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叶莲诗词
1.咏莲的古诗(诗句)共有多少首
咏莲诗赋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 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越 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只找到这么多
2.“一叶一浮萍,一()一睡莲”的诗句是什么
一叶一浮萍,一梦一睡莲。
与之相关及出处:
1、《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2、《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3、《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4、《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5、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6、《金刚经正解卷下》:“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7、《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上》:“诸佛世界者。百千万亿僧只等数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一世界者。显世界之多矣。”
3.赞美白荷花的诗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子夜吴歌 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风此路蹰空断肠。 乌栖曲 张籍 西山作宫潮满池,宫乌晓鸣茱萸枝。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 南朝·梁·萧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南朝·梁·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 南朝·梁·萧纲 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 南朝·梁·朱超 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花 唐·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折荷有赠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采莲曲 唐·李康成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云起风生归路长。
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盆池 唐·韩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重台莲 唐·李绅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赋得芙蓉出水 唐.贾 谟 的舒芳艳,红姿映绿萍。
摇风开细浪,出沼媚清晨。 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袭人。
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 鱼戏参差动,龟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从此免迷津。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
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4.一叶一浮萍,一什么一睡莲诗句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佛典》:“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告文殊师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丛林、稻麻竹苇、山石微尘。一物一数、作一恒河。一恒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内、一尘一劫。一劫之内、所积尘数、尽充为劫。
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金刚经正解卷下》:“恒河沙等之恒河沙。一沙一世界国土中。所有众生。各具一心。则其心有若干种。如来以清净五眼。皆尽见而知之”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要解上》:“诸佛世界者。百千万亿僧只等数之河。一一河中一沙一世界者。显世界之多矣。”
5.“千叶莲花”指的什么
莲花的根源何来?也许与诗人李白有关。“石作莲花,云作台……”诗人以浪漫的笔法,无比开阔的胸怀,简单而 幽美的诗句,把华山比做莲花。韩愈的“古意”诗中却说“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华山这朵石莲花却成了小小“玉井”里的真莲花,然而直径不过3尺的水井却能生长出十丈大的花朵和船一般大的藕来。藕不但冰冷甘美,只要一片入口重病立即痊愈!这朵石莲花不仅活化了,而且成了“仙品”。莲花是生长在水里的,山上没水池,诗人只好借用“玉井”了。
到了北宋,王得臣在“登莲花峰记”中竟然把个玉井变成了“天池”。他的登山记说来亦奇,记的不是自己所见,却是华山山下遇见的僧人义海讲故事中事。“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莲花)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余奇花芳草不可识。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元代史志经《华山志》已把玉井叫白莲池了。然而明代王履在“始入华山至西峰记”中看到的却不一样。他说,到青柯坪,恰是路程的一半,青柯坪以下鸟语蝉鸣,没有松树尽是杂树;青柯坪以上蝉和鸟都没有了,树亦单调只有松树。他在三峰上寻找千叶莲池,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真奇怪!在王得臣前后登山的都没有见到峰顶有池有莲,唯独王得臣见了。不过仔细想想就看出了漏洞。那有登山游记不记自己亲身所见,尽记别人传闻的?那么小的池子何需用铁船嘛?华山是个道教圣地,怎么会出来一个佛门弟子?其实王履早已提出了疑问,“玉井十丈花,欺我亦已久。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谬。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洼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证,世问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他的结论是玉井十丈花是欺人之谈,山顶那来的千叶莲?总之闻是不足信的托意的亦不能作为凭证,真假只有自己亲身去看才见分明。
这里所说的千叶莲又是什么呢?宋代后期的一些华山记中常写道“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这几句话似乎是概括前人的说法,并没有实际的东西,既把形容千峰环拱的石莲花拉扯上了,也把托意仙化了的意境里的莲花混为一谈。这种“仙化”是与唐宋时道教盛行,希望成为神仙的人,寻找什么“仙丹灵芝”,吃了就可以成仙登天有关。韩愈亦是个迷信很深的人,他所想的也就是那种仙莲花,一片莲藕就能起死回生。这一意想又为后来人深化了一步,吃了“千叶莲”就能“羽化”成神仙了!华山这座道都圣地的名山,到这里来隐居避谷(不吃普通饭食,只吃山果)炼气修道的人不少。如后唐毫州真源人陈抟,号希夷先生,就在华山修道四十多年。今日称为希夷峡的地方就是他“登仙”(死去)时的所在,如今山下玉泉院内还有他的卧像。在陈抟之前还有前秦的王猛在华山隐居,入谷四里左右的王猛台就是当年隐居的地方。后魏寇谦之,懂浑天仪,精通算法,曾在华山修道。后汉张楷字公超曾在华山传授学生修道之法,据说能造出五里雾来,因此桃林坪一带当时叫张超雾市,亦叫张超谷。其它不出名的就数不清了。
正由于这些隐士们的成仙幻梦,把个华山的自然境物无不蒙上一层道教的色彩。
唐玄宗的妹子想成仙,特为她在莎萝坪东岩上建筑楼阁白云宫叫上方,意思是天上世界。这位金仙公主死时,传说骑着仙鹤飞向白云中去了,此后那个楼阁又名“驾鹤轩”。
东峰南侧半腰处的下棋台,传闻汉武帝登华山,碰上已成仙的卫叔卿,身穿羽衣、头载鹤帽,乘白鹿驾云东来,见皇帝对他不恭敬,生气,立即不见人了。皇帝叫卫的儿子四处找寻,后来望见卫叔卿与仙人在东峰棋台下棋。好事者在石台上放了些铁块,远处看去好象正在下的一盘棋。
相传天上玉帝的女儿三圣母就住在华山,所以又叫她华山娘娘。闲时,娘娘常到山头观望风景,看见人间生活比天堂有趣,非常想往!有个穷书生名叫刘彦昌,以采药治病为生。一天,刘彦昌来到山里采药,顺道游览华山,在山野之间与娘娘相遇,彼此都很爱慕,结为夫妻,生子名叫沉香。日子久了,事情被华山娘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二郎神认为妹妹不守天规,触犯了天堂的戒律天条,有罪于玉帝。于是大发雷霆,派天兵天将,逼走了刘彦昌,盗走了三圣母防守的武器宝莲灯,并将三圣母压在华山的巨石之下。沉香幸遇霹雳大仙救去抚养成人。十六年中,不畏风寒署热,不管天晴还是雨,不管有多大艰苦,总是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沉香时刻不忘救母的事。后来时机成熟了,沉香设法盗回了宝莲灯,战败了可恨的二郎神,终于用神爷劈开了压着三圣母的巨石,救出了母亲。至今那被劈开的巨石还留在华山西峰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