就在这份心旷神怡中,蓦然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春日争妍的百花丛中,迷失在蜂蝶纷飞中了!出游的诗人不由得停下脚步,顾盼,冥思。不多时,便欢欣鼓舞起来:“丞相祠不就在锦官城外柏树最为茂盛的地方吗?”
诗人兴冲冲地来到丞相祠堂。台阶上的小草郁郁葱葱,自顾自地生长,像是被谁细心地涂抹上了一层油在叶片上,绿得发光,绿得发亮!树上的黄莺儿也耐不住寂寞,在茂盛的枝叶间婉转啼唱!诗人深深的醉在其中了。祠堂虽然荒凉残败,可这满堂春色却不管不顾,怡然自得。这样的春日,已久违多时?诗人侧首沉思。
信步来到祠堂,看着丞相的塑像,纶巾,羽扇,道袍,皂靴,好个风流倜傥!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向他讨教天下大计的情景。可敬的诸葛丞相,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刘禅父子,积劳成疾,出师未捷身先死!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之泪满衣襟!
具往已,自古以来,士为知己者死,这又何尝不是诗人的夙愿!可诗人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才华却毫无用武之地。一声哀叹,亘古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