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酒诗词

1.一人喝闷酒诗词
一人喝闷酒诗词如下: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闰九月九日独饮
作者: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林泉独饮
作者:王勃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独饮
作者:刘叉
尽欲调太羹,自古无好手。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
2.心情不好,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句有
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2、《闰九月九日独饮》唐代:白居易
原文: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译文:偶然遇到闰秋的重阳日,在东篱外独自饮酒自乐。自从九月以来开始持斋戒,在重阳节不喝醉已经十五年了。
3、《独饮》唐代:刘叉
原文:
尽欲调太羹,自古无好手。
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
译文:我调太羹自古以来就是好手,所以在山中的人,从来都是一个人喝酒。
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
原文: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3.一人喝闷酒诗词
一人喝闷酒诗词如下: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闰九月九日独饮作者: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林泉独饮作者:王勃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独饮作者:刘叉尽欲调太羹,自古无好手。
所以山中人,兀兀但饮酒。
4.表示一个人喝闷酒的诗句
一、李白一个人喝酒的诗 1.《北山独酌寄韦六》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
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
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
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
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
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2.《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3.《月下独酌其一》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月下独酌其二》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 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 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 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 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 勿为醒者传。
5.《月下独酌其四》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6.《独酌》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春草如有意,罗生玉堂阴。东风吹愁来,白发坐相侵。
独酌劝孤影,闲歌面芳林。长松尔何知,萧瑟为谁吟。
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过此一壶外,悠悠非我心。
二、杜甫一个人喝酒的诗 7.《独酌成诗》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8.《独酌》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步屦深林晚,开樽独酌迟。仰蜂黏落絮,行蚁上枯梨。
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本无轩冕意,不是傲当时。
9.《独酌》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长空碧杳杳,万古一飞鸟。 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
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照。 独佩一壶游,秋毫泰山小。
10.《独酌》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5.关于“喝酒”的诗句和说说有哪些
关于“喝酒”的诗句如下;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2、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独孤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
4、莫辞酒,此会固难同。
——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
5、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范仲淹的《苏幕遮》
6、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7、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
——戴叔伦《劝陆三饮酒》
8、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白居易《醉后》
9、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清明日对酒》
10、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秦王饮酒》
关于“喝酒”的说说如下;
1、你不让我喝酒,只怕我难受。你让我喝酒,是想照顾我。
2、为什么喝酒?因为心太软,所以让肝硬一点!
3、想跟你喝酒是假的想醉在你怀里是真的!
4、喝酒六分醉,吃饭七分饱,爱一个人八分才正好!
5、不敢喝酒,我怕醉了,就又把心里的你翻出来了。
6、因为现实太过扯淡,所以那么多人喜欢喝酒。
7、喝酒让我能释放自己,但我一个人喝不进闷酒。
8、你是我抽烟的理由,也是我喝酒的借口。
9、你说你喝酒过敏,但是他敬酒你喝了。
10、突然之间回忆起酒的味道,好想喝酒……远方的你,睡的好吗?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 日月如梭。
3、【莫辞酒,此会固难同。】也许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明天就不知道谁就成了那白骨中的一堆
4、【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5、【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
6、【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酒醉后,就放声高歌、狂闹;也不去思考任何门前门后的事
7、【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8、【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6.急需通过酒抒情的诗词名句
最经典的当属李白的《月下独酌》。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辨析方法。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
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
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
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沈熙乾) 【赏析二】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
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旁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开头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已点出“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诉出来。
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更希望有亲近的伴侣和自己一起分享风景的优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
这两句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化出来的,陶诗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不过那只是“两人”,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是“对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
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
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两句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无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无情游”是超出于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
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云汉”,就。